张丕伟
山西省孝义市第五中学032300
摘要:高中政治教学是高中阶段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政治学习来说显得比较重要。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之中,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本文论述了高中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提问有效性 应用方法
现在新课程改革已经实行了很多年,在各个阶段的学科的教学之中,都在尝试着运用新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这一点在高中政治教学之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在高中政治教学之中,老师开始重视课堂提问教学的运用,通过提问方式的创新,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政治学习的重要性,这样会对学生之后的政治学习起到帮助的作用,让学生对于政治内容有自己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下面就来看看高中政治教学课堂提问教学地应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合理把握提问时机
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老师在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注意合理地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要注意提问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老师需要注意课堂导入的环节,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将问题融入到与教学相关的的内容当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让学生融入到政治教学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政治知识,这样就更加容易理解这些政治内容。其次,在一些政治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的思考,将这些政治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性,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相关的政治知识。
2.重视提问的覆盖面
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来说,要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教学活动,运用课堂提问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到每个学生,不能有差别地对待学生,要考虑到一些学习基础较差学生的政治学习,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这部分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对政治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老师所提出的政治问题,要有一定的目标性,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身对于政治内容有思考和判断。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提供正确的学习方式。针对每个不同学生的特点,老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提问方式,真正深入人心,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效率。
3.提高问题的启发性
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提问环节显得比较重要,在提问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来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就会对学生的政治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要提高政治提问的启发性,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加强自身政治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从政治知识当中找到其深刻的含义,在课堂向学生加以展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够对政治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老师需要注意帮助学生去理解和认识政治知识的内在含义,通过这些内容,来指导自身的生活与学习,为学生之后的政治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建立政治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4.创设开放提问的环境
在高中政治教学之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提供创设提问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提问的重要性。老师需要注意创设问题的开放性,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老师设置问题的时候,不要光提出一些封闭性的问题,要注意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这样让学生将知识点和自身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样会对学生的政治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老师在讲解“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个部分的时候,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现在有政治参与的权利,那么你想针对高中教育提出什么建议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判断,建立政治知识与自身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的政治理解能力会得到很好地加强。
5.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
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的环节占据了其中很大的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政治学习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客观评价,对于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要注意给予必要的鼓励,让学生自身的政治素养得到提高。而对于一些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性的学生,老师需要注意给予这些学生一些鼓励,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发言和思考,让他们对政治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这样对于学生的政治学习来说非常重要。评价方式不能光看到学生的考试成绩,需要注意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老师在课堂上也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的政治素养得到提高,这样会对学生的政治学习起到帮助的作用。
总之,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来说,要想将课堂提问环节更好地运用到教学之中,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来进行合理地提问,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政治学习效率的提高,之后的政治学习会变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徐昊. 浅议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8(02):81-82.
[2].柏桂林.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 内蒙古教育,2017(2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