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拢慢捻抹复挑,拿捏有“度”成佳音——浅谈如何把握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度”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周先礼
[导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给我们语文教学带来了希望之光,我们的课堂教学面貌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周先礼
        麻城思源实验学校语文组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给我们语文教学带来了希望之光,我们的课堂教学面貌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了活力,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的课例和一些好的教法,令人欣喜,催人振奋。但有些课例没有注意创新的尺度,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貌合神离,只是徒有形式,鲜有实效。特别是刚入初中校门的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活跃、课堂参与程度高,我们教师越是要因势利导,避免轻率冒进,在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中,要把握好分寸,拿捏好
“度”,引导学生渐入课堂佳境。
         一,“预习导学”环节要选择合适的“宽度”
        “没有充分的预习,就没有好的语文课堂。”这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多年以来形成的共识。然而,七年级学生与小学时代所处的学习环境差别很大,很多同学没有形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不知怎样预习,预习什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知晓什么时候预习,预习什么,怎样预习。鉴于此,为了达到预期的预习效果,我认为,我们应该在预习的时间和预习的内容安排方面把握好“宽度”。即预习的时间应该要“宽”一点,预习的内容不妨“窄”一点。
        所谓“预习的时间要宽一点”,就是教师要安排充足的时间来让学生预习,没有预习的课绝对不上,力戒“一把生米急下锅”的现象发生。七年级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较轻,教师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来安排学生预习。例如可以安排早自习、午自习、晚自习甚至是课堂时间来预习。一般来讲,要保证每篇课文至少用一节课来预习,力争通过预习把“生米煮熟”,至少是要“半熟”。教师可以通过适时地找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来掌握学生预习的情况,从而灵活地掌控学生的预习时间。
        至于“预习的内容不妨窄一点”,就是说在预习内容的安排上,教师不宜贪多求深。由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有限,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如果我们预习的内容安排过多,过深,导致他们预习时思想负担过重,会大大影响他们预习的积极性,降低他们学习的热情。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我们在安排预习内容方面,可以把标准降低一点,范围缩小一点。比如,我们可以只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弄清生字词读音意义,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故事情节(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较为准确地捕捉住文章的感情倾向(赞颂、讴歌还是讽刺、批判),能够大体上领悟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哲理(比如找到文中有深层意蕴的语句)等等。至于学生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赏析,文中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的多角度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文章主旨的深层含义等等,就不必强求了。
        二,“合作探究”环节中要注意合适的“温度”和“难度”
   小组合作探究,是我们语文课堂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这个活动,教师们既可以提升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个活动组织是否成功,是衡量一堂语文课好坏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个活动组织好呢?
        我以为,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合适的教学氛围,调控好课堂上的“温度”。七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稚气未脱,思想活跃,大胆积极,敢说敢做。课堂上,只要我们教师点拨得法,他们探讨问题的热情是“一点就着”,而且很快就会“热火朝天”。然而,学生们因为年龄小,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探究的内容很容易“跑边”。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就要调控好课堂的“温度”,有时还要适当降降温,合理引导讨论的话题,使这场讨论的“热火”不至于蔓延成为无法控制无边无际的“野火”,影响了合作探究活动的效果。当然,我们教师也没有必要板着面孔,一脸寒霜地要求学生们这也不能说,那也不能做,只能像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一样机械地重复老师认为该做的事情,弄得整个课堂“冰天雪地”,让教师一人“独钓寒江雪”,唱独角戏。

教师在课堂“温度”太高时,适当“降降温”;“温度”太低时,巧妙煽煽情,使整个课堂始终“四季如春”。
        其次,教师在安排探讨内容的时候,也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难度太高的问题,让学生无从着手,也会浇灭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只会让学生“顾左右而言他”,答非所问;难度太低的问题,又失去了探究的价值,起不到探究活动应该起到的作用,让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实则空空荡荡,学生收获甚少。怎样把握好这个“难度”呢?笔者认为,基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把难题“化整为零”,逐层次降低难度。事关课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学生必须在本节课掌握的问题,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分解为几个由浅入深的小问题,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二)把难度大的问题答案适当放宽一点,不要苛求学生把问题完全弄透彻,答完整,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便有些失之偏颇,教师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三)七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和认知范围局限的确难以理解的东西,教师可以作为课堂的“留白”,等待学生以后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提高以后再解决,不必让学生们的“嫩牙”去“啃”这些“硬骨头”。(四)教师设置问题时,可以有意识的选择一些七年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做到“寓教于乐”。(五)一节课,探究的问题不宜过多,力求少而精,还是要以文章的重点句子和文章思想主旨探究为宜,不求一节课包罗万象,只求学生学有所得,有新的收获即可。
        三,拓展延伸环节要注意合适的“深度”和“广度”
        语文课堂上拓展延伸环节是为了培育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这个环节看起来似乎可以信马由缰,实则教师还是应该注意控制好拓展的“深度”和延伸的“广度”。对于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七年级学生而言,拓展延伸还是应当在紧扣课文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发散、合理的延伸。比如,可以改编课文,如给《皇帝的新装》续写一个结尾,把《散步》改编为课本剧;可以仿写课文,如仿照《春》的手法写一段《校园的秋天》;可以谈读后感,如就《论语十则》中的一则或几则谈谈自己的感悟。这些拓展都不宜过“深”过“广”。否则,过“深”,会让学生束手无策,起不到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广”,则又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该采取一种“放风筝”的方式来推进,“风筝”的高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学情,利用手中那条细线——教学目标来灵活掌控,让风筝慢慢地由低到高平稳地飞翔。
        四,“当堂检测”环节要注意合适的“量度”和“高度”
        “当堂检测”是语文课堂中教师用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下一阶段的查缺补漏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个环节,教师要在检测内容的数量上、问题的设置上注意合适的“量度”和“高度”。检测的题量不宜过多,一般应让学生用大约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做完。事实上,我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除去先前的环节,一节课大约也只有十分钟的“空闲”时间可以用来进行“当堂检测”。如果题目的“量度”过大,学生当堂完成不了,教师就了解不到真实的学情,从而降低了当堂检测的价值。另外,检测中所设置的问题的难度也不要太高,应以检测学生对基本的字词的掌握,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对文章主旨的领悟为主要内容。不要为显示教师的高深而故意设置一些超越学生理解能力的问题;否则,会大大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结束语:“轻拢慢捻抹复挑”,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名篇《琵琶行》中,对那位让他“泪湿青衫”的歌女高超的琵琶弹奏手法的描写。这句诗也道出了琵琶弹奏的诀窍,就是乐手的手指要拿捏好轻重缓急的“度”。其实,在新课改理念的感召之下,我们全体师生也正在合力演奏一部新的教改乐章。我们每个人在全力演奏的同时,也要潜心钻研能够让我们的弹奏出神入化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千年前的那位琵琶弹奏乐手那里得到些许启迪,在我们语文课堂的四个重要环节中把握好分寸,拿捏好尺度,能上好我们的语文课,能使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课,让学生们能在我们的课堂上学有所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