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点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3期   作者:王翠莲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
        王翠莲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刘家寨小学     6543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就在于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要把握好语言文字训练的点,不可盲目训练。
        【关键词】把握   小学语文教学  语言文字训练点
        每门学科都有其个性和共性,陶治思想情操、发展思维、培养良好习惯是各门学科的共同任务,语文学科的特殊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就在于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反思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对怎样立足教材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思考不深,把握不准训练点。
        主要表现在,阅读教学课内,没有对文本语言进行充分的感受、体会与感悟,抛开课标要求,放弃三维目标,把字词句从语境中剥离开来,进行孤立机械的操作和演练。这样的训练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违背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特性。
        这种没有把握的语言训练大量地挤占了学生学习的时间,是造成语文课高效低效的主要原因。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言文字训练强调从学生出发,从课标出发,从教材出发,选准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感受体验,领悟语言规律,享受人文精神。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但这种语言训练不是盲目的、机械的,它应该有理有据。
        一、研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语言训练点
        《语文课程标准》既有总目标,又有学段目标,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确定训练的内容和要达到的标准。比如,关于阅读教学,在第一学段的要求是: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读书氛围。朗读教学时,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学生读书的伙伴,和学生一起读书,学生置身一种宽松自由、平等合作的读书环境中,才会喜欢读书,才会读得生动,读得愉悦。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突出了低年级的阅读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琅琅上口,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不回读等。
        阅读教学中,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课文应重点培养语感,例如,善于利用课文中的词句,激活学生脑海中的生活画面,“明象”才能“入境”,“入境”便可“悟情”,有感情朗读便水到渠成。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教师要注意平时对学生的要求和培养,使学生及早地获得正确的阅读习惯。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新教材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借助读物和教材中的插图理解文章,做好图文整合,促进阅读。另外,可以运用多媒体软件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动画形式表现出来。教学中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到多媒体对语文学习的内容、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语文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读。

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由于学生平时很少见到小壁虎,对它还不够了解,因此就运用“情境”教学,通过课件将小壁虎的形象显示出来,又把他几次借尾巴的过程以动画形式演示给学生,形象有趣,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供多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知识信息的数量,加深大脑的记忆:延长知识的保留时间,以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但也不能为了展示课件而去制作课件,不但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会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教师要注重学生读课文语言环境的感受,真正理解词句的含义和引用。
        6.阅读的对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活,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首(段),课外阅接总量不少于5万字。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可以据各个主题单元的内容推荐给孩子们一些相关书籍。接倡少微题、多读书、好博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二、深挖课本中每个单元的目标和课后的练习题,合理选择语言训练点
        加强语言训练,首先要明白训练什么。单元导语以简练的语言阐述了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认真地解读单元导语,可以帮助教师找准本单元的训练点。如: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导语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一些感人的故事。我们要通过品味词句细细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并积累各种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段话其实就是本单元语言训练的目标。教师在组织本单元教学时,就可以集中精力把语言训练的重点放在品词品句与理解积累语句上。
        上课时课后的续习也是教师确定语言训练点的主要参照。例如二年级下册《雷雨》的课后练习第一题“朗读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背诵课文”,其中“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旨在让学生用自己的画讲述雷雨的景色变化,这一要求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和语言转化的能力,也是本单元“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重点。所以此题就是本课的一个重要语言训练点。应在教学过程中调整安排。通过在朗读理解中学习提取重要信息,学习迁移运用,为帮助学生说清楚做铺垫,再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有效积累。从而完成本题的第二个要求“背诵课文”。
        三、深入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学定教,把训练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主要意义是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在教学中,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阅读课上成学生自主训练、自我提高的过程。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学生质疑:青蛙为什么会在洞里睡着了?我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青蛙为什么要冬眠呢?让孩子各抒己见,孩子们在交流中,渐渐明白了青蛙是两栖动物,体温会受到气温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变冷,它们的体温也会逐渐下降。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青蛙就钻进泥土里,不吃不动,处于睡眠状态,以此来躲避严寒,等到第二年春天地温升高后再出来活动。我让孩子们想想小蝌蚪找妈妈是什么季节?冬天小蝌蚪的妈妈去哪里了?这时的语言训练,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参与了训练,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还增强了造词造句的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