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3期   作者:毛小红
[导读] 小学是学生思想萌芽的阶段,在小学低年级以识文断字为主,文章的相似性还不强烈,而到了中高年级,文章的难度会有所提升,内容更多样,结构更鲜明,写作手法存在一定相似性,引导学生以教学单元为基本单位,将多种文本联合起来阅读,更能培养学生对文章深度的了解。
        毛小红
        四川省简阳市实验小学    四川简阳    641400
        摘要:社会在不断发展,教学理念也在不断革新,旨在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质量更高,而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就是非常不错的教学策略,通过以教学单元为基本单位,将相似的多种文本结合在一起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多种文本之间的联系,基本框架的相似性与差异,学生能因此建立更完善的知识框架,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理解更加深刻,应用也更加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实践研究
        引言:
        小学是学生思想萌芽的阶段,在小学低年级以识文断字为主,文章的相似性还不强烈,而到了中高年级,文章的难度会有所提升,内容更多样,结构更鲜明,写作手法存在一定相似性,引导学生以教学单元为基本单位,将多种文本联合起来阅读,更能培养学生对文章深度的了解。
        一、“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单元是一大类文本的整合,可以说在同一单元内,文本虽然描写的内容不大相同,但文章的写作手法绝对有相似之处,将这些相似的文章编排在同一单元中,就是为了让学生建立完整的语文框架,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新时代要求教学更有效率,质量更高,就更好将单元整合才行,不仅如此,还要适当将其他相似但不包含在同一单元中的文本也归纳总结出来,共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理清文章的相似性,文章脉络以及写作手法,之后再学习类似的文章时,就会轻松很多,另外,学生在写作时,也可以根据某一文章的写作脉络进行仿写,减轻学习负担的同时增加学习质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章量也是海量的,适当地对各种文本进行分类归纳,根据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现代文、古诗歌、小说、戏剧、新闻等,按照体系的分别有边塞诗人派、田园派、理想派等等,按写作手法可以分为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三类,将多种文本引导学生联合阅读,遵循以少引多,以点带面,从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对语文学科有全面的认知,就好像是给学生构建一个“书架”,之后再进行文章的阅读,学生就能对号入座将文章归入书架的某一角落,结合过往阅读经验,学习更简单、更深入、更有效[1]。
        二、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教师先一步规划总结
        教师是学生的主要负责人,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不足,因此还是需要教师先一步规划总结,将多种相似的文本归纳总结在一起,引导学生联合阅读,从中找出文本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框架。


        在规划总结的时候,文本的筛选和实际的单元教学结合起来,一般而言,课文编排好的单元都具有一定联系性,但也有例外,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麻雀》和《爬天都峰》两篇课文联系性就不够紧密,但是《爬天都峰》又会和四年级下册要学习的《记金华的双龙洞》,都是游记类文章,又是随着游客的游玩视角依次展开的文章类型,因此,教师在筛选和整合文本的时候,以单元归纳为依据,但也不能太依赖单元,要以实际的文章内容为主,在规划总结时,可以跳出单元限制甚至是年级限制,将两篇相似的文章放在一起呈现给学生,例如在四年级上册学习《爬天都峰》时,就将《记金华的双龙洞》简单学习一遍,引导学生对这一类写景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更深的认知。
        (二)优化教学方法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整体框架认知,是引导学生学习类似的写作手法,如果这时候逐字逐句去学习,就有点本末倒置的意味了,在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的时候也要讲方法讲策略,将教学重点放在文章整体结构上,抓主体、结构、框架、特征、特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教给学生剖析文本的能力,而不单纯教给学生文本知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策略,有时间顺序。
        1.单篇概读:引导学生对某一篇文本进行概括阅读,如庖丁解牛般,将文本剖析,了解文本的基础结构,例如《落花生》一文,有非常清晰的结构,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学习类似结构的文本,学习质量势必会有所提升,除此之外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例如仿写一篇《做生日蛋糕》,围绕收集材料——做蛋糕——吃蛋糕——议蛋糕来写,也能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写作能力。
        2.群文阅读:学生在对某一篇文本阅读过之后,对其结构和写作手法有一定理解,这时候将其他类似的文本呈现给学生,学生遇到相似写作方式或内容的文本,学习压力更小,质量更高,学生能更清晰地发现隐含在文本中的写作手法,提高整体认知能力,提升语文素养[2]。
        3.单篇反复阅读:再进行了群文阅读之后,回过头再对一篇文章精读,心里有了初步的认知,这一次精读就会发现更多的问题,理解上一个档次,以往不能发现的问题也能挖掘出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4.构建“书架”:读完多篇文本之后,当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有阅读的文本简单分类,分类的过程,就是学生将所有文本对比分析的过程,记忆更加很深刻,等同于学生构建了一个书架,再遇到某一文本,就能分辨出具体属于哪一类写作手法,具体该放到书架的哪一角落,到了这一步,学生已经可以独立展开自主阅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质量会更好。
        三、结束语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就是筛选和规划课本中相似的多种文本,引导学生联合阅读,引导学生寻找和探索多种文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加强学生的文本分类能力,增强整体感观,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怀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李华.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8,No.361(13):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