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3期   作者:罗艳梅
[导读] 文章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探讨了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罗艳梅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瑶区中心小学     666300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先人的智慧,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将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重点放在了诗句的理解上,忽略了诗中的具体意蕴的理解以及学生诗歌审美情趣的培养。学习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文章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探讨了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引言:关于古诗词的教学方法目前还没有具体模式,也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类比其他文章的教学目标,重点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古诗词。但在进行具体的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存在教学重点偏移、教学反馈不及时、情感渗透不够深入等问题。所以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一、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发挥学生主导作用
        由于时代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多古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晦涩难懂,所以小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为了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相关内容、发挥学生主导作用,教师大胆创新,融合多种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把握课堂的基本节奏,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或者作为一个填压者,将所有知识教授给学生,而没有良好的互动。很多教师在讲授诗词中所描写的画面时,通常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图片的展示应该放在学生已经对于诗词基本理解并且已经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致的画面之后。如果教师直接将所描写的画面放映出来,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难以突破。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非常重要。例如在学习《咏柳》时,可以在课前设置导入环节: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大书法家、著名诗人叫贺知章。他勤奋好学,后来中了状元去京城给太子当了老师。到了退休的时候,他坐船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春景,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千古绝唱。今天我们以古诗词为桥梁,走进贺知章的世界。”在导入之后教师让学生借助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将诗中的画面描绘出来。由于小学二年级学生对于春天已经有基本的认识,也有真切的感受,所以在理解上的困难不是很大,能够更好地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诗句,对比诗中所描写的春天的画面与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什么不同之处。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发挥双师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借助优秀老师的教学视频或者PPT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最后,教师还应当大胆创新,将一些新型教学方法与课堂结合,例如开展角色扮演法、古诗词改写、古诗词竞赛等。
二、注重学生审美培养,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审美能力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非常容易忽略的一点,但是审美能力不能像生词字一样有固定的评定标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判断出学生是否在这方面有基本感知。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感知古诗词的美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于古诗词中所描述的美进行联想,最后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所描述的美。在《村居》中,前两句中有“草”、“莺”、“拂堤”、“杨柳”、“炊烟”等意象,这些元素的结合形成了一副美丽生动的春景图。教师可以通过对于这些意象的讲解让学生讲这些意象串联,从而对于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具有基本的印象,并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描述自己脑海中的画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产生情感共鸣是歌词理解的重点,即能够从作者的教学出发,真切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所以,教师在对于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应注重氛围的营造,以情感共鸣为基本点,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更容易理解诗词中的特殊表达与情感。作者在写诗时通常是结合某一个事件或者某一情境有感而发,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或是人生哲理,所以学生应尽量站在作者的角度度理解诗词。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或者作者生平让学生对于诗词的情感基调有基本了解,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等营造良好的导入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新认识教学目标,注重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通常是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预设的教学目标,包含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需要提升的某方面的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风向标,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一般比较常规的教学流程是先引导学生对于诗词中的生词有一定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朗诵诗词,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对于诗词的结构、诗句含义以及主旨产生深刻的认识。这个过程和掌握字词、朗诵以及背诵课文、理解全诗三个教学目标一一对应。但是这样的过程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过于机械化。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重新认识教学目标。首先,教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记忆规律。对于死记硬背的东西,学生并没有对于其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只是通过反复重复,在脑海中形成了瞬时记忆。然而,对于深刻体验的内容,由于对大脑产生了刺激,学生的记忆时间更长、更不容易遗忘。所以机械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理解并不深刻,教师应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通过体验式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形成深刻长期的记忆。其次,教师应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角度来审视古诗词教育,从而对于古诗词教育的目标进行再梳理。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构建与应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以及思维发展与提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古诗词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内在一致性。首先,古诗词在语言上高度凝练,对于学生的语言的理解能力要求比较高,其次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也是古诗词审美鉴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学习古诗词本质上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四、结语
        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受到关注和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多种教学方法融合,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提升理解能力。教学目标的设置非常重要,教师不仅要以掌握基本知识和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还应注重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韩俊林.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58-59.
[2]冷霞.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问题思考[J].文学教育(下),2020(03):124-125.
[3]李志玲.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