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3期   作者:车顺平
[导读]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探索性非常强的学科,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车顺平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妥甸中学     675100
        摘要: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探索性非常强的学科,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演示实验教学具有趣味性,进行演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想要学生通过演示实验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对于物理现象有基本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关键词:演示实验;初中物理教学;作用
        引言:与其他的理论不同,物理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所包含的知识比较抽象,因此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相较于平时的上课内容来说,演示实验属于直观教学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演示演示整个实验过程,展示某一物理现象或者理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对于某一物理理论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形象教学,调动物理学习兴趣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辅助教学,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学习的科目开始变多,学习的难度开始增大,尤其是对于物理这样逻辑严密、难度较强的学科。而演示实验正好给了学生在紧密的课程安排中以不一样的方式来学习物理的机会。传统的物理教学主要是启发式教学,即教师先将知识点进行分解并结合相关的例题讲解给学生,学生再结合相关的物理现象以及例题进行巩固,从而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方式虽然适用性强、效率高,但是很多教师为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采用高压式的方式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题,久而久之,学生开始产生厌倦情绪,学习效率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实验教学是一种生动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动手、动脑,还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初中生正处于探索心理和好奇性非常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例如在讲解“气体的压强”的过程中,由于大气的压强看不见、摸不着,概念比较抽强,学生比较难理解,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先说明气体压强的存在,然后用实验进行演示。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充气筒打气球,让学生先充分感受压强的存在,然后进行“易拉罐”实验与“矿泉水瓶”实验演示。演示结果是易拉罐和矿泉水瓶都变瘪了。接着教师提问:“为什么易拉罐和矿泉水瓶都变瘪了呢?”部分学生回答是因为热水烫的。接着教师有在这样的条件下重新进行实验,让学生重新了解相关理论。在进行完教师演示之后,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的实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精神,并学会思考。


二、创设机会,拓展物理思维方式
        演示实验是一个学生拓展自己的物理思维、培养自己科学分析能力以及类比分析能力的好机会,通过实验目的的设计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物理知识,从而对于相关的物理现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演示实验的过程本质是教师先进行实验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探究,分析实验的整个过程。教师在进行演示的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的细节设置,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思考、理解、分析,从而提升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拓展自己的物理思维方式。在“光的色散”中,需要运用到的实验器材包括红外线笔、紫外线验钞笔、真假钞票、发光二极管、棱镜、白屏。在课程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说明物理现象。教师先演示紫外线验钞笔的适用,然后用红外线的开关控制机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红外线和紫外线有了初步认知。教师先演示在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呈现的颜色。利用太阳光的实验效果非常好,但是对于天气的不确定因素要求过高,所以以防万一,教师可以用发光二极管代替光源进行实验。接着学生可以观察到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其中不同颜色的光,也可以直观地看出光在白屏上的颜色呈现。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光会按照一定顺序在白屏上存在。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力
        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一个对于学生进行启发的过程,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和探索。在教师进行完演示实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索,并进行分组实验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演示实验是一个将抽象的额物理知识便具体的过程,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客观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分析更好地认识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所以教师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实验的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通过一连串的自主探索逐步深入。例如教师在“磁场”的演示实验中,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磁场和磁感线。由于磁场和磁感线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学生很难讲抽象的磁感线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也非常难理解相应的物理现象,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演示实验,让学生对于磁感线有更加直观的认知。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四个实验环节,分别的目的是引入磁场、感受不同位置的磁场、条形磁体的磁感线以及磁场周围磁感线方向的确定。教师在课前可以预先设计实验过程、准备实验器材,并发放给学生实验手册。在教师进行完初步的演示和讲解之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按照实验手册上的步骤继续进行深入实验。教师在设计实验过程时,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验目标的明确性,要注意各个演示实验关系之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步步深入,从而达到深入理解相关物理知识与现象的目的。
四、结语
        演示实验是一种形象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教师摆脱传统教授方式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演示实验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思维重构的过程,是一个学生拓展自己思维空间的新契机,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在演示实验的情境中,学生通过重复实验,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桂芹.浅谈初中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01):180.
[2]崔佃波,胡艳.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师,2019(S1):68.
[3]王琼.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才智,2019(17):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