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3期   作者:赵桂霞
[导读]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因此,创新教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育的主要内容。
        赵桂霞
        山东济南育才中学    250022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因此,创新教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我们历史学科教育中也作了积极探索。现谈点我在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一)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其创新教育主要在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而合理、巧妙的设问质疑,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品质,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我尝试过的课堂设问质疑有以下几种方式:
        1、对立式提问。即提出一些史学界没有定论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或辩论,调动学生参与到历史探究中。如(1)你认为洋务运动的作用,应以肯定为主,还是以否定为主?(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原因有“欧风美雨说”、“本土生长说”两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请说明理由。(3)对于武则天,你认为是肯定为主,还是以否定为主?这些问题讨论的结果必须是开放式的没有绝对定论,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
        2、联想式提问。由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古迹拓展联想到今天的现实问题。
        如(1)由古人司马迁、张衡、唐思藐及近代林则徐、谭嗣同等人的豪言壮语联想到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做事,立志立言成功。(2)又古人的变法联想今天的改革,如将商鞅变法的结局,联想到朱荣基看话剧《商鞅变法》时潸然泪下,说:“改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设问:朱荣基总理的话表达了他怎样的信念?变法成败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从中认识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3)由日本在沦陷区的残暴统治史实联想到今天日本篡改历史,修改教科书,掩盖侵华罪行。设问学生:对此你有何看法?日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这类问题多用于德育教育。历史课中有大量这样的题材。
3、体验式提问。即将学生置于历史情境中,让他们模拟当事人寻找当事人寻找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1)岳飞抗金取得重大胜利时,朝廷却下令班师,岳飞痛心疾首,说:“十年之功,毁于一旦”设问: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然后继续追问:岳飞又是怎么做的?原因是什么?(2)西安事变时张杨扣押了蒋介石,设问:假如你是当时的红军战士,你认为应怎样处理蒋介石?(3)体验式提问还可演绎为角色体验、角色扮演等,如:假如我是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我会怎样做?“假如我是北京人,我的一天会是怎样渡过的?”这种提问应注意一要问题的指向性应非常明确,二是要营造宽容的民主气氛,不管学生讲什么,不要扣帽子。教师应随机应变,引导学生紧扣主题,得出正确结论。
4、反问式提问。即逆向思维提问。如:讨论国共合作的意义时,反问“如果不建立国共合作中国会是什么样?由反面论证来得出正面结论。”如果没有杨玉环入宫受宠的这回事,会不会发生安史之乱?”“如果没有秦始皇,历史会是一个什么模样?”通过这种论证来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反问也可作为求异思维出现,如提问:“中国无产阶级有其优点,那么他是否有其弱点呢?”“长城历来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积极进取精神的象征,长城是否也反映了中国人某些落后的意识?长城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但长城在历史上是否也有消极作用呢?
                   (二)
适应当今创新教育的需要,我在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方面也作了尝试,开发了以下几种新课型。
辩论课课型。是指老师有目的的选择一些学术界有争论或尚未形成定论的历史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课堂大讨论,或者辩论,形成思想交锋,以培养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关于评价秦始皇的辩论课。教师对对学生争论的某些学术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充分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督促他们自主判断,自己下结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判断能力。选择这种课型值得注意的事项,一是要选题要恰当,所选题目必须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讨论的余地;二是课前必须引导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资料;三是课堂讨论中要注意调节、控制话题,不要转换话题或跑题。四是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学生讨论的状况,如论据是否完善?论证的方式是否得当?评价的标准是否正确等。
自主研究型课型。这种课型适合于研究性学习。主要用于做课题研究。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题,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分析所收集到的材料,得出一定的结论。并学会在撰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成果报告。教师定期进行开题论证、指导研究步骤。调控活动进程、指导修改论文。课堂集体活动主要用来开题论证和论文答辩,以及展示学生研究成果。这种课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能力。
活动课课型,我尝试过的历史活动课有以下几种:历史文物仿制活动,如仿制古陶、甲骨文、古钱币、青铜器等;故事会活动,如讲三国故事比赛活动;参观考察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影视欣赏活动:看历史题材影视片等。
需要我们认识的是,以上组织形式的选择,其意义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如何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对历史进行认识。因此,所有的教学组织形式都应围绕这一目的展开,只有如此才能作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