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鲜
广西河池市第二高级中学 547000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56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多元一统的中华民族。但是今天的中国,民族融合的进程在加快,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正逐步被同化,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民族特色,传承少数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成为当今中国不容忽视的文化问题。特别是我们民族地区,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是时代的使命,我们如何继承与发展我们的优秀文化,除了社会和家庭传承外,学校历史教育中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民族文化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过程: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强化。自我指导是学生采用哪些学习方式影响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监控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强化是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惩罚或奖赏,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韩清林《自主学习教改实验若干问题》教育研究
认知构建主义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和要求,主动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靳玉乐主编《自主学习》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年 第3页]
现代理论学家则主张从八个维度加以界定,即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内容是自我选择的,学习方法是自我选择并能有效加以利用的,学习时间是自己加以计划或管理的,对学习过程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对学习效果能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能够主动组织有利于学习的环境,遇到学习困难时能够主动寻求帮助。[ 靳玉乐主编《自主学习》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年 第4页]如果在以上八个维度中学生都能作出自我选择和自我监控就被认为是自主学习。
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是自主的。他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上的坚持学。”
在学校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继承民族文化。
一、培养学生民族使命感。让学生正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强化传承民族文化作为责任意识。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树立民族文化认同,让学生能够感受浓浓的民族意识,为自己作为少数民族的一份子感到骄傲自豪,从而从思想层次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自主的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奠定思想基础。
二、了解民族文化是基础。什么是民族文化,具体表现就是民族的衣食住行及习俗节日。在民族聚集地区,每个班级都会有不同的民族学生,因此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形成民族小组,利用周末时间,假期时间去探究本民族的相关文化,形成专题成果,通过摄影视频,文献收集,访谈随笔等形式记录本民族的文化,再通过演讲,讲座、比赛等形式展示。 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自主探究形式能更好的适应高中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更深入的主动性的去了解民族文化,在学习中了解,在了解中热爱,在热爱中传承,民族文化可以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继承与发展。
三、组织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学生深入交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对自己所处的家庭,周边的人和事有更清晰的认识,是能使学生感同身受的。历史教师组织指导学生编写河池少数民族校本教材,让学生参与教材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查阅相关材料,了解民族文化,同时通过教材的编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和兴趣。校本教材编写完成后,可以组织课外活动课,学生当老师,让学生来组织课程教学,通过学生在积极实践参与,更自主的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
四、开设各种民族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民族文化的魅力,是自主学习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少数民族文化中最让人如痴如醉的应该是各式丰富多彩的民族活动,最为典型的如壮族的对山歌。三月三前期组织一次山歌擂台,让学生在这个擂台上自由编歌,对唱,不仅提高学生的热情,还能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文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学生会在活动中收获和锻炼自己,提高自信心。通过类似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玩中学习,更能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持久学习的动力。
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更应该把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当做义务和使命,继承和发展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华文明才能更好更持久繁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会更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