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沙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 610038
本文摘要:本文是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借鉴彼得伯史《图像证史》中所提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图像证史的一次教学实例展示与些许启示,对一线历史教师在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实际教学行动方面颇有几分借鉴作用。本文从《图片中的抗日战争》一课的具体操作中对图片使用得出了几点感悟:它们分别是:(一)传统模式中,引导学生自主探寻图片背后的历史(二)由静态图片组合到动态图片,配以旁白注释,掀起整体效果。(三)历史图片和文字史料的组合,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四)利用照片的强烈形象对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五)用照片与旧信件营造氛围来创设情境达到本节课的灵魂升华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图像证史 照片 数字故事 抗日战争
“图像证史”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剖析美术、照片、影视等图像,对所涉及的历史进行梳理、证实的过程。由于图像的直观性、趣味性,图像证史法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备受各位老师青睐。但又由于图像主观性的存在,图像证史法在可行性与价值性方面,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
笔者阅读英国学者彼得·伯克写的《图像证史》[1]一书,发现此书是一本关于图像分析的史学入门书籍,逻辑严谨,举证翔实,有耳目一新之感。在书中,作者给予图像的界定不仅仅是各种绘画(素描、写生、水彩画、油画、版画、广告画、宣传画与漫画等),还包括雕塑、浮雕、摄影照片、电影和电视画面、时装玩偶等工艺品、奖章和纪念章上的画像等所有可视物品,甚至包括地图和建筑在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历史图片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
“图像证史”的切实可用性和实际可操作性显而易见,其在历史学科中的作用在于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起到事半功倍的出其不意的效果。当然,基于初中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对于同一种教学模式往往会“厌烦”而“喜新厌旧”,所以对于历史图片的运用决不能仅仅围绕一些固定模式来使用,如平时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历史图片惯用的三部曲:
(1)仔细观察图片。
(2)请从图片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
(3)这些信息告诉了我们什么?等等。
几年来,通过在日常教学中对“图像证史”教学方式的实践与反思,尤其是在2015年刚上过的《图片中的抗日战争》一课中对图片的使用感悟,使我生成了以下几点运用方式,在此谈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传统模式中,引导学生自主探寻图片背后的历史。
和语言文字一样,历史图片也具有传达历史信息的功能。而且图片信息由于其所特有的直观性的特点,往往可以使学生对其接受更快更直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图片、提取信息是最常用的。然而,教科书中的图片有些由于篇幅有限,并没有做详细的介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出现的图片,引导学生自主探寻。
2020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我特意设计了《图片中的抗日战争》一课,在此课中将一些珍贵的黑白照片串起这场为中国人不能忘怀的战争,八年抗日战争,在这课里很显然只是一个轮廓。但是由于这场战争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如此重要,所以我在设计时采用图像证史的作法,在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中去重新找寻这场战争的影迹,以小见大,让尘封的历史可以被看见,被触摸,被感悟,被感受。
例如学习淞沪会战,淞沪会战作为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但又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如何让学生感受这场会战的残忍性,我采用了一张拍摄于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站被炸的照片,画面的正中是一个独自坐地上哭泣的小孩子,提问学生画面上你看到的和你感受到的。
在学生回答画面上的哭泣的小孩子,垮掉的桥,废墟之后,老师开始介绍这张照片的背景,这张照片,被以 A Chinese Baby Survives an Air Raid (在空袭中幸存下来的中国宝宝)为标题刊登在1937年12月21日美国的《Look》 杂志里,激起了当时美国人大规模的反日情绪。[2]
当图片与背景都呈现于学生面前之时,学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战争很残酷,孩子很无辜,一个炸弹之后,无数的家庭分崩离析,是的,当历史可以被年见的那一瞬间,我们已经开始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二、由静态图片组合到动态图片,配以旁白注释,掀起整体效果。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使用较多的是一幅幅静态的历史图片,或者是动态的影像视频。然而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也会感触对于某一个历史事件的表述如果仅使用一幅静态图片难免太单薄,运用多幅又会时间上不允许;而使用动态影视视频的话,前提是找得到,而后要考虑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筛减,最后还要顾及旁白内容是否符合,比较吃力,况且剪得七七八八,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时,我们可以考虑自己动手将需要的静态图片组合起来,运用软件制成动态“数字故事”,自己配以旁白、字幕或音乐加以诠释与升华。
还是以《图片中的抗日战争》一课为例。淞沪会战,上海被占只是一个开始,1937年的浓冬12月,南京被围。为了突出日本在华的侵略行径,我前后用了近8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来让学生观察与叙述感受,虽突出了日本侵华的残忍,但这样的效果是不够理想的,甚至会让人有惊惧恶心之感,为此,特意做了“数字故事”,改出示照片让学生说感受的作法为数字故事感受法,将各种屠杀的悲惨场面做成了动态,配上文字与悲壮旋律,最后定格为南京大屠杀时,被赶至江边处决的人们。字幕打出“自卢沟桥事变至抗战胜利,中国军民共伤亡3500万人。”用音乐、用字幕掀起整体效果,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民之悲,国之殇”。
三、历史图片和文字史料的组合,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
正如前面所提,教材中有些语言倾向结论性,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相对概括抽象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补充整合了历史图片和文字史料的相关信息,给予学生较为完整的感观体验,帮助其发展形成历史形象思维。还是《图片中的抗日战争》一课中,为讲清日本军国主义教育对日本民众从小到大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我用了三组照片
第一组图片:1)小学生也要接受军事训练,2)不杀生的僧人也拿起了武器。3)日本子弟当兵入伍的时候,都要收到乡亲们签满名字的国旗。
提问这组图片学生看到的信息及感受,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也不难看出日本的小孩与僧人都拿起了武器,得出日本的武士道传统浓厚,全民皆兵的结论,此时老师再总结: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抗日战争的爆发完全是军国主义的产物,军国主义往往都是伪装为一种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图片中这些原本单纯的小学生,善良的僧人和乡亲们在投身战争时抱着为大和民族而献身的那份豪迈感。这种全民皆兵,以侵略为荣的作法自然会给当时的中国带来巨大的灾难。这样孩子们对军国主义这个抽象的概念及其危害也就很容易理解与掌握了。
四、利用照片的强烈形象对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先后出示日本百人斩的两名军人在此之前的模样,再出示日本百人斩报纸和聂荣臻牵日本小女孩的照片,请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得出信息,以培养学生从图像中看到表面下隐含的内容的能力,百人斩报纸的信息有:两人物的名字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有杀人的数字(106-105),还有这是一张报纸上宣传的内容,而这样的设计之下学生们通过观察完全可以找出其中的线索并得出科学而合理的历史结论,从而能够更深层次地去思考是什么力量让这两人变成了杀人的魔鬼?从而得出结论:是战争使日本普通民众变成战争机器,灭绝人性。与此对比,在兽性大发的同时,战争中也有人性光芒的闪烁,出示聂荣臻与日本小女孩的牵手照,由老师补充完故事
聂帅救下的加藤美穗子,后来被送回日本国内。30年过去后改革开放的198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姚远方的文章《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轰动了日本。日本《读卖新闻》的记者经过几番寻找,终于在九州找到了美穗子。不久,美穗子访问中国,特地去向聂荣臻谢恩。美穗子因此成为中日外交史上的著名人物。这个故事与照片说明了中国人不是以暴治暴,而是以德报怨,显示出了中国人的善良
通过这两张照片的以比处理,学生们不难得出:战争为人性的善恶张扬提供了一个可以审视的特殊角度,军国主义的残暴在战争的催化下无限地被扩大,所以人类的良知在战争残酷的背景下显得弥足珍贵。没有照片的对比是断难让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五、用照片与旧信件营造氛围来创设情境,达到本节课的灵魂升华
武汉会战中,尽管日军具有海、空军和武器装备的优势,中国军队仍然奋勇拼杀,打死打伤日军近四万人,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在牺牲的众多年轻空军里,我撷选了一张年轻空军飞行员陈怀民与妹妹的一张合影,让学生对陈觉民如花的年纪有了认识之后,为进一步走近这场战争,老师分享一个故事一封旧信:[3]
1938年4月29日,武汉大空战中,年仅22岁的中国空军英雄陈怀民驾机撞向一日本战机,血溅长空,演绎了空军史上无比壮烈的一幕,陷入失去哥哥悲痛中的陈难却给高桥宪一的妻子美惠子写了这样一封信“你们能想象这会是怎样的一封信“我家里的父母非常深切地关怀你,像关怀他们的女儿一般,我盼望有一天让我们的手互相友爱地握着,沉浸在年轻人的热情里,我们有理由为这个信念而努力”这封信在当年被翻译成了各国文字,成为反法西斯强大的舆论武器。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加细节加特写的教学环节,究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看待与中国毗邻的这个国家,才成为我们这节课的中心任务,上抗日战争并不是为了宣扬民族仇恨,通过上述细节的处理,学生很易认识到,战争是人类共同的灾难,不论是陈怀民的亲人还是高桥宪一的亲人都尝尽痛失亲人之苦,通过这件事我们会发现陈怀民一家他们的恨,他们的宽容,他们的信念都是没有任何条件的,他们的愤怒代表着人类的正义,他们的宽容代表着人类的良知,而他们的信念代表着对人类美好未来的不断追求。宽容是消除仇恨的伟大力量。
这样的结尾,通过将静态图片组合成动态图片,加上文字、解说、音乐等多种资源,烘托出了一个庄严肃穆的历史场景,交织成了一个感人至深又催人奋进的课堂环节,学生们深深感动,而我本人也一度哽咽。而这种历史图片的运用更能贴合课堂的实际教学,还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历史学科可以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历史图片和史实证据,学生在整合了的历史资料上,更有感触地分析与综合运用史料,产生一定的感悟后,就能逐步形成基本的思考往事的能力进而还可以形成迁移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努力创设一个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史实铺陈,在此基础上突显细节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思考历史,品位历史,从而真正做到“当历史可以被看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综上所述,历史图片对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加深对抽象内容的认识理解等做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历史图片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更好地凸显“图像证史”的功能,需要我们教师去不断地实践与反思。除了上述引导学生探寻图片背后历史、图片与文字史料相结合、静态图片组合成动态图片来运用外,还有更多更巧妙的方式等待我们去开发、去尝试。
但是,在开发与尝试的同时,我们也应牢记对图片的选择与处理应该和对文字的处理一样认真慎重,力图科学。记得凤光宇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课堂中使用历史图片应牢记:看得懂、找得到、连得起、说得出。”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努力地去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英]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老北.经典老照片的真容揭开第二历史的秘密http://www.
china.com.cn/culture/lishi/2010-03/29/content_19705298.ht
[3]《战争中的人性》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4]《当历史可以看见》
[5]《课本上不讲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