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梅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师范附属小学 四川仁寿 620500
摘要:童谣是小学阶段学生开始学习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具有着生动性和新颖性,也受到了很多教育者的青睐。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加入童谣的相关内容则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的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教学效率。为此我们应该探索童谣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具体的应用策略,找到有效的应用途径,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童谣的作用和价值,构建趣味性小学音乐课堂,全面的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也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童谣;小学音乐;趣味课堂
当前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的普及,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小学音乐教学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它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作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该阶段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到了今后音乐的学习。而新课改也对小学音乐教学做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地借助童谣这一形式提升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丰富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在关于音乐新课标中提出了音乐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音乐美学的修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无限生机,能够以一种快乐的方式学习,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爱上音乐。同时当前的教育侧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音乐是美育的重要教学形式,所以在音乐课堂中要能够力求让学生感受到放松和快乐,要努力改变枯燥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可以真正的走近音乐、感受音乐和学会音乐。但是目前还是有很多的家长和教师认为音乐课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娱乐和放松的,是一门辅助性的学科。所以并没有对音乐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在音乐教学方法缺乏一些创新,所以无法有效的吸引学生参与到音乐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导致目前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其实音乐教育在人成长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人的素养,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同时音乐能够纯涤人们的情感,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也有着积极地影响。由此可以看出音乐课在小学课程中拥有着重要的位置,而作为教师也要努力探索更多有趣的、符合小学生认知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改变目前音乐教学现状。
二、将童谣应用到音乐课堂中的意义分析
(一)童谣具有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童谣应该是他们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和教学资源。尤其是一些地方性的童谣更是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目前童谣应该成为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资源。儿童作为音乐活动中的主题,教师开展的任何音乐活动都应该顺应和满足儿童的需求。而在小学生看来音乐和游戏具有着自发性和不可分割性,学生在吟唱童谣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完成一个小的游戏,能够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更好地感知音乐的魅力,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感受童谣的旋律和节奏中能够快乐的成长。比如有一首童谣作品《做游戏》,其具有着生动趣味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把这首童谣融入到学生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一边游戏一边演唱,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兴趣。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听一听这首童谣,然后找出童谣中涉及到的两种小动物,接着鼓励两位学生去扮演里面的小公鸡和小鸭子。其他的学生围成一个圆圈进行踏步,感受童谣的节奏。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把握了音乐的节奏,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有效的让学生获得了各方面音乐能力的提升,对于整个音乐教学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二)童谣具有教育性,能够激发学生情感
音乐能够有效地表达出各种情感。而童谣也具有着一定的教育性,也可以传递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借助拍打身体部位给童谣伴奏的方式,体现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感受音乐中表现出来的意境,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教师在开展人音版小学音乐《牧童遥》这首歌曲时,本首歌曲属于叙事童谣体,采用的是问答的方式,表达了儿童对于光明的热爱。本节课教学也希望学生能够学会演唱这首歌曲并且该童谣作品形式非常的活泼,旋律也比较的优美。很多的教师也都积极地将这首童谣应用到了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并且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拍手、划圆等方式去表现荡秋千的这个动作,然后采用拍腿和拍手的方式体会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让学生思考其中的不同,学生会发现声势动作存在着差异性。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声势动作表现出的强弱不同的规律。接着可以让学生尝试边做手势边歌唱童谣,在表现第一句的时候让学生体会荡秋千时候的快乐,在表现第二句的时候能够突出对于小杨柳的赞美。其实在音乐的学习中,节奏的把握有的时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借助肢体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通过内在的感知和外在的动作进行协调来感受音乐中传递出来的情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童谣具备艺术性,能够培养学生艺术修养
童谣本身具备了一定的艺术性,而这样的一种艺术性和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往往是无法使用语言进行表达的。
为此我们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乐器去进行韵律教学,让学生感受童谣的节奏和其中音乐语言的含义,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童谣。不同的演奏形式还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的身体更加的协调发展,渲染整个课堂的氛围,从而真正的实现乐学和好学的效果,进一步利用童谣的艺术性去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比如教师可以把《一摇二摆》这首童谣作品应用到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敲击奥尔夫音条乐器,让学生聆听,分析教师敲击了几个音。然后让学生去听童谣中都讲了什么内容。接着教师让学生根着自己的节奏完成音乐的学习。通过音乐乐器的配合赋予了音乐更多的美感,也通过有效地方式让学生进行童谣作品的应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了音乐的无限魅力,使得学生能够对音乐有一个多元化的认识,促进了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三、童谣在小学音乐趣味课堂中的应用方式
(一)创设音乐情境,提高学生理解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还相对较差,为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可以借助音乐为学生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感知音乐中的内容和魅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根据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我们了解到,7-12岁的儿童已经在思维上面具备了可逆性和守恒性,而这种思维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支持,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物、安排一些动态的视频画面或者借助优美的语言从而唤起学生积极地思维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人音版小学音乐《龙咚锵》,其具有着生动趣味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把这首童谣融入到学生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一边游戏一边演唱,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然后表演歌曲,学生选择了包汤圆饺子、扭秧歌、敲锣打鼓等等方式,然后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进行庆祝新年的方式,教师为学生准备相关的道具,小组进行编排,然后最终进行一一展示,在这样的活动和游戏中让学生感受童谣的节奏。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把握了音乐的节奏,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有效的让学生获得了各方面音乐能力的提升,对于整个音乐教学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二)将游戏融入到童谣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
爱玩本身就是小学生的天性,为此教师更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童谣和游戏进行结合,使得学生可以在音乐游戏中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和节奏,感受音乐中音色的变化。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游戏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帮助学生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在童谣的教学中为了打造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比如教师在开展人音版小学音乐《牧童遥》这首歌曲时,本首歌曲属于叙事童谣体,采用的是问答的方式,表达了儿童对于光明的热爱。本节课教学也希望学生能够学会演唱这首歌曲并且能够体会音乐中愉快地情绪。该童谣作品形式非常的活泼,旋律高亢,轻松风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和学生之间一问一答的方式去体会音乐作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可以和学生之间展开一定的对唱,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体会音乐中传递出来的情感。除此以外在音乐的学习中,节奏的把握有的时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也可以借助肢体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通过内在的感知和外在的动作进行协调来感受音乐中传递出来的情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对唱游戏有效的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同时还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了音乐的无限魅力,学习到了相关的音乐知识,也让学生在游戏中提升了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1]
(三)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小学合作目前成为了各个学科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学习模式,目前小组合作也逐渐的应用到了音乐的课堂中。通过合作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在真实有效的体验中完成音乐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2]比如在学习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愉快的梦》时,本节课希望学生能够体会音乐的美好意境,能够了解6/8拍的含义,感受6/8拍轻盈、摇荡的节奏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个组长,组长负责配合教师监督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带领着学生划重点,讲解难点。让学生在理解相关乐理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分析这首歌曲6/8拍和二声部具体的表演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接下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结合学习的知识共同努力完成一首关于“梦”的童谣的创作。通过这种合作的方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合作和参与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童谣以其趣味性、艺术性和教育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把握住童谣的教学价值,挖掘童谣和音乐教学结合的方式,将童谣和音乐教学更好的融合,利用童谣激发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境和游戏的感染下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获得参与音乐活动的意识,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红梅.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之童谣引入微探[J].新课程(中).2017年11期.
[2]闫淑惠.客家童谣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