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丹
辽宁省锦州市第十二中学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己的个人修养,个人品德以及法律意识。现在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常常看到?这种现象,比如:过马路时搀扶老人;遇到事故不用暴力处理,而是打电话报警让警察来处理;等等。目前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逐渐被重视起来。因为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以后能够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将生活化教学方式运用到课堂中,这样能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效率,也能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初中教学
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是任何科目都无法替代的。因为学习它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增强法律意识。课本里的内容大多都是来源于生活,它的主要目的可能就是想利用身边的熟悉事物,让同学们更快更好的接受课本里面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但目前有很多老师往往都是运用自己的方法为同学们授课,可是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学生们也没有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说,我们应该将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运用进去,这样定能提高教学的质量,也利于学生们在课堂上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课本的知识。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1.1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在初中阶段,设立道德与法治这个课程是特别重要的?,因为他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十分有帮助。可以帮助他们学到很多关于法律的知识,从而提高法律的意识。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道德观念。但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学生们对于这个科目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特别的高。通过调查发现,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老师在课堂上没有用对方法,不能吸引学生们上课时的注意力,导致他们无心学习。”因此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就只顾自己一个人讲,也不管台下的学生能否真正的理解与接受。那么我觉得这样的课堂会十分的无聊,也不能让学生们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所以老师要不断的去调整自己,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潮流。如果他们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教学方式中,不去进行创新,也不接受新的理念,那么总有一天会被社会给淘汰。那如果老师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把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运用到课堂中,这样一定会让课堂所学的知识变得更贴近生活化,从而让同学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从而慢慢的接受。
1.2 教学方法生硬,不重视学生全面思考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们对于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学习,老师应该多注重自己的教学方式,要多进行创新。
对此可以将生活化教学方式运用进去,从而更加贴近生活,而不是一直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单一生硬,而且这样也没有让学生们的全面思考得到重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老师的教学方法还属于“灌输式”,不仅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更没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对学生进行授课。为了能让学生们取得好的成绩,老师就拼了命的给他们布置作业,也不管他们是否能够按时的完成,这样会导致学生们慢慢的厌恶学习这个学科。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老师的教学内容仅仅依靠课本所给的东西来讲,而不去进行课外的拓展,使得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让学生们无心学习,最终对学习失去信息。
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2.1 创立生活情境,加深情感体验
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来说,我们不能一直运用传统的方式,这样不但不能提升学生们学习的效率,而且也会给老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应该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运用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来,这样会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够加深情感的体验,也能够更快的接受所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老师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然后为他们进行解决,使他们能够慢慢的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2.2 开展生活化课外实践活动
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我们可以开展生活化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同学们能够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中来,也能够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死记硬背了。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额外的创立一些关于法律的活动,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也能让他们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是必要的。它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也能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为他们以后能够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此,为了能够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老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会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把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运用进去,这样一定能促进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而且也能让学生们从中学到更多相关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陈俊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1):52.
[2] 施丽影.关于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分析[J].祖国,2017(20):158+164.
[3] 荆慧艳.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研究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17(2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