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3期   作者:吕培刚
[导读] 《数学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教育的第一学段中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先是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然后是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计算;最后是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吕培刚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后坪镇小学
        《数学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教育的第一学段中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先是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然后是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计算;最后是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数感的培养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创设和生活联系密切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从已掌握的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增强学生的数感;在联系生活体验中、实践操作中、直观训练中,让学生建立数感。我结合生本课堂中的“三学小组”模式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数感。
一、通过情境创设,培养数感。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在教学《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时,我抓住一年级学生贪玩的心态,就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环节,先是课件展示老师带领小朋友们游玩的图片,然后问:“小朋友们,五一假期快到了,今天就有老师带领你小朋友们去五道峡游玩好不好”?学生一下子就激动起来,兴致高昂的就跟着老师的步伐进入到了新课的学习。
        我提出问题:“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点名回答:“图中有6位老师,还有许多小朋友。”
        我接着提问:“老师的人数为什么是6,小朋友的人数为什么不是具体的数?”
        学生回答:“我是一个一个数,从一数到六,小朋友太多了,又有很多小朋友被树挡着,就数不清楚。”
        我又设问:“如果这是我们班的小朋友,你能告诉我有多少个小朋友吗?”
        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27个。”
        老师接着又问道:“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计算方法:(1)我是一个一个的数,从第一个小朋友开始数,1、2、3......,最后一个小朋友数到27,所以就有27个小朋友;(2)我是用加法来计算,第一组、第二组都有10个小朋友,第三组组有7个小朋友,10+10=20,20+7=27,所以有27个小朋友;(3)第一组有十个小朋友,十一1,就是一个十;第二组同样也是一个十;第三组就是七个一,所以两个十和七个一合起来就是27。
        学生在在游玩的情境里无形中就经历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因为情境创设联系了学生的生活,才让数学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进而加深对数的认识,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通过知识迁移,增强数感。


    学生通过情境创设在头脑中对数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就会有意识的运用它们来理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相关的问题,逐步增强数感。学生良好数感的建立不是一个问题、一个知识点,甚至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它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体验中逐渐积累,在老师一次又一次有目的的训练中慢慢形成的。学生在有具体的数字表示数后,我就提出新的问题:老师和学生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老师和小朋友表示数。
学生1:左边摆2捆零7根小棒表示27,右边摆6根小棒表示6。把右边的6根分成3根和3根,左边的7根与右边的3根凑成10根,又是1捆。3捆零3根合起来是33根,即27+3=30,30+3=33,所以27+6=33。
学生2:左边摆2捆零7根小棒表示27,右边摆6根小棒表示6。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6根合起来就是10根,又是1捆,加上左边剩余的2捆零3根,一共是33根,即4+6=10,23+10=33,所以23+10=33。
学生3:左边摆2捆零7根小棒表示27,右边摆6根小棒表示6。把左边的7根和右边的6根合起来是13根,再加上2捆一共是33根,即7+6=13,20+13=33,所以27+6=33。
        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通过操作得出27+6=33,我引导学生可以从有的知识经验(凑十法)出发,通过不同的方法找到答案(凑十法中:见大的拆小的,见小的拆大的以及两位数加整十数),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结果,增强学生的数感。
三、通过生活体验,建立数感。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所以在教学中,我又提出问题,我们要去五道峡游玩,需要租一辆中巴车,这个中巴车有30个座位,座位够不够呢?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后回答:”不够”。
        我又提出:为什么不够”?
        学生陷入了沉思......
        于是,我给学生提示:像这种有关于“够不够”、“能不能”、“行不行”、“够吗”等的数学问题,解题有固定的格式,需要分三步:列算式、做比较、下结论。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然后汇报:第一步是先计算游玩的总人数,即27+6=33;第二步是比较大小,游玩的总人数和座位的数量进行比较大小,即33>30;第三步是下结论,因为游玩的总人数33大于座位的数量30,所以座位不够。
        在这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又重新复习了“>”、“<”,再次建立数的大小相对关系。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实例,亲身体验是最直接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学生不仅能够感知数与数之间的相对关系,也能感应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建立学生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时刻注意以生活为纽带,使数学教学和生活紧密相连,进而达到数学材料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相统一,引导着学生,帮助着学生从教材走向生活,又回归与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培养学生数感的任务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充分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数感、增强数感和建立数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