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探究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3期   作者:蒋继辉
[导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并发挥出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
        蒋继辉
        利川市凉雾乡铁炉寨小学   445401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并发挥出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微课主要以视频作为载体,具有短小精悍、高度概括、资源丰富、方便快捷等优势,通过侧重呈现教学过程中某一知识点来优化课堂教学。发挥微课优势,辅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微课;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
引言
        小学阶段既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阶段,因此要尤其注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通过优化完善道德法制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并促进教育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制定相关教学策略,为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导入教学,强化学生知识体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可拉近知识点与学生的关系,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道德情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验。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精心选材制作微课,以创设教学相关的生动情境来调动学生视听等感官功能,丰富其知识体验。如,在《快乐过新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班级微信群向各位家长搜集所有学生过新年的照片及视频,制作成微课,呈现全班学生不同的过年场景,并配上欢快的《新年好》的音乐。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丰富其知识体验,促进其对教学内容形成深入理解和掌握。
二、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课标的要求是要建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学习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扮演课程知识的引导者,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节奏,由原本的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转变为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由掌握课堂教学节奏,能够把握课程知识重点,以增强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也是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做了良好的铺垫。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是针对教师来说的,这也是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基本教学观念。通常来说,相比于学生对教师知识层面的“佩服”,更多的是对教师的“敬畏”,这也是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经常见到的现象。但确定学生的主体位置以后,学生就会在这种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由原本的对于教师的敬畏转变为对教师的尊重,从而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教师也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重点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不理解的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对其进行深入解析,尤其是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需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关键点,更好地梳理课程知识结构。同时,能够通过了解学生动态来设计更多的教学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教学效果。
三、有效融合,导入相关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知识视野
        道德与法治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借助网络及社会实践等途径为学生拓展视野,丰富其综合知识的储备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各部分内容,有意识地拓展教学课堂到更广阔的时间与空间中,通过微课导入让学生了解到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各类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视野。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需要借助网络资源,精心选择教学相关资源并制作成微课以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增强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所设计的微课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如,同样以《快乐过新年》教学为例,可围绕新年相关的寄送贺卡等活动,针对贺年卡设计、制作及所要表达的意义,制作成《动手做新年贺年卡》的微课,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贺年卡对表达人与人之间相互祝福的美好情感。对于学生制作的贺年卡成品,教师可要求学生带到班级参加展示活动,并就所要赠送的人的不同情况,写上相应的赠语,在使学生体验到自已动手成功制作贺卡的自信的同时,增进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从小具备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实践技能,使学生将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有效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开发教学资源,延伸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空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通过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可以更好地发挥课程功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作用,延伸学科教学时空,让学生的学习从课堂走进社会生活。老师在讲《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内容时,让学生查阅图书室的文献资料,到电脑室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搜索,对农业、种植等内容形成初步的认识,也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提升和改变了农业生产单纯依赖自然的局面,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在教学实施中,老师发现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拓展知识、延伸课堂的学习方式。学生乐于通过自己的搜索,获取大量信息,自己对知识形成的“立体”认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与同伴进行资源共享的心态。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教学资源,品德课程的资源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于每时每刻。教师要勇于创新,善于捕捉,发现和开发有利于教学的资源;关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课堂活动中的生成性的资源;关注社会活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大环境,在学习、实践、探索中,提升道德认识与品质。这样才能让品德课堂焕发勃勃生机,发挥德育实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微课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不断提升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用好微课的辅助教学优势,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及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佳.略论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07):48-49.
[2]郑琳娜.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学周刊,2019(11):50.
[3]刘阳.多媒体网络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索[J].名师在线,2019(08):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