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现代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3期   作者:谢泽丽
[导读] 本文总结了一些在现代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
        谢泽丽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四中学      830023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力量,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教师承担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语文课堂应该是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阵地。但在现代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渗透,造成了现代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剥离的现象,使得现代文教学缺乏“语文味”。本文总结了一些在现代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
        关键词: 现代文教学;传统文化;部编版初中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既是语文新课改理念的体现,也是习近平主席“四个自信”理念的落实途径。以课程资源和课堂活动为载体,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是现代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语文教学中,因古诗文本身和传统文化结合的较紧密,很多教师在教学古诗文时, 能够结合历史背景、作者信息、思想主张、文化特征等展开教学,自然的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但在现代文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渗透,造成了现代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剥离的现象,使得现代文教学缺乏“语文味”。所以,如何在现代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是教师在现代文教学中应认真思考和尝试解决的重要问题。
        其实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所选编的现代文文质兼美, 甚至有不少作品堪称经典,很多作品文本本身就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善于发掘和运用,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提升审美能力及文学修养。
        一、积累文本所引诗句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春》一课,作者写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大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春风的特点时往往是直接抓住诗句中的“吹面不寒”几个字,引导学生归纳作者笔下春风的特点,诚然,这样的引导和讲授并没有错,但如果能发掘作者所引的这句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要素“杨柳风”,则会让作者笔下的春天更具诗情画意。
        教师可以在品味这句话时设置链接展示宋代诗人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一诗,重点引导学生赏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引导学生积累:古人将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称为“杏花雨”,而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故将此时的风称杨柳风[1]。有了这样的引导和积累,《春》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在学生的眼中就不再是“引用手法,增强文章的文采,表现春风的温暖”这等机械无趣记忆了。有了这样的引导和积累,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古人描写自然之入微而贴切,朱自清先生古为今用的诗情和文采。


        二、普及文本涉及的故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在赏析美女蛇的传说一段时,可以援引神话传说中女娲人首蛇身的形象,冯梦龙《警世通言》里《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有关蛇的故事,带着学生感受“蛇”在中华文化中神通广大、善于伪装、神出鬼没,危险狡猾等特征,结合“我”从此“很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的心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美女蛇”的故事不但没有跑题,反而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感,反映了“我”纯真、好奇的心境,机警、敏感的性格,天真、浪漫的情怀等等。
        三、活用文本中典故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一课中提到李商隐的诗以及陈圆圆的传说典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作者眼前“夜雨涨秋池”的现实景象,体会作者“归期未有期”的内心独白,再结合陈圆圆的身世典故,引导学生感悟作者通过这些文字流露出的个人命运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进一步理解为什么那几只“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的安然入睡的鸡,那一棵“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的雨中的木香花会让作者在40年后还历历在目,理解动荡岁月里雨中的昆明,是那样的美丽恬静,是一种令人感到安稳满足的所在,雨中的景、事、情是何等的珍贵,令作者怀念。作者附在文末的诗,与文章开头提到的给宁坤的画相得益彰,使得昆明的雨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也是极符合传统文化审美的。
        四、把握文本精神内涵,引入优秀传统文化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一课记叙事例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895—1944年近半个世纪),可内容并不松散。文章紧紧围绕着母亲勤劳的品德及对作者的影响这一主线和中心来写,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单看文本的字词句段与传统文化并无关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引导学生抓住词句本身去揣摩人物形象分析文章情感的,一节课上下来,总觉得少了些“语文味”。如果我们能从把握文本的精神内涵入手,引入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将诗人笔下的母亲形象和朱德同志的母亲加以比较,再结合文本细读,朱德同志母亲身上那与普天之下母亲相同的勤劳能干和对孩子的爱,以及不同于普通母亲的“摆脱压迫的勇气”,不但供孩子读书,还鼓励孩子远赴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的“深明大义”,都将呼之欲出。
        《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深情结语与文章结尾作者深刻的发问:“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是何等契合,朱德同志献身于祖国的解放事业,与母亲相聚甚少,连母亲的最后一面也未能得见,这对于母亲,对于朱德同志,都是莫大的遗憾,朱德同志对于母亲的怀缅与愧疚,感激与敬爱在最后的一问一答中得到了升华。“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是的,孩子永远难以报答母亲的恩情,所以朱德同志化悲痛为力量,将他没能报答给母亲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天下的母亲,这等胸怀,这等豪情,令作者的形象也渐渐明晰,熠熠生辉。这时我们如果趁热打铁再导入“家国情怀”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这篇文章的主题在作者笔下的升华,课堂上情感的升华都将水到渠成。
        教师应结合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和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当然不能少了现代文教学的阵地。
        参考文献: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55-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