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凤莲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沙湖桥小学 410000
摘要:生命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 ,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发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贯穿人的始终,青少年时期作为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生命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 生命教育 生命意识 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也逐渐丰富。但是当前关于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以及生命与发展等深层次的问题迫切地摆在了教育者面前。近几年,小学生打架斗殴、聚众闹事、校园暴力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约死于自杀者高达 28.7 万人,相当于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生命教育已经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课题。
一、生命教育是全民的教育,发展需要国家的推动
生命教育是关系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和谐和稳定的重要途径。纵观全球,在生命教育兴起之初,西方国家便认识到生命教育在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的重要性,所以生命教育得以在多个国家迅速铺展开来,并纷纷开设了适合本土的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
如何推动生命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生活,在校园文化开发、课程开发和社会氛围建设方面,仅靠某一个学校或某个地方的努力是完全不够的。国家有责任,也有能力将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中,成立专业的生命教育课程,制定相应的生命教育政策加以推动,为生命教育在小学教育能占据一席之地。
二 、深入挖掘古今中外的生命教育思想
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命教育思想。
一是敬畏生命。在我们传统的文化中,对生命敬畏的理念是源远流长的。庄周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战国时期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二是安贫乐道。“竹生荒野外,捎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引起了多少人为之着迷。
三是忧国忧民。中国古代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男儿志在四方,也有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巾帼不让须眉。
另一方面,我国港台地区生命教育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发展,美国的死亡教育、德国的“为死亡的准备教育”和“善良教育”也有很深厚的研究基础。
通过对他们对生命教育研究成果的借鉴可以为我们的生命教育提供帮助。
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家庭既是孩子避风港,也是孩子的成长乐园,一个轻松和谐相敬如宾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才能知书达理,一个经常吵架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多数脾气暴躁。
爱因斯坦曾说过,“心灵上的关爱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了责任感与其他方面的付出”。常年在外务工的父母,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让孩子来到自己的身边,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动态,防止和解决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非常敏感,家长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这对孩子的成长将大有裨益。
四、 学校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第一,注重培养教师的生命素养。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生命素养培训,教师也要注重在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与时俱进。
第二,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农村留守小学生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来自父母的关心的爱护,往往体现为性格孤僻,自尊心很重。此时,老师应主动承担“父母”的角色,生活中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多与留守小学生谈心。城市的孩子由于受到多方面的诱惑和影响,往往可能会守不住本心,对一些不好的事情充满好奇,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第三,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教师及时将孩子的心理动态、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反馈给家长,提醒家长们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如果发现小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不良生命行为时,也可通知其父母要多加管教。
第四,构建良好的生命教育校园环境。学校要营造一个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幸福感,提高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宣传栏等媒体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激发学生的正能量。
第五,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农家乐、爬山、 参观博物馆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可以举办一些简单的比赛,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感受到自己进步所带来的快乐。
五、 树立社会新风貌,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形形色色的外部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重大的影响。
我国农村地区,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主要是赌博成风。孩子们耳濡目染之后,很容易形成金钱至上的错误价值观。为解决农村这种现状,一是要以工促农,引进先进工业技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实施精准扶贫。深入调查农村致贫原因,解决留守儿童没钱读书的后顾之忧。三是不断丰富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市小学生遇到的种种困境,一是加强学校与社区间的联系。二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将生命教育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让学生感悟生活的美好。三是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同时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开展有关消防、急救等生存模拟训练,还可以通过添置羽毛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等体育运动设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自救能力,让每个学生在和谐的社会文化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南至涛.香港地区与发达国家生命教育比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1).
2、陈黎明.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