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后进生学习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调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3期   作者:田 春
[导读]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落后或缺点较多的学生。
        田 春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自治县四排山乡关弄完小   677500

        [摘要]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落后或缺点较多的学生。后进生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后进生的转化不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还是一个永久性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在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山区半山区的乡村小学里,后进生更是应该值得我们注意、值得我们去研究。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的因素、家庭方面的因素、社会方面的因素和学生自身的因素,这些因素已经引起教师的广泛关注,对于后进生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去认识他们、去引导他们和教育他们,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 后进生 学习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我所在的小学,生源都是山区农村的孩子,部分学生都是佤族学生,他们对汉语的理解和认识非常陌生,甚至都不会讲。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沟通理解有困难,学习基础较差,再一方面,有些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都是托付给家中的老人来照顾,而家中的老人文化知识普遍较低,在孩子的教育和学习方面的辅导都存有较大的缺陷,造成了学生在家中没有人辅导做作业;也有部分家长知识有限或忙于家中的农活,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学业上的辅导。大部分学生的读书、学习只有在学校进行,回到家根本没有学习、巩固在校所学的知识。就这样学生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缺乏信心、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和能力,慢慢地形成惰性产生厌学的心理。小学每个学段的知识都是一环扣一环的,都需要学生常年累月的积累每个知识点,从而才能更好的学习下一个学段的新内容。而我校的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渐渐地就形成了“后进生”。对于一个乡村教育工作者来说,特别是我们佤族地区的学校来说,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类学生虽然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但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波及到我们整个学校乃至社会。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因素。但是无论情况多么复杂,我们都要认真对待,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方面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投入慈母、慈父般的关爱,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① 梁焕珍,《农村小学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期刊《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出版时间2014年29期,第367页。 ]①
一、后进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在我所教学的班级,后进生就有6、7个人,全班学生共有21人,全部是佤族学生,大部分后进生均为男生学习成绩差、纪律差,作业经常性不交,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有一部分是学习成绩不稳定,时好时坏。从整个班级的总人数来看6、7人已经算多了。他们占全班人数的28.6%到33.3%。如做不好他们的转化工作,不能帮他们找到解决的对策,会影响到班级的正常秩序以及日常生活,甚至到更高的学段他们会感到学习的困难。形成一种惰性,最后产生不想学、辍学的心理。这样对学生、对家庭、对社会就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对此就要从源头抓起,对症下药,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小学后进生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个别同学学习习惯较差;平常课堂里不专心听讲;课堂回答问题不积极,学习效率低;个别学生作业不完成,有的甚至忘记做;个别学生懒得动手动脑;还有部分学生写字太潦草,没有恒心、耐心和鼓励。
二、对后进生的分析
        根据后进生出现的问题,我也进行了分析,也对班里21名同学进行家访、调查了解情况。特别是去家访时,看到学生在家并不是做作业、看书,而是与同伴玩、做游戏、看电视,有的偶尔还会帮助父母做些简单的家务事。也有的学生父母还忙于农活都没有回到家里。当询问作业做完了吗?他们只是羞涩的躲起来。在与父母的交谈中,父母也反应,都叫他们做作业的他们就是不做、不想做。他们的父母也说自己书读得少辅导不好他们。再一个就是孩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针对我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来看,可以分为:胆怯型后进生;厌学型后进生;语言沟通交流障碍性后进生;懒惰型后进生。
(一)胆怯型后进生
        胆怯型的后进生是由于心理因素而引起的,这类学生没有勇气,缺乏自信,胆量小。如老师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回答,他们就是不举手发言。他们害
怕自己回答错,有时一堂课就会变得死气沉沉的,他们上得心惊胆战的,害怕回答老师的提问,而老师讲的很吃力。他们在课堂上都不敢展示自己,往往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这类型的学生成绩是无法提高的。我们提倡活跃的课堂气氛,可是在我们佤族学校的班级里都难以达到活跃。所以,教师在对这类学生进行教学时还需要多耐心、多花时间去辅导。
(二)厌学型的后进生
        我校的小学生有部分是厌学的。他们开始进入校园时很乐意的去学习的,只是在语言上的交流沟通和理解有困难,加上老师不注意去引导,就会使他们从想学到不会,再由跟不上到最后不想学。最终慢慢的辍学离开学校教育。他们已对学校没有感情,对老师没有感情,对学习没兴趣和积极性了。
(三)语言沟通交流障碍型后进生
        我校的生源全部是佤族学生,他们从小就会使用自己的母语交流,从而忽略了汉语的使用。我们在到学生家里家访时,总能听到一些大人总会说要先学自己本族语言,汉语到学校里就有老师教给了,这样的话。即使他们进入学前班进行一年的学习,也只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汉语,不能理解教学中题意的意思。有部分少数教师是佤族,他就可以运用双语教学。相反,汉族教师就感觉到在教学中相当的吃力了。还有的学生不会说汉语,很害羞和老师交流、说话。这就形成了学生有问题不知道要怎么运用汉语来问老师,渐渐的问题就堆积起来,得不到解决了。
(四)懒惰型后进生
        懒惰型的后进生,我认为他们是整个班级最可怕的,因为这类的学生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如读书、写字时他们懒得动嘴、动手、动脑,只会默默地待在座位上发呆。自习课他们就更不自觉了,讲话、打闹、做小动作、甚至会搅乱别的同学自习,这样的学生老师牵着走他才走,老师不牵着走他就在原地打转。在我教学中的观察,这类学生还特别爱贪玩,一玩起来就作业懒得做了,有时还喜欢撒谎欺骗父母和老师作业已完成。而这类学生还要从他们的行为习惯上去纠正。


三、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复杂的、长期的。我班的后进生中,由于都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掌握都很困难,甚至都说不好,更不用说要达到理解了。其次是教师没有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分配到学校的老师部分是汉族老师,又不精通少数民族语言,只会运用普通话教学,不会做翻译,学生也很难分析理解老师发出的指令。再次,是家庭教育,这些学生家庭都是山区农村的,父母的文化层次不高,对教育、监督孩子完成作业都很有限。学生放学回家基本上不做作业、不看书。四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会使学生失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不少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意识淡薄。最后是学生本身的原因,没有积极进取,不端正学习态度和不付出更多的努力。以上原因都会渐渐形成后进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一定的影响。
四、解决的策略
        从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列举了六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关爱每一位学生
        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要心中有爱,尊重后进生的自尊心。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和美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基础和源泉,是师生间有力的、自然的连结点,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往往能转化为推动学生前进的心理动力,成为学生行为的动机。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理智的、高尚的师爱,而不是偏爱、溺爱。[① 朱德全 罗志惠 谢钢,《小学教育学》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第427--428页。 ]①所以通过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科学的评价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有助于后进生提高的。
(二)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赫尔巴特把“多方面兴趣”或 “兴趣之多方面性”看做教学的基础。多方面兴趣的理论是赫尔巴特教学论中的“拱心石”。他提出培养多方面兴趣是教学的直接目的,多方面兴趣是人的意识的“内在动力”,是传授新知识、形成新理念的基本条件,多方面兴趣是充分的知识训练的结果。[② 徐复兴,《小学班主任工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2版,第22页。 ]②在孩子刚入校园时,教师应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使学习者对学习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① 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179页。]①这样学生才会愿意乐学。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促进小学生的学习,而且会使他们终生受益。要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家长和教师应在掌握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与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第一采取有效方法,让儿童自己明白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二是根据儿童实际情况逐步提出要求;三是要指导具体学习方法;四是通过规范的制约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反复实践与外部强化相结合。[② 黄甫全,《小学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97--98页。]②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我认为后进生的提高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现代学校教育主张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③ 朱德全 罗志惠 谢钢,《小学教育学》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第134--135页。]③那么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更应该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相互了解和信任,使学生对老师、对学习不再恐惧。师生相互了解对方的兴趣和爱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才能相互信任。课堂中大家是师生关系,课外我们是朋友是知己,有问题一起讨论解决,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五)家校合作,进行家访
        对于解决后进生学习上的问题,我认为是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只有当家庭与学校的工作取得一致,形成合力时,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作为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家访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联系方式,也是第一手掌握、了解学生的原始资料的方法。在家访时,我们要注意多向家长说出孩子在校的优点,切忌“告状式”的家访。[④ 徐复兴,《小学班主任工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2版,第270--273页。
]④还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反应孩子在校的情况。现代传媒信息也是很好的与家长联系,建立家长通讯录、家长微信群等都是更好的、更便捷的与家长取得沟通、交流的途径。
(六)同学之间相互辅导
        解决后进生学习上的问题,可以运用同学互帮互助的方法。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安排学习优异的同学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等辅导方式进行辅导后进生。从简单的知识逐渐到复杂的知识,也可以是辅导一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还可以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学习是同学开展互助辅导的良好形式。同学们可通过学习小组的相互帮助、相互讨论而获得的教学辅导,同时也是贯彻“以学为主”、“协同学习”的重要方面。这样学生就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最终到达学习成绩都能提高的目的。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教师要有信心、有耐心、爱心、持之以恒,特别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更应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面对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我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名乡村教师必须要转变过去的教育观念,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深入实际的分析每一个后进生的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教师还要怀有爱心,善于寻找一个后进生的闪光点,恰当的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鼓励和评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共同促使后进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焕珍,《农村小学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期刊《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出版时间2014年29期,第367页。
[2]朱德全 罗志惠 谢钢,《小学教育学》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第427--428页。
[3]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179页。
[4]徐复兴,《小学班主任工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2版,第22页。
[5]黄甫全,《小学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97--98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