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华
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汉南小学 430092
【摘要】集体备课不是开会,而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不是教案堆砌,而是资源整合;不是人人有话可听,而是人人有话可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研究教材,形成第一教案—个案;2.在交流碰撞中形成群体思想的集体教案——共案;3.在集体教案中确定自己的个案——特色教案;4.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形成最终教案——教学定案。
【关键词】互动交流;资源整合;人人有话可说
我们学校虽说不是每个人都称得上名师,但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都能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干得热火朝天,有声有色,而在这后面支撑着的,就是我们的集体备课。
当了几年的备课组长,职责所在,总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好。在这个过程中,我对组织集体备课的认识可以说是在逐渐提高的,现在回顾起来,有这样一些认识。
一、集体备课不是开会,而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
有的集体备课,不是备课,倒有点像开大会,只有发言者的简单陈述,没有与会者的参与互动。发言者有备而来也好,即兴演讲也罢,与会者,往往未作准备只带着耳朵走过场。这样的场景,相信大家都经历过:主备人将自己所备的内容做教材教法分析,讲授教学过程,罗列注意事项,基本上时间就到了。试想,一大堆学生等在教室,一大堆作业等着改,谁还坐得住啊!如果没有补充发言,那这次备课就ok了。这样的备课就像是开个例行的碰头会,教案还是那个教案,“毫发未损”,备课的实效性可想而知。
理想的集体备课是每个参与者有备而来,有话要谈,有主备人的完整叙述,有旁听者的提问补充,有不同意见的争论,有组织者的梳理归纳,有专家的点评指导,最后多方达成共识,可以说像一个多边会谈。不同之处是:大家不是为各自的利益而战,而是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而辩,为形成最后的统一的、专业的教学意见而论。
总之,集体备课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有点像我们的QQ群。这样的场景我们备课组也经历过,即教师在会后,去上课的路上还在讨论相关的备课内容。这样的集体备课往往是“吵”得越“凶”,成效越大。这种备课让人受益,让人回味。因为它只关乎事,无关乎人。
二、集体备课是资源整合,不是教案堆砌
备课所参考的资源是非常多的:有教材资源,有试题资源,有课件资源,有教案资源。在信息资源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再不会有试题资源匮乏的担忧,举目一望:书店大量充斥着教辅资料,网上到处流传着各地试卷宝典,甚至当天上午刚考完的调考和答案,也可以在网上及时搜到。可以说,我们不缺资源,我们缺的是对资源的解读能力和观点。我们要让每个背景不同、理解能力不同的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一起优化整合,让大家的教学认识上一个新台阶,从而形成一个相对优质的教案。
有的教案并不就是一劳永逸了,我们还应充分理解教案,将自己的认识融入进去,形成有自己风格的、有效的课堂。我们都有在融入自己的理解的教案的基础上吸取他人所长,上课之后感觉效果很好的经历。这都说明了,只要我们讨论得充分、各种资源整理得得当,形成高效课堂也不是难事。所以,光有教案,哪怕是优质课堂教案、名师教案,如果没有集体备课的充分讨论和自己的消化吸收,单纯借用、堆砌,其结果肯定是消化不良。
三、集体备课人人有话可说,而不是人人有话可听
集体备课既然不是开大会,那就应该每个人拿出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碰撞。那么,如何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让大家有话可说,而不是单纯当听众呢?这就要求主备人和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前对教案进行浏览,对问题有所准备,要能够像课堂提问一样,抛出相关的问题供大家讨论,也就是说,主备人和备课组长要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比如谈教学设计流程,谈教材的理解,谈新的教法,谈板书的设计,谈以往的教学心得等等。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初步研究教材,形成有自己思想的第一教案——个案
在新课程的“生命课堂”中,我们很难预料学生的思想瞬间会有怎样的变化。一个发问,一个奇思妙想,都可能给课堂带来一场“革命”。如果我们备课不充分,就可能革了我们自己的“命”。因此,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来体现新课堂的生命价值。这也是我们在集体备课时,强调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备好个人第一教案的原因。主备教师要在集体备课前拿出自己的教案。教案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以及突破难点的方法。个案则要体现不同层次班级应该达到的教学要求。另外,作为主备教师,不仅要备上课内容,还要备习题、备作业。
(二)在交流碰撞中形成有群体思想的集体教案——共案
融注了每个教师思想和智慧的个案是集体备课的“生命”根基。在集体备课时,一般先由主备人说课,说课标要求、内容特点、学情分析、目标确定、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然后由组员发表补充意见,全组讨论,最后集体商定后确定集体教案。
集体备课是在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互动的气氛中,由集体成员有效协作而产生的交流和碰撞,是集体的力量,是智慧的结晶,是智慧的升华,对教学相长,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集体备课要求教师不能单方面的洗耳恭听,而要有自己的思想,要以敢说“不”的勇气:敢于对名师说“不”,敢于对同事说“不”,敢于对自己说“不”。只有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对别人的不足提出质疑,敢于打破权威,在思想上真正的交锋碰撞,集体备课才有存在的价值,也才会散发出生命的光彩,也才会令我们的课堂生机盎然。
(三)根据集体教案分析确定自己的个案——特色教案
在集体教案形成后,教师要根据自己面对的学情、教学要求、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因素,对集体教案进行再一次备课修订,形成集众家之长,又融入自己个人特色的个人教案,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由于每一个教师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教学经验、个人气质不同,他们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案、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就有一定的差异,而且教学将要面对的又是个性不同的对象,所以,我们再承认“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同时,也要看到“贵在得法”,要允许教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一位教师都要从自己的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共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
(四)在教学实践中反思、修订形成最终教案——教学定案
在特色教案的课堂实践中,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对各个环节的操作性进行现场验证,并对其成败进行反思,撰写“教后感”后,同组交流、归纳、整理、修订,作为下一轮集体备课的参考资料。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只是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它也是教师总结自己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行为、促进教学思想成长、完善教学理论水平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会有许多可变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原有的教学提出挑战。因此,我们就得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表现和自己教学的成败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反思、体会、感悟,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一套适应现在教学的、能够驾驭现在课堂的知识体系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