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琼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麻岗镇后淡小学 525441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语文教学中学生掌握阅读能力才能够有效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同时,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学生掌握阅读能力,才能够体会到阅读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教师要立足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引言
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方式的限制,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制定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要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并且对语文学科维持长期的学习热情,在这样的长期引导下,才能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意义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通过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沟通,进而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学生能够在阅读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通过阅读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知识,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能力,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能够领悟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现状
(1)没有正确认识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也教会学生认字识字为主,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也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法和写法为主,大多数教师认为阅读能力随着学生年纪的增长会不断提高,但这种提高的前提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由于教师缺乏这种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知,导致教师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难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的阅读量较少且缺乏必要指导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只有学生进行海量的阅读才能具备相应的能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拓展,只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内容,没有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这也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培养阅读能力。
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使学生维持长期的阅读热情,进而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将阅读兴趣的培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课前导入,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创设悬念、问题导入、谈话导入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才能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阅读氛围,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并且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拥有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学生才能不断的进行阅读。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和体验,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入阅读活动的竞赛机制,让学生在相互比较的过程中深入阅读。
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开放型的课后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课后阅读活动中拥有独特的情感体验,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创设生活化的阅读情境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进行生活化教学,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的阅读情境,能够使学生将所学到的阅读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也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应用于阅读活动中。这样的方式增强了阅读教学的灵活性,也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入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小学课文《猫》为例,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古怪性格,描写出了满月小猫的可爱,抒发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针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让学生对自己家里的宠物进行观察,然后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本节课文进行对比,通过阅读总结猫的性格特点,你用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生活的品质。
(3)创新教学方法
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阅读能力培养的价值,这样才能够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国家基础教育中长期改革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之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整合更多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基于信息技术出现的各种新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例如,教师可以将基于信息技术出现的微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培养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制定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教学活动的策划,帮助学生突破阅读过程中的重难点,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实施分层教学策略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的特征,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因此学习水平较高,反之,也有一些学生身心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学习能力较弱,更依赖教师的教学引导。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分层教学,通过小测试或者访问的方式,把握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相应能力的提升,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针对学习能力较弱,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多进行鼓励,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表现机会,增强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进行课外阅读拓展
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仅仅依靠课堂内的课程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才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能够使学生将课堂内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课外阅读中,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活动能够获得新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推荐相应的课外阅读篇目,并且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课外阅读交流分享会,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交流分享会中对自己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分享,通过这样的分享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出现思维的碰撞,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思维。
4、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更能够强化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培养,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立足于课程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如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07):272-273.
[2]黄文思.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72-73.
[3]胡壮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7(10):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