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颜萍
四川省岳池县翔凤学校
摘要:在小学教育内容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加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计算能力,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小学数学计算易错题的干预和跟进,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与改错的过程中,加强他们的计算能力,将他们培养成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易错题;计算能力
引言:数学是小学阶段教学中较为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掌握好数学的计算能力,可以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世界中。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对于数学计算题往往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改善数学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小学生计算能力主要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教学质量差主要源于小学生群体具备一定的特殊性,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1]。学生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良好的计算能力以及计算习惯,不但无法保障自身的数学成绩,同时,也会让教师无法有效开展数学教学。
(一)自主计算能力较低
伴随我国经济与科研的发展,逐渐淘汰了传统算盘式计算方法,数学教学中的珠算也仅仅作为一个认识性的知识点,大多数学生对于珠算的认知仅停留在初级的加减方面[2]。尤其是我国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这种为寻求答案而进行的查阅活动,不但会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还会影响思维逻辑的培养。
例如,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1+5=?”这种相对简单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会很快得出答案,即便思维较慢的学生,也能通过掰手指等方式得出答案。但是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数字,学生往往就不能得出精准的数字,例如教师向学生提出“23+33”时,逻辑能力稍强一些的学生在稍加思索后也能得出正确答案,但是大部分学生往往都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为了能够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就会向电子设备寻求帮助,在向电子设备求助时,就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更注重答案与过程的结合,在一道题中,学生的答案将直接决定一道题的对错。让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局限在结果上,而不注重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也更加重视数学问题的结果,而忽略掉整个计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法使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计算能力
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强调数学计算题中自主计算的重要性。在学生出错时,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地练习中培养自身的计算能力[3]。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正确的认知电子设备的作用,在进行计算时,正确的使用电子设备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检查,并且在使用电子设备的同时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
例如学生在计算“9+8=?”时,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利用身边事物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计算方式。教师也要不断地完善他们对数字的认知。
在计算的结果出现错误时,教师也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安抚,以此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积极挖掘学生对错题的疑问,为他们解除疑惑。
例如在计算“24x18=?”时候,让学生利用竖式计算得出结果,列式如下:
2 4
x 1 8
1 9 2
2 4
4 3 2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为何竖式中有两层积”或者“十位数的乘积中的末位应该写在什么地方”等疑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耐心的为学生解除疑惑,让他们理解竖式的涵义:竖式中第一层乘积192代表着8个24,第二排乘积代表着十个24,第二排乘积中的4代表着40,2代表着200,第二排乘积就是240,将240与第一排乘积192相加,等于432。因此,24x18=432。通过细致的讲解,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十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位上的数”。
同时,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纠正他们出现的错误,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的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该简算时简算,该用草纸计算时,也要积极使用草纸,并且加强学生的练习,让学生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4]。教师进行计算教学的时候,部分学生的思维反应较快,马上就能计算出正确答案。但是,部分学生由于自己的计算能力较强,往往会产生自大的情绪,即便一些较为困难的计算问题,也会使用心算,完全无法保障答案的准确性,为了加强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的对待计算问题。对于较难的问题,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草纸上进行演算。
例如在计算“15x22=?”时,部分学生仍然喜欢用心算,得出的答案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差错,为此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动笔演算。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要给所有学生计算的时间,让计算速度较快的同学检查自己答案的准确性,给计算速度较慢的同学一些时间。同时,学生也要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不断纠正他们计算过程中的错误步骤。
教师在鼓励学生动笔验算时,也不能忽略心算的重要性,表扬那些心算速度快,准确度高的学生,让他们能够用多种方式进行计算。同时教师也引导心算能力强的学生,利用纸笔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检查,让学生将计算的过程重视起来。
例如在计算“28x32=?”时,部分学生往往会因为自己较强的心算能力,较快得出准确答案,教师在下达问题时,也要及时告诉学生:“计算完后要再三检查才能举手回答”,以此给其余学生更多的计算时间,让所有学生都能投入到计算当中。
结束语:
目前,我国对国民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教师也在不断强化自身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将教学理论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为学生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以此促进他们的计算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成绩。教师在不断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加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社会培养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凌艳.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39.
[2]王崔英姿.估算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64.
[3]徐传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138.
[4]杨春金.小学数学计算易错题的干预和跟进初探[J].亚太教育,2019,0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