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上激励学生思考的有效提问方法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3期   作者:韦海群
[导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学生的思考能力就是教师应该注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韦海群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厦岛小学    542808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学生的思考能力就是教师应该注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开展课程教学时,教育工作者还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将抽象的数学模型转换成学生的生活实例,降低数学学习难度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进而为后期教育工作者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来坚实基础。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思考;激励
        引言
        学习数学的关键是思维,而思维从问题开始。提问的方法很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些不同类型、发人深思或富有情趣的问题,不仅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还能启迪思维,催人奋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意义
        数学学习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现如今在课堂教学中则发现有很大一部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缺少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的数学老师在我们平常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就一定要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可以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分析与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真正实现知识内化。??
        二、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问方法
        1.激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枯燥无味的抽象内容,可通过设问,创设一种生动有趣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热情,自觉参与问题的解决。如讲“方程”,老师问:大家想做猜数游戏吗?学生答:想做。老师说:那好,请你在心里想一个数,把它乘2再减去3,把得数告诉我,我就能猜出你所想的那个数。这样,很快就出现了对话热烈场面:
        生甲:得数是5;师:你想的数是4
        生乙:得数是9;师:你想的数是6
        生丙:得数是 0;师:你想的数是1.5
        学生感到神奇,老师说:大家一定想知道我是怎样猜出来的,当你学习了“方程”后就能明白其中的奥秘·····如此设问,把抽象内容形象化,教得轻松,学得愉快。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
        2.促辩法
        针对一些难理解的内容,可设计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促使学生争议,各抒己见。如在学习“解方程”中,知道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到下一次学习时提出: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吗?一开始通过学习验证总结出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那么再提出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吗?学生通过计算一些实例,得出的结论确实如此,找不出什么漏洞。最后深化提问: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话对不对?
        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间众说纷纭。

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对,因为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所以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二是认为错,因为0不能做除数,所以0要除外。老师总结说,另一方观察、思考得很到位,确实0要除外,0不能做除数。至此,大家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3.设悬法
        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学中设计一些悬念式问题,可创石破天惊情境。悬念一经点化,学生无比惊奇,从而激起亢进,强化学习动力。如在引入“摆一摆,搭一搭”时,可先设问: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棍,摆两个三角形用5根小棍,摆3个三角形用7根小棍,摆12个呢?
        有的说27根,有的说21根,有的说18根,可谁也说不准摆9个要多少根小棍怎样计算。这时,老师让大家逐一认真观察图形的变化,学生发现每多一个三角形就多2根小棍,只是第1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棍。从而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可以把这9个三角形当作都用2根小棍搭成,最后多加上1根小棍就是所用的小棍总数。老师郑重地说:猜测是不可靠的,要靠数学计算,而找对规律就容易计算了。学生顿时进入不可名状的奇境,而被数学的魅力所吸引。
        4.引路法
        《学记》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可按思路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它像路标,为学生指点迷津,产生柳暗花明情境。如“列方程解应用题”:爸爸今年32岁,比小华的年龄3倍还多两岁,小华今年多少岁?
        为列方程,可作如下一些启发性的曲问:
        (1)解应用题先要弄清已知条件和要求什么,这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爸爸今年32岁   比小华的年龄3倍还多两岁)这题要求的是什么?(小华今年的年龄)
        (2)列方程需设未知数。这题设什么为未知数?(设小华今年X岁。一般把“多少”改为X)
        (3)明确已知和未知后,关键是找等量关系。这里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4)由此列出方程32-3X=2,解得X=10。可见,已知和未知间的“思路”, 七拐八弯,好比“曲径通幽处”,而若干“曲问”,恰似一块块铺路石,让学生拾级而行,顺利前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教学的理念与方式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不仅是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基本需求。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白雪峰.有效提问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袁向荣.数学课堂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I].新课程教育学.2010(10)40-41
        [3]温建红.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论[J].数学教师教育丛书20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