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三地理微专题设计 ——以水循环“下渗环节”复习为例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3期   作者:杨云萍
[导读] 本文以水循环原理的“下渗环节”为主题,以“黄土高原汾川河流域的水文特征变化”作为主题情境,
        杨云萍
        广州市第五中学    广东广州
        摘要:本文以水循环原理的“下渗环节”为主题,以“黄土高原汾川河流域的水文特征变化”作为主题情境,创设始终贯穿课堂的教学情境,并由浅至深,设计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观察地图等方式,探究并解决与水循环下渗环节相关的真实问题,在给定的复杂问题情境以及真实的问题情境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大核心素养;并对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教学课型进行深度的反思。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微专题;水循环下渗环节;综合思维

一、基于主题式教学的微专题复习主要内涵
        微专题是在高三地理复习过程中常常会采用的一种方式,教师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采取“小切口、深挖掘”的方式,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1]在微专题复习过程中,从涉及的概念、原理或方法入手,精选案例编制而成,以问题链的形式把握课堂的核心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的教学方式就是主题式微专题复习。[2]
        主题式教学运用于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的逻辑主线为:梳理必备知识——主题情境—— 问题链条——问题探究——思维建构——迁移应用新情境。采用“小切口、深挖掘”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微专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旧知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建构。培养学生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地理问题,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实现深度复习。
        本文以水循环原理的“下渗环节”为主题,以“黄土高原汾川河流域的水文特征变化”  作为主题情境,创设主题鲜明、始终贯穿课堂、具体可感知的教学情境,并由浅至深,设计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观察地图等方式,探究并解决与水循环下渗环节相关的真实问题。
二、课堂实践探索
        基于主题式教学的水循环“下渗环节”微专题复习案例设计如下:
1.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梳理必备知识
        【校园实践汇报】教师展示“广州某校园暴雨后内涝景观”图片(学生课前拍摄收集的校园不同地点地面雨后积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涝从何来,涝为何归”,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面性质对下渗的影响,引入学习主题水循环“下渗”微专题,复习回顾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

        图 1 雨中的苗圃    图 2 雨中的校道           图 3 校园不同地点地面雨后积水情况

        接着,进一步据图 4 引导学生说出影响下渗的因素;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发散思维说出影响下渗的因素?

图 4 下渗的影响因素示意图
        本环节从落实概念教学,复习必备知识过渡到提升关键能力,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素养:地理要素的综合。通过大雨后观察收集校园不同地点的积水情况等地理户外实践方式让学生地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小结提升】教师利用框架图引导学生从正反面说出各个因素对下渗的影响,梳理水循环高考常考的必备知识。进一步提问:最容易被人类活动影响改造的是什么因素?学生思考   回答:植被、地面性质。为下一环节作铺垫。

图 5    下渗的影响因素联系框图

2.创设情境——勾画主题背景
        【主题情境一】教师课件展示下列图片和介绍文字:汾川河,一条承载黄色记忆、红色记忆   和绿色记忆的河流。革命圣地,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就发生在这里。

图 6 昔日的黄土高坡已然难寻,河流也成了“绿河”
        此环节的意图是用大家熟悉的革命歌曲《南泥湾》的背景音乐、昔日的黄土高原画报和今天的绿水青山进行对比,让学生尽快进入探究情境,彷如亲临黄土高原,为本节学习“黄土高原汾川河流域的   水文特征变化”勾画了主题背景。
        
3.设置问题链——铺设探究路径
        主题式教学强调厘清一条清晰的主题线索,通过一系列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在活动探究中落实地理基础知识、原理和规律,提升学习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笔者以“植被”变化为切口改编高考题素材(2018 年全国高考文综卷 2 地理 9-11 题选择题),通过设置问题链一步步引导学生,铺设探究路径,构建知识框架和脉络,具体问题设计及对应的核心素养水平如下:
材料一:汾川河,又名云岩河,发源于延安市南泥湾九龙泉,黄河一级支流(见图 7、图 8);流经植被稀少的黄土沟壑区(地质结构属于湿陷性黄土,土质疏松),含沙量大,汛期时河水暴涨,易发洪涝;解放以后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接近 85%),昔日的黄土高坡已然难寻,河流也成了“绿河”。流域内现有水利工程较少,有一座 1972 年修建的小型水库。

图 7 黄土高原年降水等值线图    图 8    汾川河流域图

材料二:2013 年7 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 1为当月6 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两次洪水的输沙量。
表 1


                问题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汾川河变成“绿河”的原因?(综合思维水平 1)
                问题 2:根据表 1 信息从水循环角度分析第 5 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提示:降水与下渗关系)(综合思维水平 2)
                问题 3:以上两问,说明下渗、地表径流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绘画示意图)(综合思维水平 2)
                问题 4:根据表 1 及材料信息推测第六次洪水形成输沙量极高(为多年平均的 16 倍)的原因?(综合思维水平 3)
                此环节旨在综合各个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下渗的时间变化,落实地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所以在“汾川河流域”的案例设计第一问,教师让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见图 6),从图可见,对应的是综合思维水平 1 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二问设计对应综合思维水平 2 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结合时空变化,对其发生、发展进行分析(见图 8),结合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去解析植被要素对流域内地理环境其他要素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的整体构建能力。第三问让学生绘制示意图说明下渗、地表径流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就是从定性分析角度去思考下渗与产流的机理,是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也是对水循环原理的深度学习,对应的是综合思维水平 2;第四问是本设计的点睛之笔,对应的是综合思维水平 3 能够结合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综合各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时空综合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分析((见图 8))结合黄土的特性:土质疏松,湿陷性,遇水增重易塌陷,植被保水保土功能饱和,植被的盘根错节又导致黄土大块滑塌。此问还让学生从真实情境中思考人地协调观,辩证看待人类活动对区域水循环变化的影响。
4.构建逻辑模型——培养地理思辨力
                地理综合题主要是考核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高考提分的重中之重。尽管老师已经多次讲解相关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但学生在做综合题时依然面临“似曾相识,却无从下笔”的窘况。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学生缺乏地理思辨能力。思辨力就是思考辨析的能力,其中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辨别分析。[3]微专题思维建构的主体应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对情境问题的分析过程进行自主建构,并通过师生互动,不断总结与完善,提高自身的思维层次。
                学生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汾川河流域水循环的过程,并综合各个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下渗的时间变化,在学案建构思维导图、示意图等;利用投影展示完自己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后,教师点评时利用多媒体一步步展示各个地理要素的作用,最后完整建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见图 9、图 10、图 11)。构建“水循环过程——下渗与径流产流关系——时空变化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影响”思维链条;落实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要素综合、时空综合。


图 9 汾川河“变绿”的原因




图 11 第 5 次降水、第 6 次降水产流过程分析
【课堂总结】学生根据板书提示掌握构建“影响区域下渗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方









图 12 板书设计

5.切换主题情境——促进知识的迁移
                切换主题情境,转换时空尺度,帮助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方法、规律等创造性地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在多次的分析、综合过程中提升综合思维能力(时空综合,地方综合)。
                
                【主题情境二】回顾开头“广州某校园暴雨后内涝景观”图片,引入主题:某校园内涝的解决措施之绿化方案选择
                (学案)案例探究二:某校园 A、B 两地植被多样性对土壤下渗的影响
                【问题】从水循环、校园美化、经济成本等角度思考,校园的绿化方案,您支持 A 图还是 B 图中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
    
图 A    图 B
图 13 某校园的绿化方案景观图
                【学生活动】思考,四人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1)支持图 A 的学生代表发言:从校园美化、经济成本等角度
                (2)支持图 B 的学生代表发言:从水循环、校园美化等角度
                此环节变换区域背景,分析完黄土高原汾川河流域一个较大大的空间尺度迁移到身边乡土地理——校园环境一个较小的空间尺度,进一步设计迁移式问题链,应用水循环下渗与产流关系原理,深挖植被要素对下渗的影响,符合高考地理综合题“小切口、深挖掘”的命题特点;设置开放性的绿化方案选择,让学生水循环、校园美化、经济成本等角度思考进行自圆其说,鼓励学生展示开放性思维,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课后作业让学生为缓解校园内涝问题设计一个校园雨水花园方案,延续课堂的思考,让学生学习留有余味,思绪延伸到课堂以外,进行深度学习,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进一步提升地理实践力。
三、基于主题式教学的微专题复习的反思
1.本教学案例围绕“下渗+区域”微主题复习主要做到了以下两点:
        (1)精选主题,巧设情境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提出“重视问题式教学”,在具体的问题式教学实践中,要重视“主题+问题式”的情境的设计。在本节课例评课时,同行们一致认为主题情境的设计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笔者认为有两点很重要:一是要精选主题,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自然地理核心原理之一“水循环过程”的考查重点,本节课例创新性地选择“下渗”环节作为切口,模拟高考命题思路进行深挖:影响的水循环下渗环节的因素——下渗与径流变化的意义——物质迁移和能量变化——地貌塑造,最后“以点带面”,深刻理解水循环各主要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行要素的综合,构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二是要巧设情境,在创设微专题主题情境与问题链条的设计时必须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情境问题若一味追求“深挖掘”,超出学生认知水平,会大大降低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的效率。因此,用“某校园内涝”景观引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为起点设计教学。从高考题素材背景案例导入到案例深入探究,回到开头的某校园内涝问题进行解决,将完整呈现问题和相应情境作为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础和背景,避免将情境仅作为“导入”的浅表学习。








(2)巧设递进式的问题链,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递进式“问题链”是根据地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利用正向或逆向思维方式提出一连   串由浅入深的问题,通过层层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因此本课围   绕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条,构建“水循环过程——下渗与径流产流关系——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影响”思维链条,注重地理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性。本课例以黄土高原汾川河流域作为区域背景,通过对地理情境的创设和科学的设问,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解释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从多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有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个问题回归水循环原理,回应必备知识;第四个问题的设置,还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2.问题及建议:
                微专题复习课堂是进行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平台,能够及时、真实、有效地获取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反映出的思维状况。本课例由于是一节异地教学的市调研课例,课后未能及时收集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在今后继续上这一节课时,建议进一步基于 SOLO 分类理论1,对微专题复习中学生的思维结构进行评价,关注学生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过程以及不同学生思维水平存在的差异,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分析,为后续微专题复习中学生地理思维训练提供依据。另外,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进行有效的评价反馈,教学方式可以尝试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如科大讯飞系统的智慧课堂平台,即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将自己的问题答案拍照上传到平台,让教师进行课堂点评,课后也可以设置答题卡任务,利用“智能批改功能”生成诊断报告进行思维结构评价,保存文字记录,形成档案袋评价,生成学生的核心素养跟踪测评档案。

参考文献:
[1]冯月銮,刘恭祥.基于主题式情境教学的高三地理微专题设计与评价——以“丹霞地貌”  为例[J].地理教学,2019(24):20-24.
[2]许德勇.主题式教学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以农业专题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  考,2018(22):53-55.
[3]马旺艳.英语专业学生思辨力的培养与写作教学改革[J].海外英语,2012(10):319-321.
[4]鲁宏宇.漫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J].吉林教育,2006(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