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飞
溧 阳市外国语小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音乐有着很大的作用,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上的压力,让学生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过程。同时,新课程标准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将音乐重视起来,更要通过小学音乐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让学生能够吸收其中的民族智慧。教师首先就要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并用一种多元化的方式融入到课堂中去,也要注意做好课外的延伸,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树立起来一个良好的音乐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意识,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音乐;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音乐其实也是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借助于旋律来表达出来的一种比较轻松的艺术形式。同时,音乐也是比较能够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的一门学科,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就是给了传统文化教育一种崭新的呈现形式。其实,积极的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当代中小学生一种责任和义务。当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来的时候,就能够极大的丰富学生的学习面,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不再只是单纯的去感受其语调和旋律。而是能够用这一种轻松的形式去不断的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教育素材
教师在一开始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的音乐学习中去的时候,首先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素材的选取。因为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十分广阔,很多教师在选择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素材的时候,容易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去开展和融入一些自己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其实教师的思维跟学生的思维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学生因为年龄较小,而很多传统文化内容又比较深奥。所以,当教师选择融入这些过于深奥的传统文化的时候,学生就会因为不理解而无法参与进去,为了能够避免这一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选择素材的时候,应该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下开始选择。
例如,在小学的音乐课本《秋天的歌》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讲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其实秋天也是一个粮食收获的季节,而在传统文化的中珍惜粮食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小学生知道什么食物是在秋天成熟吗?我们现在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呢?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古诗句子,比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可以体现珍惜粮食重要性的诗句,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学习中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
二、多元化的融入形式
很多教师在上音乐课的形式都比较固定,一般都是先为学生讲解音乐书本中的基础知识,然后再让学生跟着旋律去唱歌。这一种学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产生新鲜感,时间久了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种现状,教师在将传统的文化教育渗透到小学音乐课堂的时候就应该注重融入形式的多元化。根据要学习的内容来选择融入教育的形式,能够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效果,而不是强迫着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例如,在小学的音乐课本《草原赞歌》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来感受到其中的所隐含的情绪,是一种对于草原以及家乡的热爱和自豪的情感。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个章节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作者对于家乡的无限的热爱的情感,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草原相关的画面和声音,让学生感觉就像是在草原中唱这一首对于草原的赞歌。同时,教师还可以趁机为学生科普一些爱国的诗人,或者比较有名的爱国主义的传统文化作品,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感情。
三、做好课外延伸
音乐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产生一个比较长久的影响,教师若是仅仅依靠在课堂上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远远不够。所以,为了让学生在课上和课下的时候有一个衔接,巩固音乐教育的成果,教师应该积极的做好课外的延伸。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只要是看到与音乐有关系的内容,就可以想到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例如,在小学的音乐课本《嘎子噶》一首音乐作品中,其实主要是讲述了小英雄嘎子机智勇敢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不仅宣扬了一种不畏艰险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更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体现。其实与这一首歌相关的有很多比较优秀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小说之类的衍生。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去寻找与之相关的其他的艺术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联动”,起到一种举一反三的效果,就能够大大的强化课堂上的教育成果。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极大的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另外,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有着很大的帮助,让小学生能够意识到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理以及其中的教育意义,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文化意识观念。
参考文献:
[1]侯明辉.多元化音乐课堂开展的有效性探索[J].小学课程,2017.
[2]刘彤彤.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