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柳梅
广西柳州市柳石路第二小学 广西柳州 545005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他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因此讲好思政课,引导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思政教师队伍水平是影响思政教育质量的最关键因素。目前,小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着专职教师缺乏,兼职教师没有进行过系统培训,大多数是语、数等学科教师兼职,鲜有专门的研究;许多新入职的教师,对如何进行思政教育茫然无措、不知从何入手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如何快速推进学校思政队伍的建设发展,提高思政队伍的整体教育能力?学校可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以有温度、有精度、有力度为抓手,推进“三度”思政队伍建设,推动学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让学校思政工作充满生命活力。
一、关爱心理有温度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沟通开始。而沟通,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传统的“我说你听,你说我评”的师生交流模式已不适应学生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引入心理教育的一些方法与技能,能更好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1.共情,让心与心更近。共情,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的各种矛盾与困扰,传统的说教、说理引导常让学生感觉老师不理解自己。而共情,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理解,是教师走进学生内心,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与学生建立起信任的良好渠道。“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感受到自己被理解,才会敞开心扉,寻求、接受引导和帮助。因此 ,培训教师掌握共情这一心理技能,能更好的与学生交流。
2.心理疏导,从根源解决问题。心理疏导是对个体的情绪问题或发展困惑进行疏泄和引导,支持个体的自我调试和发展,可以提高个人的自我管理、人际关系。在生活中,很多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心理问题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如果教师懂得一些心理疏导知识,能遵循学生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康复的手段引导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温暖学生的心灵,教育的效果也会更好。
3.团辅,让思政课更走心。团辅指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传统思政课多采用案例引导、说理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等方法教学,教师牵引、教导较多,学生往往是入脑不入心,知行脱节。加入团辅技术,能创设情境,使学生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关注、倾听、体验,感同身受,再通过同伴互助、自主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寻找解决的办法,授之以渔,营造了开放、温暖的学习情境,从而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
二、课例建模显精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政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对思政教育的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如何帮助思政教师有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思政教师队伍整体快速成长?我们可以从建模入手。
1.道德与法治课,专业课堂有引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进行思政教育的专业阵地。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引导教师学会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备、上好课的同时,还可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作用,开展团队研课,打造道德与法治精品课,构建起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模式,并在学校推广。这样建立起的思政教学模式,以课例研讨为载体,引发思政教师的交流讨论,既促进了思政教师专业提升,又通过教学模式的运用提高了专业课堂的实效。
2.主题班队会,阵地建设有示范。小学思政教师,往往也兼任班主任或少先队辅导员,班集体建设与班队会的主持开展也是思政教育的常规工作。什么是好的班会课?怎样的班队会才走心?如何通过构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加强思政教育?案例研讨与范例引领可以给教师更多的思考与启发。学校可通过主题班队会竞赛、班集体文化建设评比、名师工作室等,引导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思考如何做好阵地建设;通过优秀班集体建设经验分享、主题班队课优秀课例的展示,给老师们示范,使思政教师能学习先进,充分发挥阵地建设的作用,夯实思政教育。
3.学科协同,树立人人都是思政教师的意识
所谓“教书育人”。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更要教导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因此教师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育人思想,通过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要深入挖掘学科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内容, 善于利用和创造一切教育场景,在学生的感动处、困惑处、矛盾处、分歧处等节点上展开讨论,从而促成学生的道德生成,实现学科知识与道德智慧的共同内生。
要建设好一支强有力的思政队伍,学校应落实“全员育人”的思想,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学科教学的评价之中,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德育目标的落实,引导学科教师根植于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真正发挥每位教师的育人功能,达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实现全员育人和全科育人。
三、缤纷活动有力度
活动实践是德育落实的基础,也是培养、锻炼思政队伍的良好契机。学校可通过“规定动作+特色活动”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引领思政队伍在活动中落实育人目标,提升自己,创新思政方法与路径。
如学校在节庆活动落实五爱教育,可结合“我们的节日”设计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究活动,定下“过佳节——氛围营造;知来历——交流了解节日的来历与原由;识民俗——分享民俗习惯;赏文化——有关节日诗词、美文的欣赏;乐体验”等规定动作,引导思政老师落实育人目标;同时鼓励教师在节日民俗体验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班级建设需要,自由选择开展特色体验活动。这样的规定动作+特色活动,点面结合,既有学校特色与班级特色有机融合,又使我们的传统节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传统文化、家国情怀、“五爱”教育贯穿其中,在润物无声中得到传承与落实,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凸显了思政教育的力度。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让道德与法治课与主题班队会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利用各类实践活动进一步内化、强化思政教育效果,有方法指导,有范例引领,有模式可循,“三度”思政队伍建设,使学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充满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