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二十三小学 553000
摘要:人类的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科学教育工作不仅限于现有的科学发现的理论。为了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做出贡献,必须培养独立创新的人才。这是科学探究教育的目的,其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为培养研究型科学人才奠定了基础。本文分析了科学探究的本质,并为小学科学课堂的探究教育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建议。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学科学、应用
引言
新时代的学生应具有出色的科学素养,教师应从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科学课堂已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基于学生的发展,科学学习和探究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获得知识,将情感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并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体验形式。
一、科学探究的特征
科学探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假设不受限制,可以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并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教师不能设置限制,更不用说否认大胆的想法了,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的热情。第二,自主性。期望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始终让他们对问题进行假设和推测,并尊重所有学生的想法。老师不能用他们的观点压迫学生。否则,将失去追求真理的意义。第三是引导性,这是老师必须完成的任务,它要求启发学生而不是取代他们的想法并且剥夺他们的思考的权利。只有体现上述特征的科学探究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应用策略
1.巧妙地结合生活以增加探究的深度
对于小学理科教师,在开始理科教育时,应注意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理科课程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远。教师在教学时还必须从日常生活开始,查找与学生共同的主题。然而,在中国现阶段的科学课上,许多小学教师还没有意识到生活与科学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对理论课过于关注,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缺乏兴趣。这也是学生对科学知识难以接受的根本原因。例如,当教师在讲授有关空间、行星、太阳系等的知识时,连同对知识点的正确理论解释,教师必须在现实中找到方法,这种知识通常与现实生活距离如此遥远,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直接找到本体,但是可以从现实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例如,老师可以向学生解释: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行星上,宇宙似乎遥不可及,但实际上我们处于行星的中心。这时,学生对宇宙和行星的理解将变得更加具体。
此外,当老师讲解《观察动物》课程时,老师可以适当地安排学生的作业,让学生在动物园或野外环境中与父母度过周末,观察各种动物的外表和日常习惯。虽然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动物,但许多学生不会仔细观察它们。教师可以布置此类作业。当学生开始关注周围的各种动物时,这意味着他们对科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鼓励学生表达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技能
在现阶段,对于中国的小学生来说,整体科学素养仍然相对较差,这直接与我们过去的科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关。传统课程通常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许多老师认为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对有限,知识有限。与学生进行基于生活的交流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会影响教学效果,但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此,在科学课程开始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使学生有成就感,鼓励学生探索更深入的问题。例如,当老师讲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准备音叉和鼓,并使用这些乐器的声音使学生对声音的创建有所了解。当老师向学生展示音叉的声音时,更加仔细地观察了音叉形状的学生会注意到,发声时音叉的形状会振动。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重要的科学原理: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声带振动使人们可以说话,鼓头振动使鼓发声,而音叉振动产生声音。
3.建立探究平台以增加学习兴趣
为了使教师有效地确保科学教育的整体有效性,他们必须积极构建一个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效结合的研究平台,以便使学生对科学知识印象深刻。但是,我国许多小学理科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科学探究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少有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例如,在老师讲解《如何科学的设计桥梁》的那一刻,理论课结束后,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探索该课的主题,学生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和思考能力。
结语
简而言之,探究式教学法与理科学科的特点和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如果教师合理地使用它们,可以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但是,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漏洞,必须进一步深化对科学探究教育的研究。本文提出的观点希望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力量,以使更多的教师意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培养科学研究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文.科学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讨[J].青年时代,2018,11(35):240-241.
[2]张文广.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8(10):134.
[3]何建军.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2018,15(1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