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实践中求创新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3期   作者: 刘美霞
[导读] 创新教学策略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发展为目的。
        刘美霞  
        原平市第一小学  山西忻州  034100         

        创新教学策略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发展为目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可见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的核心素质,必须从小培养打好基础,小学语文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所以在教学上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
        一、教学创新
        1、变“封闭备课”为“开放备课”
        当今时代是个网络信息时代,教学也应积极走在时代前沿,从备课创新做起应一改往日的“伏案啃教材”的封闭式备课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灵活的备课,如:查找教参之外的辅助教学资料,针对文中的重难点结合实际借鉴名家好的教学方法,对疑难问题进行发帖探讨等。这不仅为我们分析教材,课堂教学等工作环节注入新鲜血液,时也为快速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变“传统教学”为“电辅教学”
        电辅教学即电化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小学生的认知倾向于形象、直观、趣味性的事物,所以小学阶段的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响集合在一起的优点,为学生营造情境式教学氛围。这既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出示小女孩的幻想内容,接着出示火柴灭了之后,面前那又厚又冷的墙壁,两幅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更加体会到了当时现实的残酷,女孩命运的悲惨。同时学生在鲜明的形象思维的基础上会自发的产生想象的欲望。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方式要使用的恰到好处,要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制作合适的画面内容,要为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而服务,而不应该是为了演示而演示。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它的优点有的是电化和多媒体不能替代的,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所长避其所短,使电辅教学起到真正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3、变“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
        我们很多时候的教学使用封闭教学,随着教育科研的发展,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
        (1)教材开放。教师要能创造性使用教材,甚至打破教材编排顺序,重新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程序。在教学目标方面,根据需要适当提高引深,或降低难度等。
(2)时间开放。开放教学应灵活处理教学时间。比如,某一节课学生兴致很高,期待老师再讲下去,这个时候适当延长几分钟也是可以的。某一课的内容学生很容易掌握,不到一节课就上完了,这时教师就转入下一课的内容,或者安排一些适合的练习来做。
(3)问题开放。提问要有新颖性和多面性,通过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对有 一定难度的问题不要急于告知答案,要让他们展开讨论,充分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勤于提问。
(4)评价开放。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能力不高,所以也就更加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判断。在教学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停留于对与错或优、良、
好、差等简单判断,是远远不足的,久而久之,,这样的评价不仅失去了意义,而且有时会对学生的自我感知造成误导。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本着突出鼓励,委婉批评的原则,灵活运用多种评价的方式,如: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赞许的手势,一张小小的字条,创设一个让学生与对方比较寻找差距的情境等。这不仅使学生非常乐意接受评价而且能避免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在评价中还应注意灵活选用恰当的词语,要就事论事不要以点带面,要有针对性引导性,让学生在评价中确实明确具体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4、变“单纯问答式教学”为“注重情境式教学”
        教学改革中我们已逐步摒弃了“独角戏”式的教学,已形成了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但是许多情况下仍停留于师问生答的互动中,长期以来学生思维只惯于被老师的问题牵着走。在问答中虽提高了分析理解能力,却逐渐丧失了创新思维能力,所以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数量不易多,质量必须精。应注重学生思考的过程,在发问中要巧妙的创设情境,如在教学《麻雀》做小结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想想假如自己是旁观者,以自己所假设的身份说说想说的话,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努力挖掘本内涵,在思维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想象力、创新力、分析能力、情感体验能力与组织语言能力。
        二、学习创新
        学习创新的主体是学生,思想精髓是自主发展,虽然教师不能替代学生去学习,但可通过加强学法指导和渗透,使之形成正确的思维导向和行为规则。
        1、变“被牵引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当前学习创新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有意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且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1)在教授每一课时专门留下一个教学任务,让学生们在提议与讨论中自主确立,由学生们主动解决。如教学《凡卡》一课时,完成指定教学任务后,教师让学生们思考本课还可确立一个什么教学任务,有的同学说应该把凡卡与自我做一番比较,有的同学说应给凡卡写封信,则有的同学说应说说假如凡卡来到我们身边,我们会怎样。于是老师让同学们分组来完成这些不同的教学任务,结果,更深地挖掘了课文的主题,而且学生们的积极性特高,在学习中感受到了自我价值,体验到了学习的自我成就感。
        (2)要改变学生“迷信权威、死记、硬背、死练”为“大胆质疑和奇思异想”,保护、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3)鼓励学生写课后记,进行学习反思,让学生在写课后记中发现自己的成功之处明白自己的不足,总结方法,从而更好地摸索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2、变“书本学习”为“实践学习”
        事实证明,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不仅学得快,而且有利于创新。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结合分析、实际参与。”陶行知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结论;结论生行动。”在实践中学生容易遇到新困难和产生新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多让学生实践,容易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3、变“任务学习”为“发展学习”
        许多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来交差,因而大量儿童的潜能被埋没了,结果培养出了许多知识程度相当,各门功课水平类似的学生。将来极少能有创造性的发现。因此,教师要有“前瞻”意识,不妨鼓励、引导学生从小向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核心是教学的“创新”。教法创新要围绕“自主发展”。只有不断打破传统做法,采取新的更有实效的策略,教与学才能最终实现创新突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