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希文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中心小学 442523
摘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应用题占了很大的比重,与其他题型相比,应用题更多样、更繁复,更加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更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应用题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辨别有用无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点学以致用的能力,可以说意义重大,但当前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表示应用题难学,教师表示应用题难教的情形,一方面是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不够深入,一方面是学生对应用题的审题能力不足,无法和知识点对号入座,知识点杂乱不堪,长久下去,肯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
引言:
在当前实际应用题学习中,经常出现学生对某一题型能够解答,但稍稍变个花样,学生就无法解答或解答需要思考很久的现象,这表示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不足,也表示学生的审题能力不足,由此可能导致学生对应用题产生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下文笔者就将从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两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应用题教学现状、表现以及原因
应用题难教难学的教学现状,很大程度是因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不能理解知识点的本质,其次,是因为审题能力的不足,应用题和其他题型相比,不再是平铺直叙的问答,而是在其中加入了一些陷阱以及诱导性信息,学生的审题和分析不到位,自然无法有效理解应用题的本质,两者无法有效联系在一起,不能对号入座,导致应用题难教难学,这其实也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学生学习知识首先要应对繁重的考试,以往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重视解题训练,而轻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运用题海战术,让学生的解题单纯依靠经验的积累,而并非优秀的理性逻辑思维,学生一旦养成劣质解题习惯,初期看还好,但知识量变得繁多、题型变得花样更多之后,应用题难以学习与应用的弊端就会暴露出来。
二、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入了解,并养成良好逻辑思维
(一)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提升学生求知欲和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还不成熟,对陌生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如果学习较难或者无趣,求知欲又会迅速衰弱,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教师改变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用数学学科的本质去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继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来说又分为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主体性,减少说教:新课改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应将学生让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展开探究,教师从旁协助教学,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纠正,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2.注重知识延伸,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多为学生创造知识的实践条件,例如在学习“图形与几何”的时候,让学生自主对纸片进行折叠、拼接、丈量,让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
3.创设情境,让应用题教学更有趣:教师在教导应用题类型的时候,可以设定成学生喜欢的类型,例如学生喜欢看某一动画片,教师可以将题型设定成以此动画人物的冒险,又或是用生活中的场景带入应用题中,学生发现应用题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例,兴趣会大大提升,思维得以发散,进而产生无穷的智慧[1]。
(二)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
1.师生加强沟通,生生加强合作:良好的沟通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大胆尝试提问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问题就能够更快被解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在不知不觉间就变得深刻,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应加强,相比于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同龄人之间的合作沟通更加大胆,思维发散更加充分,更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但也需要教师从旁协助,避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太过,思维发散超出教学内容;
2.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普及,它能够将数学知识点更加直观的呈现出来,其中就属“图形与几何”最适合利用多媒体教学,它能够将空间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对每一条线,每一个面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同时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实现几何图形的翻转、分离、切割等操作,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抽象性思维逐步加强。
3.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框架:数学学科的知识点相对分散,需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框架,学生才能从大方向着手,对知识进行全面性的掌握,我们经常发现学生面对换了个花样的题型需要思考很久,就是因为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不能用理性思维去解题,没有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规律性,在归纳总结知识体系框架的时候,可以利用思维路径可视化教学,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点记录在文本之中,更加方便快捷,可以检查的同时,也能为后续的反思与温故提供帮助[2]。
三、实际应用中的题型解题分析
(一)明确题型对应的知识点
遇到某一应用题,需要先明白这一题型对应的是什么知识点,只有对号入座,知识点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这需要学生对题型有一定的认知,还需要日常不断练习,时间一长,明确题型对应的知识点将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里不再赘述。
(二)明确解题步骤
解题步骤的明确,是学生逻辑思维成型的重要体现,数学的学习较为繁琐,内容繁多,但其中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却很容易将思维逻辑混淆,引导学生明确解题步骤,就是在帮助学生理顺思维逻辑顺序,例如在学习“面积单位的计算”时,有这样的习题:已知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而正方形地砖的边长为3分米,问铺设客厅地面一共需要多少块地砖,分析题型可得,解题步骤应该分为三步:第一步先计算客厅地面的面积,第二步再计算每块地砖的面积,最终用客厅地面的面积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就是所需要的地砖数量,或者第一步计算客厅的长度能容纳多少地砖,第二步计算课堂的宽度能容纳多少地砖,第三步两者相乘得出答案,不管是哪种解题思路,都需要明确解题步骤,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三)抓审题,抓题中关键点,避免陷阱
在小学前期阶段,应用题可能是平铺直叙的叙事结构,而在高年级之后,叙事就会变得复杂一点,其中常常会隐藏陷阱,以及加入不必要的诱导性信息,教师在教学应用题时应帮助学生做好审题工作,分辨题型中的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从精细处着手,避免出错。
还是以上一点的例题举例,客厅长与宽的计量单位是米,而铺设地砖的单位却是分米,这就是差异点以及关键性信息,学生如果不注意计量单位,解题很容易出错;再例如,一道龟兔赛跑的题,乌龟距离终点10米,速度是1m/min,而兔子距离乌龟200米,速度是10m/min,问谁能获胜?审题可知,解题步骤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计算出乌龟到达终点的时间,第二步计算出兔子到达终点的时间,第三步比较得出结论即可,但题中设置有陷阱,即兔子到达终点的距离不等于兔子和乌龟的相距距离,因此,在第二步计算兔子到达终点的时间,需要用兔子和乌龟的距离加上乌龟距离终点的距离,这就是题型中的小花样,也是陷阱所在,学生在审题的时候稍不留神就会步入陷阱,应用题解答就会出错。
四、结束语
笔者认为,学生应用题学习困难有两个因素,第一个便是日常教学中对知识点的掌握不足,第二部分便是应用题解答时审题能力不足,上文针对这两个因素做了不同的阐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学生应用题审题能力,这样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才会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罗远池.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探讨与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1, 000(007):95-95.
[2]吴红梅.小学数学应用题教法研究[J].学周刊:中旬,201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