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郎玉凤
[导读] 小学数学,相当于是从启蒙阶段到算数分析,然后到奥数。小学数学学的好不好,可以说影响了学生后面阶段的学习。
        郎玉凤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马鞍中心小学   211525
        摘要:小学数学,相当于是从启蒙阶段到算数分析,然后到奥数。小学数学学的好不好,可以说影响了学生后面阶段的学习。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数学思维,那么对于日后的学习道路必定有着不少帮助。学会思考也是作为学习数学的一项基本必备基础技能。基于此,以下对小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维障碍;成因;解决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教育体制中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因此老师要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视。学习是人的一种行为体现,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的行为动作受人的思维控制,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老师要逐渐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视,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教学目标,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
一、让学生看到事物的多面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任何事物都有着它的多面性,然而想要全方位地看待事物不是一件易事。大人永远看的比小孩远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大人经过的历练多。这也就预示着如果想要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训练也成为了一个难题。小学生好奇心较重,虽然认知不足,但是对于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在个特点进行引导,从而培养发掘小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一次数学课上,我提出了一个思考题让学生下去讨论,给你一张厚度零点一毫米的纸,让你不停对折,请问需要多久才能超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呢?学生们热火朝天地讨论了起来,有的说一个月吧,也有人说一个星期,还有同学说不可能。我笑了笑说道:“老师说三分钟不到就可以,你们信吗。”然后学生们纷纷表示疑惑,这怎么可能。因为刚刚学完平方的概念,我说只需要折叠二十七次就够了,学生们纷纷开始演算。二的二十七次方,转换完单位,最后的结果真的高于珠穆朗玛峰,学生们纷纷表现着无线的好奇心,原来数学这么神奇,是的,数学还有很多未知区域等待他们去探索发现。
二、强化数学训练,培养敏捷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特征,很多学生虽然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却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老师通过对学生加强训练能够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促进学生敏捷思维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时,以6+5+4+5为例,通常情况下学生的计算过程为顺位加法计算,虽然最后的计算结果正确,但是其中浪费的时间与精力的确比较多,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的运用,将公式变为(6+4)+(5+5)进行计算。通过这种计算方式能够有效地将计算过程进行简化,大大缩短计算时间,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掌握,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敏捷性的提高。


三、合理设置课堂问题,强化学生数学逻辑
        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但思维逻辑调理能力依然较弱,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为学生创设更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问题,进而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往不同方向思考,锻炼学生思考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内容时,就可应用“问题引导法”。在课前,教师要将“积变化规律”内容进行整理,并将与其相关的多种习题进行规划,设置成小组探究主题带往课当中。在课上,教师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并随机为小组分配不同探究习题,如:“10×2、 20×2、20×10”等等。在各个小组完成习题练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索其中的变化规律。在各个小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聆听,但对于其中的探索方法和思考内容不做过分干涉。在各个小组完成讨论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表达结果并将内容以树状图的形式在黑板中规划出来,在某一同学进行阐述时,同一小组成员可根据某一主题进行拓展和延伸,让树状图的细节和内容更加丰富和饱满。接着,教师根据树状图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对该堂课程展开深入剖析。
四、以问题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贵有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有效时机,设置悬疑性的问题,驱动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引领学生主动探寻知识间的内外联系。在问题驱动思考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的设置应具有递进性,由简到繁逐步深入,避免学生对问题产生畏难的感觉。问题的设置还应贴近学生的学情和实际生活,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和探究。例如,针对“三件上衣和两条裤子”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问题,教师可借助希沃白板中的拖动功能,让学生进行搭配展示,然后,再提出新的问题,将上衣和裤子的数量增加,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在解决完问题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总结或补充,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开放性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课程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注意趣味引导,以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思考和解决的兴趣。例如,教师可让学生观察1,3,5,6,9,数字中,哪个是比较特别的。学生会说6是特别的数字,因为其他五个数都是奇数,而6不是。将6换成7后,这一串数就变成了连续奇数,且每一个都比它前面的一个多2,这也就是学生中学要学习的等差数列。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个数是特别的?于是又有学生提出1比较特别,并讲出了理由;有学生认为3比较特别,也讲出了自己的理由。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学生的钻研热情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创造了意兴盎然的课堂教学氛围。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从多个方面入手,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在教学模式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形成,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果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奥婷.小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突破路径研究——基于TRIZ理论的分析[J].现代交际,2019(08):198+197.
[2]沈永生.浅议小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J].情感读本,2017(32):68.
[3]张所滨,袁红俊.小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原因剖析与突破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2017(Z4):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