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涛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汉庄中学 678013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在课堂上仅起引导作用,将课堂的空间尽量留给学生。不难发现,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不高。随着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提升。老师和学生合作,一起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格局,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得以转变,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让较枯燥的数学课堂有了活力,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发展的关键时刻,他们的兴趣爱好比较多,喜欢动作游戏,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课堂效率低下。游戏教学就是通过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让孩子们从心里产生乐趣,更好的引起积极的思考,还可以更深一步的学习,是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在教学领域里有非常重要作用。正是因为有这么重要的性质,我们老师就更要不断的完善游戏上课的方法,和游戏上课的过程,和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等等。通过合理有效的游戏上课的方法,从多种角度出发,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 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
通过调查及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传统的数学课堂是倾向于应试教育模式的,是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的。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失去了主要意义,学生也失去了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不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就成为了必然。利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辅助初中数学教学,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喜欢玩游戏,做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使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自然可以带动学生投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帮助老师将一些较为复杂、抽象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习重难点知识时更加得心应手。老师可设计一些精妙的游戏,使课堂效率得到最大化提升,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理解能力,减轻数学学习压力。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实施分析
(一)发掘数学游戏素材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为落实数学游戏,需要对游戏素材进行合理发掘.做好游戏教学的准备工作,从而保证教师所设计的数学游戏活动,与学生兴趣需求相契合,全面提高学生游戏活动参与积极性.比如,教师在组织“圆内接四边形”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发掘游戏素材.首先,搜集圆内接四边形相关的信息资料,让学生对此部分数学知识形成一定思想认知.之后,教师借助教学工具,设计游戏材料,制作不同大小、规格的圆形和四边形.以便学生可以在接下来的游戏活动当中,更好地利用游戏材料进行图形组装和拼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体验,深入体会“圆内接四边形”的数学特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图形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创设情境教学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课堂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情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效率。有效的课堂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并导入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串联起系统化的知识,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不会感到特别生硬。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老师常常会忽视情境创设这个环节,或者不能处理好这个环节,喜欢用重复知识点或课堂问答的形式带学生进入课堂。但由于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这种课堂情境的创设已经很难对学生的复习、预习及课堂导入起到有效的作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情况,能给老师的课堂情境创设提供新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三)组织多元化游戏活动
初中数学教师在组织游戏教学活动时,需要根据具体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兴趣需求,组织多元化的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从而加深学生数学理解,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保证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更加高效和高质.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动手操作类的游戏活动.比如,引导学生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进行动手绘制与设计,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拓展类型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游戏拓展探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应用游戏教育,在方法上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加入游戏这个新鲜元素,使得教学的手段更加的丰富,为以后数学知识的顺利教学打下了基础。在新课标当中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育类的游戏在实现这个目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合理科学的选择教育游戏,优化当下的数学教学,促使其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塔长征.娱乐性教学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新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64.
[2]秦丽芳.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8,20(22):175.
[3]覃俊文.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