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3期   作者:杨田金
[导读] 通过适当的提问,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促进小学生深入思考,锻炼其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杨田金
        湛江市遂溪县遂城第四小学    广东遂溪    524300

        摘要:数学这门课程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对于学生思维和逻辑的锻炼是极其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学生学好数学,就应该掌握各种教学方法,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师最为广泛使用的方式之一,深受教师与学生的喜爱。通过适当的提问,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促进小学生深入思考,锻炼其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问题;策略;设计;创新;鼓励
前言: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在小学数学里的提问无疑是一种艺术,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某些小学数学教师往往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影响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进行详尽地分析,采用创新的提问方式,展示提问的艺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个人价值的舞台。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无营养”问题
        在许多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频繁提出一些“无营养”的问题:对不对啊?行不行啊?好不好啊?等等。这些问题只是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的回答也是敷衍较多,思考较少,根本不用开动脑筋,这种毫无作为的问题在小学课堂当中并不少见。
        (二)提问没新意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里,数学教师喜欢直接采用教材或者学习资料的问题进行提问,单调刻板、枯燥无味,教师没有深入教材,没有深入知识点,没有进行再创作,导致提出问题了无新意,提问的效果大打折扣,让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乐趣[1]。
        (三)教师没有合理引导学生回答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都是等待着学生的回答,选择性地忽略学生可能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困难,导致无法回答出问题。这都凸显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不够耐心地、合理地引导学生。
        (四)教师没有及时鼓励学生
        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心理通常比较脆弱,需要教师的肯定与鼓励。许多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只顾着解答问题,没有能及时回应学生、鼓励学生,导致学生产生挫折感与羞耻感,打击他们回答问题的热情。
二、提高小学数学提问艺术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问题,展现问题的艺术
        陶行知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提问,是保证高效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一条问题的提出,都是经过缜密的思考,符合回答者的认知水平,这样才算一条合格的问题。小学教师在提问题的时候,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能力水平,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充分地做到以生为本,让小学生充分了解问题,能够按照认知水平回答问题,才能实现提出问题的目标。
        例如,教师在上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 圆柱和圆锥》一课时,可以这样运用有趣的谜语导入,进而设计一系列的问题:①小风扇没有瓣儿,不用电就会转,打一物品(谜底陀螺);一个小孩脾气暴,遇火就会往上跳,跳到空中不见了,一群小孩哈哈笑(谜底爆竹);②我们在生活中哪里还有见过类似陀螺与爆竹的立体图形吗?③这样的立体图形叫什么?④这两种立体图形有什么区别?这样用谜语引入,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既有趣且有层次地将课程引导出来,符合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水平,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开发具有积极作用。
        (二)创新提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苏格拉底说:“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师提问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创新提问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给学生指明方向,提出问题而不点破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来解答问题,总结规律,在问题中自行学习新的知识点。
        例如,在学生刚接触乘法时,对乘法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三个盒子摆在讲台上,当着学生的面各放了2本书进盒子里,请学生计算盒子里到底几本书?然后怎么计算比较快?这样的提问直观、简洁,哪怕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看懂,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数学教师早早就说出原理、破坏悬念,深化学生对于乘法基础知识的掌握。

再如,在深入学习乘法结合律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3×2)×5=3×(2×5),让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发现等号两边的区别,他们之间计算结果是否一样,计算过程是怎样的。引导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出规律,让学生自己探索数学的奥秘,感受数学的魅力,为学生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2]。
        (三)鼓励学生,为学生增添信心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小学生虽然性格活泼好动,但是对教师还是心存敬畏,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信心不足。自尊心较强的同学还可能因回答错误受到教师批评而觉得在全班师生面前丢人现眼、颜面尽失,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对数学采用消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充分顾及学生的感受,适当鼓励学生,态度不可太强硬,让学生在鼓励声与表扬声中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生活中的负数》一课当中,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生活当中见过负数吗?当学生举手回答说:“我在温度计上有见过。”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你真棒,证明你在生活当中很细心地观察,要保持这个好习惯哦!”当学生没法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教师也不能生气,应该用适当的肢体语言,用眼神示意:“继续思考,好好努力”。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可以给学生继续思考的机会[3]。
        (四)注意提问技巧,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是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班级学生因为家庭和个人的因素,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效率也高低有别。但是教师不能只偏重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要全盘考虑,注意到班级的每一位同学。因此在提问时,要注意技巧,适当利用生活当中的场景来创设问题情境,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引导成绩较好的学生,还要简洁有趣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对问题兴致勃勃,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做到因材施教。
        而情境问题最容易让小学阶段的学生所接受,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既能引起后进生兴趣,又能在题目当中增加难度,满足优等生的学习需要。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教师在教授完新的知识点之后,可以利用生活当中的场景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的数学思维得到突破,数学成绩提升一个境界。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的问题:有深度9米的井,井里住着一只青蛙,这只青蛙很向往井外的生活,想跳出井外,它从井底往上跳,每次跳3米高,请问它要跳几次才能跳到井外呢?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学生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得出答案:跳3次就可以跳出井口。但是换过逻辑思维后,再仔细思考会发现已经掉进问题的陷阱当中。因为青蛙每次只能跳3米,而井高9米,它无法一次跳出,因此青蛙无论跳多少次都不会跳出井外。这样的问题既有趣,且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转变能力有着不小的挑战,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习到数学知识,锻炼了学生逻辑判断能力。
        (五)设计趣味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德国著名科学家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对于小学生而言,好的问题无疑是具有趣味性的。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当中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寻找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辅助教学,保证教学提问的有效开展。教师可以将一些问题设计在游戏、故事、视频乃至动画展示的过程中,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有意思的,摆脱传统数学课堂那种枯燥无味的印象。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之下,感受到数学提问的有趣,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当中,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例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用当前小学生最喜欢的“旺旺队立大功”里的视频片段来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先播放汪汪队之运动会的视频,让学生在视频的过程中思考视频中有哪些我们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如何去学习这些知识点?如:汪汪队狗狗踢足球的时候,“狗狗奔跑时”是平移还是旋转?“滚动的足球”是旋转还是平移?如果是旋转,那么是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相信在这样的视频情境中,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当中,而且能更好地理解“图形的运动”,从而达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结论:提问作为小学数学课堂里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桥梁,是需要用艺术的办法才能发挥其作用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提问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去精心设计问题、创新提问、鼓励学生、注意技巧,为我国未来小学数学教育提供一个具有参考意义的理论。

参考文献:
[1]郭成祥.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5).
[2]陈佳.对小学数学有效提问的思考[J].神州,2017(27).
[3]华兵.高效课堂从有效提问开始——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8):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