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3期   作者:叶荣森
[导读] 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如火如荼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已经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硬性条件,成为决定课程改革质量和进程的内在驱动力。
        叶荣森
        教育城小学    广东信宜    525300
        摘要: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如火如荼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已经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硬性条件,成为决定课程改革质量和进程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小学教师应该立足于时代要求,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环境、强化教育管理、把握教育规律,侧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大量的创新探索中不断强化自身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引言: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小学教师作为启蒙学生思想、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化水平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面对这一局面,广大小学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技能,致力于为学生打造更加融洽的教学环境、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为祖国未来花朵的培养贡献全部力量。
        一、创新教育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展现出了较强的不适用性,其不仅无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而会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出现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新时期的小学教师应该以理性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为新时期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方案。首先,小学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能力体系,丰富自己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从促进人才的终身发展角度对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完善。其次,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科内容,完善自身教育科学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以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投入到现代化教学工作中。最后,教师必须按照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发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实现自己由课堂主导者到课堂引领者的角色转变,从而树立与新课程改革目标相一致的学生观、课程观以及评价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通过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来加强学科建设,推动教育改革。
        二、优化课堂环境
        小学教师承担着启蒙学生思想、开拓学生思维的重要教育使命,因此教师必须高度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打造积极融洽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课堂主人翁意识。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扭转学生学习被动接受者的地位,令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终身学习理念。只有这样,班级内的每一名学生才能够积极乐观地投入到学科学习中,最终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教学氛围,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和文化的熏陶。所以,教师不妨尝试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打造情感体验与探究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主阵地。与此同时,就是还应该尽力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严而不死、治而不僵的良好课堂氛围。除此以外,很大一部分低年龄段的学生都将教师看作是自己心目中的榜样和权威,他们会不自觉的学习教师的言谈举止,希望自己能够成长为一名像自己老师那样的人。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利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力和人格魅力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令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升富有情感色彩。最后,教师应积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生活,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讨论以及班级管理决策中,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三、强化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每一名教师的基本职责工作,尤其是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其教育管理工作将会对学生的幼小心灵产生重要影响,会在无形之中塑造学生的一部分人格。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精神指引,给予学生充分的精神关怀和思想启蒙,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呈现在学生面前,引领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发展理念的全能型人才。小学阶段所开设的每一门学科都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助力,每一名教师都可能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领者。所以,小学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对班级内所呈现出的不同教育现象进行总结,关注包括留守儿童、后进生等特殊群体的发展需要,不要放弃班级内的每一名学生,推动全体学生的茁壮成长。


        四、强化信息素养
        随着现代化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进,信息化技术为小学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一方面,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摆脱教材的限制,为学生营造出光怪陆离的知识世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另一方面,对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利用将会成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主要助力,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因此,小学教师应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强化自身信息技术能力、形成健全的信息素养。首先,教师应该形成继续教育意识,不断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从而为学生挖掘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其次,教师应积极借助多媒体教学媒介为学生创设生动趣味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带来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水平。
        五、开展校本培训
        为了全面提升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有必要开展校本培训,充分抓住小学教师人数多、分布广的特点促进所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体来说,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教育专家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不同学校以及不同班级之间的教师合作,鼓励相同学科教师在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的过程中集思广益,为自己的教学改革实践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其次,学校方面应该组织全体教师定期展开集中培训,安排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确保各学科教师能够选取科研课题来开展互动工作。除此以外,学校方面所展开的校本培训必须满足教师专业素质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既要包括专题讲座和互动交流,也要确保广大教师团队具备充足的机会得到技能训练和方法完善,确保每一名教师都能够在校本培训过程中收获良多。再次,学校每一学期都会开展评课活动,而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强调听课和评课的目的性,要求全体参与教师结合听课感悟写反思总结,并鼓励精力比较充足的教师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促使校本培训和听课评课活动在教师群体间起到辐射作用,为教师专业化教学水平的提升积累宝贵的教学资源,最终在整个学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最后,学校方面应该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培养有生力量。
        六、把握教育规律
        在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致力于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揭示教育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这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提炼、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长远意义。因此,每一名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学科优势,筛选问题,创建课题,最终在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情况下,有效组织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在研究中展开教学,不断推动课堂教学工作的优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培养新时期人才的重要基础。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在学生成长路途中的引领者的作用,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握教学规律,最终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汪博.小学体育师资专业化培养途径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04):88-89.
        [2]程建勇.浅议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24):14-15.
        [3]邓月洁,马富芝.谈小学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途径[J].成才之路,2011(23):14.
        [4]姚篮.贵阳市小学教师校本专业发展调查与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04):70-74.
        [5]杨高全.从特级教师的成长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06):1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