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2期   作者:张伟程
[导读] “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
        张伟程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心小学
        摘要:“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绪,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能够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小学语文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必须把握这一黄金时期,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以语文教学为媒介,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阅读是一个“动态性”的活动,是课上、课下有效联系的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把握这一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内外阅读 教学效率 提升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文按阅读总量必须达到45万字以上,这对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为贯彻落实课标要求,提升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推进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让学生课内会阅读、课外爱阅读,从而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的。
一、“得法于课堂”,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一些学生不愿意积极地参与语文阅读活动实际上并不是从内心抵触阅读,而是没有合适的阅读方法做支撑,导致学生经常在阅读过程中十分吃力、感到无趣,自然而然不会积极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因此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堂这一主阵地作用,传递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后续才能够顺利进行阅读[1]。
1、加强阅读词句练习
首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词句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在自我阅读过程中理解词句、意思,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自己的后续阅读活动中能够理解文章、理解情感。进行词句训练的最重要方式就是情境创设、直接感知,对比分析、抓住重点。
(1)情境创设、直接感知:为了让学生真正感知字、词、句运用的巧妙,加强此举训练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字、词进行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多媒体情景、实物情景,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境。
    如在进行《草原》课文阅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直接展示草原的无数美景。将图片与作者所描绘的文字对接起来,让学生看到“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画面生动形象,这字词有趣有味,学生自然能够在情景感知中真正理解。
(2)对比分析、抓住重点:对比是教师引导学生感知字、词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对比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品读。
如在进行《观潮》阅读时,教师可以针对其中文章的重点字词,来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正如同“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中若将昂首去掉是否可以。通过让学生对比两个用词的不同来领悟句子所蕴含的情感,进而理解文章情感。
2、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其次教师要在课内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让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有效起来,这样才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即在日常的课堂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当要学生进行多次独立阅读,尊重阅读是学生主体性活动这一原则[2]。同时在阅读地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边写、边画。这样学生能够有效的将阅读文本中的各种存在疑惑的问题清晰地勾画出来,也能够将阅读文本中的好词佳句摘录出来。这种习惯支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效性。
二、“得益于课外”,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在掌握基本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在会阅读的过程中参与课外阅读,自然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能够有效提升,阅读素养也能够大大增加。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不可能在一节阅读课上获得非常多的信息,阅读能力也不能够依靠一节课来提升。

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课外,那么如何“得益于课外”呢?
1、立足语文课堂,实现有效阅读
首先教师要巧妙利用课本上的知识,做无限的延伸,建立第二阅读课堂,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若将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语文阅读比作一个点,那么课外阅读便是一个面[3]。经常有学生反映一节课后“意犹未尽”,还想学习或了解更多的知识。教师就要把握学生这一特点,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留白,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补白”。
如在进行《海伦·凯勒》课文学习时,教师可以在进行阅读时为学生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让学生对海伦·凯勒这一形象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阅读她的其他作品,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补充学生对海伦·凯勒的认识,开拓学生的眼界。如在学习《三顾茅庐》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三国演义》,让学生看到无数的英雄豪杰,无数地跌宕起伏的故事;
2.发挥家长作用,实现有效阅读
其次教师要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利用家庭的碎片化时间参与阅读活动。尤其是在电子设备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手机、电脑等,导致阅读的时间大大缩短。实际上这并不利于学生深层次的有效学习,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沟通交流的渠道,通过线上沟通、线下交流的方式和家长之间达成共识,要让学生能够在家中也以积极的姿态进行必要的阅读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各种软件,如钉钉,让家长在家中监督孩子进行40分钟以上的课外阅读活动,并且定期打卡。俗话说“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学生在定期打卡的过程中能够逐步深入阅读文本的世界,自然也能够实现课外的有效阅读。
三、整体看待课内外阅读,实现有效结合
实际上课内外阅读之间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二者不可分割。教师除了要找寻课内外阅读之间的联系,推进课内有效阅读、课外延续阅读之外,还要从整体的角度看待课内外阅读活动,通过创设合适的阅读氛围,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深化课内外阅读结合的有效性。
1、合适阅读氛围的创建
教育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本身就具有隐性教育作用[4]。正所谓“人性如青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师应当协同家长一起,在校园、在家庭为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营造一个浓厚书香的环境,从而在氛围的渲染下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点燃学生的阅读火焰。
在校园中班主任可以创建班级图书角,给学生阅读的书目选择;可以利用班级的装饰栏,张贴各种名人警句;可以利用板报,宣传阅读的重要性等。在家中,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可以为学生建立“家庭读书角”,可以进行阅读打卡记录等,这都能够发挥环境的作用,为学生有效阅读提供机会。
2、趣味阅读活动的开展
教师要定期开展趣味的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体会读书的快乐、体验读书的成功之感。为了达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教师可以基于课内阅读教学开展“课外阅读我知道”、“课外阅读分享会”等各种活动;也可以进行学生读书笔记的展示与评比活动;还可以定期进行朗读比赛、诵读比赛等。这些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都能够给学生直接参与、直接表现的机会,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阅读的快乐,同时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
当然教师在开展趣味阅读活动时也要考虑学生的个人需要,要适当地结合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阅读活动的调整,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阅读活动的价值才能够有效发挥。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课内外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要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效手段推进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从多形式、多角度地进行阅读学习,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才能够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丽琼.课内外阅读结合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18):78-78.
[2]叶娟.基于课内外阅读结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南北桥,2019(07):162-162.
[3]陈海珍.基于课内外阅读结合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神州,2019(24):230-230.
[4]袁玉梅.课内外阅读结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神州,2019(14):83-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