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杰伟
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诗经·卫风·氓》是一篇叙事简练完备、思想深刻博大的重点课文。以“亦已焉哉”中的“已”字为中心,可以较为简便地展开文章思想内容的教学分析。解释“良媒”为代表的礼俗的违背正是诗中爱情婚姻之“已”的原因,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公序礼俗的现代意义及进一步思考“亦已焉哉”背后蕴含的文学价值,在教学中颇为重要。
关键词:《氓》 《诗经》 悲剧
《诗经·卫风·氓》其婉转曲折的爱情婚姻故事情节能够深深吸引学生的目光,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思想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但是课堂教学中也常常表现出学生对文章的种种疑惑和偏见,或者理解流于表面。教学中不仅可以通过“亦已焉哉”宏观把握故事的脉络,也可以微观思考故事令人动容、引人反思之处。
一、“亦已焉哉”的原因
读罢《氓》而不能释怀,直接原因是该作品的文学性打动人心,它所塑造的对情感全心全意,为爱情不顾一切,为婚姻食贫劳作,最后却被婚姻无情抛弃的纯情女子形象所打动。一句“乘彼垝垣”,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日夜守候的约定之期终于来临,女主人公早早起来,梳洗装扮一新,迎着朝阳心切地出门远眺,不惜辛苦不顾妆容吃力地登上破败的城墙,只为目光早点接触所爱之人。而后“泣涕涟涟”,而后“载笑载言”,最后“以我贿迁”。苦涩而浪漫的爱情,竟如“桑之落”,遭遇男子“二三其德”,遭遇兄弟“咥其笑”,最后化为女主人公声声控诉,乃至“亦已焉哉”。戛然而止,引人深思。极具感染力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促使人们思考这段爱情婚姻何以走向“已”的结局。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面临这一问题学生首先将悲剧责任归结于“氓”的人品败坏,始乱终弃。同时也指出女主人公用情太深,为情所误,正所谓“多情自古空余恨”。这也符合中学生的生活限度及思维方式。从文学作品意义的角度来讲,个人性格的局限性和个人选择的错误到底是偶然性还是普遍性,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思考。我们无法确定《氓》所反映的周代初期,男子是否普遍具有“氓”的品性,女子是否普遍具有女主人公的性情,因而不能确定“亦已焉哉”的这种原因具有文学普遍意义。
性别不平等,男尊女卑导致爱情婚姻悲剧,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层次,它普遍地反映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和近现代反映女权的作品遥相呼应。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对女性的限制和压迫,催生了无数如同《氓》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汉代卓文君、《琵琶行》中琵琶女、《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惨痛故事,无不反映了社会性的“性别不等”是女性婚姻悲剧的魔手。学生对这一点的认识往往是很清晰的。
学生容易忽略诗中的“子无良媒”“尔卜尔筮”等重要信息,难以理解这一爱情悲剧在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根本隐患。不仅当今的学生忽略了这种隐患,即便是谨守妇德“靡室劳矣”的女主人公在追恨过往中也没有意识到从前美好婚姻中的隐患。这种隐患便是不合礼俗、私许终身。封建时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和今天经过国家行政部门审批认证不同,它由礼俗确立、规范、维护。《氓》讲述的是桑女失败的婚姻,这显然是一个反面的例子,《毛诗序》就说它是桑女“困而自悔”之作,认为是桑女私许终身,没有遵循婚姻嫁娶的规范性才导致婚姻的失败,最终落个被抛弃的命运,后人要以之为鉴。“良媒”乃必尽之人事,“卜筮”乃必遵之天命,《氓》的女主人公对“良媒”没有坚持到底,虽对“卜筮”恭敬从命,但是匆忙而就的婚姻就此留下了隐患。教学中,有必要对这一难以为学生所理解的难点作较多的引导。
二、“亦已焉哉”的启迪
《诗经》经孔子整理编订而成,凡三百余篇。孔子所选的这三百多首诗既反映了周前期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态,更体现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以后世才称之为“经”,奉为圭臬。可想而知,孔子“删掉了”当时很多诗,只选择了部分符合“周礼”和他“克己复礼”以挽救“礼坏乐崩”的诗。那么孔子为什么选择了《氓》这样一个悲剧呢?为什么容许一个地位为卑的女子控诉地位为尊的男子呢?在教学中,学生对这一问题往往有误解,错误地认为孔子既然为圣人,自然体察万物,悲悯苍生,通过一个弱女子的悲惨遭遇来表达“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甚至认为孔子肯定了处于不公正命运的弱女子反抗命运的勇气。这种理解是典型的“以今度古”,体现了历史隔阂之下的误解。
在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经》在传统思想中的正统地位,理解《氓》中体现的儒家“礼”的思想。“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机器的运转便是建立在种种伦理关系所维系的“礼”的基础之上。有了“礼”,才有天地和谐,才有社会安定,才有天下太平。相反,不合于礼,则“礼坏乐崩”,人心不古,社会失治。在婚姻中,必须遵循“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而女主人公没有遵循这一规范最终婚姻失败,自悔不已。清代徐与乔“妇人合不以正,未有不见轻于夫者”,更是以激烈的言辞充当维护婚姻规范的卫道士。
《氓》成为经典,其文学方面的价值固然重要,但它所暗含的传统经学思想更为重要。这种经学思想虽然早已不符合现代文明社会的需要,甚至和现代文明直接对立。但是从根本上,它对婚姻规范的重视,对社会秩序中礼法的维护,这一点在当代是有重大的借鉴意义的。引导学生认识《氓》在社会风俗、家国观念、意识形态的建构上的诉求,对于导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三、“亦已焉哉”的追思
学生很难理解“亦已焉哉”四个字背后的声泪控诉和心死决绝。“亦已焉哉”平增了许多委屈、压抑,少了些许快意,不符合于人情世态体味不深的中学生对“好人复仇”“善人善终”的期待,甚至不能让中学生理解“已”的勇敢和决绝。
其实只需要追思一下“亦已焉哉”之后可能的故事,学生便能想象这一文学形象的悲剧性和伟大性。鲁迅在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中,设想了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笔下《玩偶世家》中不满足于旧式婚姻而勇敢离家出走的娜拉的几种结局。无非是“要么是死”,“要么是堕落”,“要么是回来”。即便是距离《氓》两千多年以后的娜拉,失败的婚姻之下选择“亦已焉哉”的女性,可想而知的结果都难逃几种厄运,更别说处于典型封建伦理纲常中的“氓”之妻。面对“氓”的“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女主人公又有什么路可走呢?通常情况下,受此压迫的女性只能在婆家忍气吞声,含愤终老。若是像文中一样“亦已焉哉”,果断离家,又能去哪里呢?娘家的父母兄弟当然已经容不下一个有辱声名的“外人”了。可资耕作取食的几亩田地她又何处去寻?寺庙和道观彼时还没被人发明,无处摆脱红尘。根本不存在任何可以立足、生存的角落,要么千夫所指而死,要么流落无人之处饿死,要么自决而死。她的命运和千年以后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并无二致。所以看似轻描淡写的“亦已焉哉”,其实和屈原的“不吾知其亦已兮”一样悲天动地,一样惊心动魄。如此分析,教学中才能让学生充分感悟女主人公这一文学形象的伟大之处,才能体会到女主人公至情至性的可爱,至刚至烈的可敬,从而达到依托文学作品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一平.《诗经·氓》解读.语文月刊[M],2019(5).
[2]田瑞文.《氓》解读的两个维度.中学语文教学[M],2018(3).
[3]余芳.自古多情空余恨——从四个维度解读《氓》.教育实践与研究[M],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