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鸥贤
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 浙江省杭州市310011
摘要:本科生教育被要求加强美育教育,并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研究生教育作为本科生教育的延续,在其教育中加强美育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值得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研究生 美育教育 必要性 可行性
根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020年,研究生教育已累计达1000多万。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为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突破300万。以浙江大学为例,截至 2019 年底,研究生人数已经大大超过本科生人数。研究生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本科生被要求切实加强美育教育的同时,研究生教育是否需要跟进美育教育,值得探讨。
一、普通高校研究生美育教育的必要性
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在2018年9月 全国教育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这一目标,也就是说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培养发挥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并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更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其中“美”,就要求进行美育教育,即为普通高校研究生美育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
应对时代的变革与挑战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之路,研究生教育将主动应对时代的变革与挑战。以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为例:“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拥有国际视野,具备进一步深造的学术基础和科研技能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研究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将成为实现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助力,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探索研究,创新创意。
提升教育行业美育水平的需要。据《人民日报》报道,2019年我国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占比达64.1%,比1990年的19.6%大幅提高。
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已经高于本科生学历教师数,作为教师,更需加强自身的美育教育和审美素养,才能实现在教育从业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达到以美育人的目标,鉴于研究生教育从业人员比例的增大,急需继本科生美育教育后,对研究生进行美育教育,贯穿教育始终,提升审美素养。
二、普通高校研究生美育教育的可行性
本科美育资源可共享。相对研究生美育教育而言,本科生美育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特别是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并要求到2022年,高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师资队伍建设和场馆设施明显加强。就普通高校的设置而言,教学所需的师资、场地等在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中往往是互助互利,资源共享的。也就是说,研究生美育教育从一开始就已经拥有了相对成熟的本科生美育教育资源可共享,经验可借鉴,让研究生美育教育起步成为可能。
互联网+课程可依托。我们正处在教育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阶段,手机移动,5D技术,VR实感体验都为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可能,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兴起,一大批优质课程在线上共享,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日益成熟。特别是美育课程体系庞大,能够充分利用线上优势,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课程资源为研究生美育教育服务,就使得研究生美育教育在课程上有所依托。
美育形式可创新突破。教育部对美育教育提出的指导思想是“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具体到每个高校,往往将美育教育囿于艺术课程之中,当然艺术课程体系的完善是美育教育的基础,但美育不仅仅是艺术课程。美育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一旦将美育的形式从单一艺术课程中解放出来,美育的方式方法就有了多种可能。研究生美育教育就不会因为高校艺术师资和艺术课程的缺乏,感到寸步难行。如可借鉴“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可发掘大量潜在的美育课程,润物细无声;如发掘美育类实践活动等。
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在追求研究、创新这些培养目标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如何在本科生教育上进行延续,最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需要将美育教育在研究生的培养中体现出来。当然,就现状而言,美育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很少体现,但在新时代发展下,它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也可见一斑,也急需大家探索研究。
作者简介格式:
金鸥贤;1983.12;女;汉;浙江温州;职称:七级职员;学历:硕士;现工作或学习单位: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