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莲花小学 723500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许多小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会因为计算上的错误,阻碍学习成绩的提升。对此,认真关注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探究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与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本文以此为主题,具体分析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必要性及其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习离不开大量的计算工作,在小学中,就教学的具体内容而言,很多知识都与计算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许多小学生总是表现出来计算能力不佳、计算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现象。这就严重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让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也变得比较困难。计算能力的不足,短期内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打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性,久而久之,学生间的差距会加大;长期看,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一项基础性的、重要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在小学阶段形成一种可靠的运算能力,学生在日后的在初中、高中阶段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经常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学生计算能力形成是一个集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过程。从知识掌握层面剖析学生计算技能形成的过程教学中做的比较多,而现实中学生是个性分明,学习能力差参不齐的个体,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除算理不清,基本技能不熟练外,还受到心理因素、习惯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如我们常说“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情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因素造成的。如抄错数据,漏做一部分计算导致的错误,这既有注意不稳定的因素,又可看成习惯养成不到位。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充分认识计算的重要性,树立正确错误观,提升学生学习计算的能动性。小学生的注意力低年级不随意记忆占比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记忆逐渐增强,中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大大提高,自己对反复出现的计算错误也会不厌其烦,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使他们认识到计算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当出现错误时,主动探寻错因的内在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战胜自身心理弱点,不怕出错,愿意用充足的耐心和毅力去纠错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个性特征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的计算水平都能得到提高,最大限度地去成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在计算前先轻轻地对自己说一句“我要静下心来,我要争取一遍就做到最好。”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家、科学家对待错误的故事。引导学生看到错误的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吃一堑,更要长一智,让错误的价值最大化,不再重犯这样的错误。
二、加强概念及法则的理解与识记,在教学中让学生感知算理、算法的形成过程,强化运算顺序,强化简算。每一种计算都有一定的理论根据,掌握这些根据,是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
1、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运算定律、性质和规律,正确处理算理和算法关系,使学生不仅知道计算方法,而且知道这样算的道理。在教学法则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将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或儿歌,这样记忆就更深刻了,运用起来更方便。
2、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的计算任务时,观察数目特征,算式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高计算能力。
3、加强对比练习,小学数学中有许多计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对比练习,以便排除各种干扰,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通过对比习,引导学生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排除了强信息带来的干扰,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
三、强化口算基本训练,抓住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环节。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算的基础,笔算就无从谈起。因此,培养计算能力,要从加强口算着手。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表内乘法和除法,应让学生熟练计算,每天坚持3-5分钟口算训练,形式应灵活多样,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有效减少计算错误。
1、培养认真审题和认真计算的习惯。审题时做到:一看清题中的运算符号和数字;确定运算顺序;二想一想哪步用口算,哪步用笔算,能否简便计算,如何简便计算。笔算时做到:沉着、冷静,不急不躁,认真书写,整洁清楚,格式规范。
2、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检验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如果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算法、不同方法互验等。
3、培养学生积累整理错题的习惯。引导他们分析错因,回顾相关知识点,再有目的地纠错,提高个人反思能力。
五、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克服畏难情绪。首先,教学计算时,教师要在创设生动有趣地教学情境上下功夫,用有趣的导入,有竞争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抵消畏难情绪,展示数学魅力,尽量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争取在课堂上多练习,完成一些课堂作业,特别对学生在计算中易出现的失误及时给予指导。其次,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组织一些有趣的比赛环节。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计算的无穷奥妙。第三,定期适当开展一些计算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计算的兴趣,达到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
总之,良好的计算能力,是高效学习数学的基础,而加强口算,注重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估算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和计算习惯及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等,组织学生有效练习,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同时,也要认识到良好计算能力的形成是在不断的纠错,反思,矫正中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各学段的共同努力。只有各学段夯实算理教学,强化、固化计算技能,才能学生拥有良好的计算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