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红色音乐文化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 《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2期   作者:孙立平
[导读] 在当代,积极推动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传承和发扬红色音乐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大众文化
        孙立平
        武威职业学院

        摘要:在当代,积极推动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传承和发扬红色音乐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大众文化,要渗透进人们的思想中,生活中,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如此,部分群众重视红色音乐文化程度不高,宣传红色音乐文化方式单一,不了解红色音乐文化存在的社会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何让红色音乐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新时代的价值观念相对接,找到新的表达方式,并与人们的审美需求相结合,已经成为新的课题。高校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音乐文化教育不断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成为红色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过程中的新思路。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红色音乐文化教育  乡村文化振兴  策略分析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音乐文化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与发展
        随着红色音乐文化的研究和创作,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红色经典文化浪潮,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关于如何把红色音乐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的思考。习近平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支撑,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红色音乐文化起源于革命战争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积极推动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传承和发扬,最终目的是要让红色音乐文化成为大众文化,要渗透进人们的思想中,生活中,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如此,部分群众重视红色音乐文化程度不高,宣传红色音乐文化方式单一,不了解红色音乐文化存在的社会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何让红色音乐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新时代的价值观念相对接,找到新的表达方式,并与人们的审美需求相结合,已经成为新的课题。高校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音乐文化教育不断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成为红色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过程中的新思路。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音乐文化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分析
本课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目标;以职业院校“教、学、做”成果导向教学改革、“产、教、研、学、融”一体化教学要求、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为背景;以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为切入点;以红色音乐文化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途径,结合现有社会实践和文化调研,提出高职院校红色音乐文化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
        1..团队主导。一是组建团队:加强管理,制定计划,分步实施。二是开发学生红色音乐文化社团:组织党员、共青团员红色音乐文化先锋队,紧密联系乡村干部,思想进步、热情积极地乡村群众。三是广泛动员:选拔一批熟悉并热心农村工作、善于与群众打交道的学校老师、学生干部、乡村群众与民间艺人等参与红色文化产品供给,较好地形成红色音乐文化的宣讲格局。
        2.教育联动。一是发动教师和学生以志愿服务等形式,走进基层宣讲和参加文明服务项目推荐、展演和落实。二是推荐民营企业、文化团体、志愿者团队等社会文化资源进乡村,提供多元文化服务。三是聚焦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将红色音乐文化与农业观光园区、生态湿地公园,乡村记忆博物馆、时代楷模英雄事迹展馆、红色旅游基地、红色展馆等结合,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线路。聚焦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背景开展红色音乐文化宣传、展演。四是重视农村文化品牌塑造,将红色音乐文化下乡的形式与农村红色文化内核结合起来,对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品牌。重视从“质量、标准、流程”等方面入手,不断丰富和提升品牌的内涵。最终组建一支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乡村红色音乐文化艺术团体。
        3.创作研究。一是积极鼓励和引导思想积极,乐于表现的乡村群众和师生共同创作和演绎红色音乐文化经典作品。二是讲好红色故事,传递红色基因,以当地先进事迹、英雄事迹和时代楷模代表为雏形,进行红色音乐文化创作与研究。三是将国家方针政策等通过音乐艺术,以群众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宣讲、创作、展演,表达乡村群众对党对社会的拥护和积极生活态度。

四是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创作相关音乐作品,充分展现全国人民在疫情面前众志成城、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体现师生与乡村群众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生产建设时期,响应国家号召,在困难面前各司其职、守望相助、积极应对,不给国家和社会添乱,维持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创新发展。一是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5G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红色音乐文化服务,推动文化与科技、信息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助力乡村经济文化共同繁荣。二是用地方戏曲、地方小调、民俗特色和方言创作、传唱红色音乐作品等。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音乐文化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社会意义
通过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音乐文化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分析、具体实施、创新创作。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乡村群众的劳动热情和爱国情怀,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效果。
经济效益分析:
        1.指导师生与乡村群众积极开展红色音乐文化艺术作品创作与实践,以此带动全社会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取得间接的经济效益。
        2.激发广大师生和乡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生产和建设,展现自身优势,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二)社会效益分析:
1.通过挖掘、整理、提炼,使红色音乐文化进一步得到传承和发扬,为思政教育充实红色音乐文化教育的素材。
2. 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鼓励广大师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各行业公益演出、社会生产和群众文化生活等,增强广大师生自觉发扬红色音乐文化的信心、决心、耐心和韧性。做到“四个自信”在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大力推动文化创新。提高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树立“人民情怀”。立德树人,立足祖国建设发展和未来。
        4. 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完成了学校“教、学、做”成果导向教学改革和“产、教、学、研、融”一体化教学要求,达到教书育人、感恩社会、服务社会、回馈的目的。
        5.丰富了红色音乐文化艺术教育服务地方文化旅游发展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资源,并在我院及兄弟院校推广经验。
        6.丰富了师生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7.树立了师生和乡村群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从小家到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做有理想、有信念、积极乐观、自信豁达的新时代公民。为社会稳定、繁荣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增砖添瓦、散热发光。
总之,红色音乐文化中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信仰,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唱响的是中国这块大地上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它鼓励人们积极奋斗、勇往直前。以优美的音乐旋律和质朴的歌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培养了人民群众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广大师生和农村群众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对优秀作品进行创作、改编,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音乐文化表达方式,不断提高乡村文化水平。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音乐文化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以职业院校“教、学、做”成果导向教学改革、“产、教、研、学、融”一体化教学要求、将红色音乐文化不断传承发扬,在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同时激发乡村群众的劳动热情和爱国情怀,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洪晔.《红色音乐文化的特性及未来发展思考》.《音乐时空》,2013年第23期.

基金项目:202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音乐文化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与政策研究》,项目立项号:2020B—382,项目负责人:孙立平
作者简介:孙立平 女  汉族1977.09出生 副教授 音乐学硕士研究生 音乐理论研究与声乐教学研究方向  工作单位:武威职业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