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秋洁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本文在分析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依据构建主义理论和人文主义理论,探讨了英语和专业双能力融合培养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艺术院校;英语和专业;成果
一.导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艺术类院校也在不断加强建设和管理,但大部分教师似乎只注重艺术专业教学,因此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常常被忽视。笔者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以及在知网查阅有关艺术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问题上,发现艺术类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包括问题有:1. 艺术学生英语基础整体薄弱;2. 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高;3.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内容陈旧;4. 教学大纲不切合实际。(陈俊,2015)因此,在英语教学改革上,首先要遵守国家的教学大纲要求,然后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设置。我们从实际出发,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作业布置等几个方面对北海艺术设计学院2018和2019级学生分别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英语+专业”双能力培养改革, 改革内容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及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专业能力, 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转化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以提高学生英语和专业等综合应用能力,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对此次的英语教学改革成果进行探讨,以及此次改革给教学带来的启示进行总结。
二.教学改革模式理论
1.构建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Vgotsky, 1978)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情境性”,教师应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还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陈俊,2015)总之,构建主义理论下的学习观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同时,构建主义理论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过程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应当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和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课程计划、视听辅导材料、演示和讲解、丰富的书籍等(虽然这中间的每一个因素有时候均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而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促进者”与“学习者”的人际关系之中。人本主义强调要尊重每一个学习者, 尊重和接受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人本主义的重要价值就在于突破了理性主义的思维范式,找回了兴趣,情感等心理因素应有的地位。(朱玉梅,2006)
总之,无论是构建主义理论还是人本主义理论,都强调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构建新的知识,并且在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和主动性得到了发挥。所以,艺术院校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采取英语与艺术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旨在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英语应用基础。
三.“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模式
1.教学内容设置
根据构建主义理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个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使用的教材主打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第一册,这本教材的目的是使学生继续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读,写,译的能力。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我们选择《VOA十年精华选集慢速初级》作为辅助教材,这本书的特点是口音地道,语句的使用是日常的新闻句型,而且文化板块特别丰富,有时事新闻,经济报道,美国风土人情和名人介绍等等,为学生了解美国打开了一扇门,也激起了他们学生的兴趣。
2.课堂教学
作为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对外语的学习普遍上的认知为“为艺术而学”,与艺术无关的则引不起兴趣。所以在外语学习上,艺术专业的学生对纯语言内容的讲解有着抵触心理,所以,在教学课堂上要尽量挖掘教材中与艺术有关联的内容,融入专业特色。比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第一单元的文章Toward a bright future for all就涉及到了一个有名的华裔服装设计师——王薇薇,在课件上可对王薇薇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且在介绍她的作品特点上可标注重点的几个英文单词,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对作品介绍中的英文单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把难以理解的英语语言现象与学生熟悉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丰富教学内容。
3.作业设置
根据人本主义理论,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习者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 为学习者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帮助学生增强对变化的环境和对自我的理解。(朱玉梅,2006)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大学英语课后的作业布置都很机械和单一,学生基本上以应付为主。对艺术学生对说,课后英语作业基本等同于浪费他们的时间,因为与专业毫无关系,因此缺少积极性和动力。而在我们的改革中,课后作业不再是单一的做习题,我们布置的作业以“英语+专业”双能力的融合为主,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课文的主题,自行创作,所画的作品要有英文单词的阐释。第一个学期英文单词要求有10-15个与主题相关的说明,而到了第二学期,要求有所提高,所画作品要求用10-15句短语对作品进行说明。两个学期的优秀作品会在期末进行全校展出,面对这样一种极具荣誉感的作业,学生非常用心完成。这样的作业充分结合了学生的专业,发挥了他们的特长,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
四.“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效果
在采取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中,通过两届的教学实践和尝试,得出的效果非常明显。这种双能力融合培养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作业形式,培养了学生英语能力,还增强了艺术专业学生英语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个性和专业能力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效果。
1.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在学生的创作主题上,我们根据主要教材的内容给学生进行了作业的布置,比如第一个学期的主题有:大学校园生活,亲情,科学技术等。第二个学期的主题有:我们身边的英雄,友情和胜利等。而辅助教材补充的主题有:唐人街,反战,农业展览会,传统节日等。这些都是每个学期课文单元的主题,从学生所上交的作品进行了对比,进步明显。第一个学期很多学生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单词用错和拼错。比如在反战主题上,有学生把demonstration词性用错,用了动词demonstrate。到了第二个学期,在他们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能用英语句子对作品进行介绍,而所用到的单词大部分也是在新课文中学习到的新单词。学生在创作作品中相当于把课文的新单词复习了一遍,并且学以致用。这种“英语+专业”双能力培养模式确实能够大幅度提高艺术学生的英语能力,学生不再认为英语与专业无关,他们都很有激情地参与到用英语句子把作品演绎完善的过程中。用英语把专业作品进行推广,符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艺术专业学生发展的需求。
2.专业能力的提高
在人文主义理论框架下,教师应该唤起学生个性和需求的尊重, 教师意识到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更应该关注学生个性的完善和人的价值的实现。艺术学生在读写课堂教学中缺乏自主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之处,我们在课文讲解和课后作业中都结合了学生的专业特点。“英语+专业”课堂的改革,不仅让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提高了,同时,专业能力也在不断得到增强。学生在创作英语作业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锻炼专业能力。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技能,释放自己的个性,演绎自己的想法。在两个学期的作品评比中,我们发现学生第二个学期作品中的演绎风格和思想表达比第一学期要更加成熟。他们对绘画技巧的应用明显要比第一次作业进步,作品整体的绘画技巧和表达的主题更好融合在一起。特别是在主题表达上,更具有深度。比如在数码科技这个主题上,很多学生不再像第一个学期那样直观地画一些数码产品,他们把数码产品和人类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主题表达有科技改善人类生活,还有科技改变人类交流的距离,作品旨在唤起人类对科技依赖性的反思。可以说,在经过一年的学习中,学生在专业的创作中更有想法,专业能力也更强。
3.师生交流方式的转换
构建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都强调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学习,并且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传统课堂中,大学英语教师普遍上文理科出身,很少接触到艺术,对艺术专业几乎不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始终无法融入到艺术的理解中。而“英语+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也让教师参与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比如指导学生理解主题,和学生商讨绘画风格的演绎,还有后期跟艺术专业教师合作筛选作品等等,这一些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给英语教师学习和了解学生专业的机会。在这样的改革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彼此互相理解,拉近距离,教师也不再仅仅只是讲授课文知识的一个古板角色。教师对学生专业的了解和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专业,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五.结论
艺术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根据构建主义理论和人文主义理论,督促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从时代发展需求出发,将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特点结合起来,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布置了非常有特色的以专业创作为主的英语作业,增强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发展和专业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改革中,如何充分发挥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如何对不是以绘画为主的艺术类学生进行相对应的作业布置,还有待于艺术类高校外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探讨和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Vgotsky, L.S.Mind in Society[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2]朱玉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
[3]陈俊,构建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