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翅膀,在习作的世界里遨游!-------有关三年级起步习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 《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2期   作者:李 庆
[导读] 三年级上学期的习作是二年级下学期写话训练的自然延伸
        李 庆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一小学
         三年级上学期的习作是二年级下学期写话训练的自然延伸。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起步作文的指导应侧重四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游戏其中,乐于参与。
        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英国教育家洛克。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绝不会提高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实物、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尤其在每节作文课上,我都会设计“习作大王”评比这个环节,我采用游戏的形式来创设情景,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内,谁的片段写得最长,字数最多。这样才能得到“作文大王”的光荣称号,还能得到唯一的奖品,多棒的感觉呀!学生的积极性自然而然被调动起来了。在他们很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引导学生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将一篇习作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课堂上基本落实。那么一篇文章的主要部分基本完成,第二节课的时候,再指导学生加上开头结尾,中间部分再进行修改,那么一篇合格的文章就写好了。
        二、结合课本,尝试练笔,主动参与。
        我们教师得做有心人,一遇上新信息,就“计上心来”,别出心裁地指导学生练笔。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外,其实在课文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并挖掘这一不可忽视的习作资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写出不同于课文的文章来。
        在鄂教版三年级的书本中有一篇课文是一首诗歌《信》,在学完了这篇课文后,让学生试着用诗歌的结构安排、诗歌的语言也来写一写,当一当小诗人,更重要的是还要进行评比,评出最优秀的小诗人。
        下面是一位学生的仿写——
        我学会了写信,用笔和纸,用手和心。我多么想写啊,写许许多多的信——
        替春天给小鸟,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快快飞回来吧!
        替雨水给小草写,下雨了,下雨了,小草快快长大吧!
        替黑板给黑板擦写,请快快帮我洗洗澡,我身上满是灰尘。
        替老师给学生写,上课认真听讲,老师才是最开心的。
        在我们的课本中,还有很多文章蕴含深刻的道理,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学完以后写写读书的心得体会,如《煮书》、《守信》这些课文都可进行这样的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习作,又检查了学生上课的学习情况。
        在语文乐园中, 有一个单元让学生积累有关大海的短语,如“轻轻的海风”、“美丽的晚霞”、“雪白的浪花”等8组短语。当时上着上着,突然,脑海了蹦出了一个念头,让学生把这8组短语写在一个片段里,突出大海的特点。

下面是一位学生的片段展示:
        在一望无际的海边,一阵轻轻的海风扑面而来,激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相互追逐、嬉戏。他们弯弯腰,拾起被海浪冲上岸的五彩贝壳和晶莹的珍珠又唱又跳,不时传来一阵又一阵欢乐的笑声。瞧,海的那边露出了美丽的晚霞,渔民伯伯载着满船的鱼虾凯旋而归,脸上乐开了花!
        三、制造活动,积累素材,积极参与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叶圣陶先生这样精辟的指出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学生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但我们的孩子非常怕写作文,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何故?生曰:“无话可写。”
         但一次教学上的小尝试————听写错误的同学不罚抄,罚在全班跳舞。 这一个小尝试,带给我的收获不仅仅是学生的听写错误率降低了,更多的是在习作教学上让我受益匪浅———制造活动,让学生有习作的源泉,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原定秋游日前一天,老天下雨了。学生时时刻刻都在担心秋游那天会不会下雨,也无心上课了。当时我就提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外面怎么呢?”“下雨了。”学生很不高兴地说。“心情如何?”学生的话夹子打开了,我紧接着设置了一个情景:“如果老天也能知道吴一小五(1)班的学生这么的期盼秋游,他老人家一定会帮我们的。愿意把自己此时的心情写下来吗?尤其突出自己的心理活动。”只听见教室里沙沙的书写声。半节课的时间大部分同学都写完了,从他们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的认真。
        “我坐在教室里忐忑不安,时不时就抬起头,透过窗子看看外面,外面还在下雨吗?看到外面灰蒙蒙的,我的心也灰蒙蒙的,心情就像一会儿在天堂,一会儿跌入万丈深渊。”
        “此时,我更希望自己变成太阳神,可以让阳光洒满大地。更更希望自己是玉皇大帝,命令龙王不再下雨了。”
        瞧,学生的内心世界全部用他们自己的习作语句表达出来了。看到那一篇一篇发自学生内心真实感受的文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喜欢习作,不再害怕习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努力想办法制造出更多的活动,让学生有习作的材料,不放过任何一次提高学生习作的机会,如运动会、看菊花展、跳长绳比赛、牙齿在可乐里的变化、元旦联欢、打雪仗、赏突如其来的雨、品校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制作“三八”妇女节的礼物、关注四川汶川大地震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习作的兴趣。
        在学期末,我们还制作了一本班级作文集,名字叫《星星点点》,收集的全是一学期学生的习作,学生兴趣很高,自己的文章能打成铅印的文字,并且收集在班级作文集中,多自豪呀!
        四、重语言的积累,将积累灵活地运用。
        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根深才能叶茂。常言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阅读、积累是写作的基础。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记得二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青蛙买泥塘》,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去表现小青蛙的内心想法。这些心理活动的句子是非常好的示范,告诉学生你有了这样的做法,是因为你的内心有过这样的想法,才会这样去做。于是,抓住这一个训练点,专门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训练————她(他)想:————于是————。我给学生提供很多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人物的内心,展开丰富的内心活动。练着练着,慢慢的,学生心理活动的描写越来越精彩、全面。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生活中一切机会和丰富的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如此丰富的活动中,用心地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相信他们一定能将自己的感受用手中那一支支笔记录下来。相信学生们会喜欢上习作,不再害怕没有内容可写呢!相信他们会乐于、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习作教学中,相信只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能抓住时机,适当点拨,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小作家,插上漂亮的翅膀,在习作的世界里遨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