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梦晗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所属项目: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020年度校级立项:汉语儿歌英语化金课制作与推广应用项目(CY20401)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一直在提倡文化“引进去,走出来”,但现状是“引进去”的脚步犹如快马加鞭,“走出去”的步伐却相对缓慢,表现在儿歌上就是英语儿歌的崛起,汉语儿歌的隐匿。汉语儿歌是极具价值却长期被忽略的文化传播载体,其在形式上表现为多姿多彩的文学风格,在内容上展现的是质朴简约的民族风貌,在音韵上又体现了和谐灵动的审美情趣,可谓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音形意的有机统一体。为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加快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让世界看到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本文将简要分析汉语儿歌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汉语儿歌,汉译英,翻译方法
前言:在讨论汉语儿歌翻译方法前,首先应明确“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概念。翻译策略是三者中最宏观的概念,“是翻译活动中,为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依据的原则和所采纳的方案集合”,常见的翻译策略有归化和异化。翻译方法相较于翻译策略更加具体,“是翻译活动中,基于某种翻译策略,为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特定的途径、步骤、手段”。翻译技巧是微观层面的概念,“是翻译活动中,某种翻译方法在具体实施和运用时所需的技术、技能或技艺。”
儿歌在翻译中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文学体裁,儿歌既有诗歌的短小精悍,音韵和谐的特点,也有带有歌曲中旋律所赋予的音节限制。除此之外由于儿歌歌词极具民族特色,在汉译英翻译实践过程中还应注意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别。而这种文化差别以及基于文化“走出去”的初心就要求我们主要选用归化的翻译策略,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和喜爱。值得一提的是,任何译文都是在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相互交织下产生的,没有绝对的异化译文,也没有绝对的归化译文,汉语儿歌翻译应以归化翻译策略为主,辅以异化翻译策略,要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刻板不僵化不教条。本文将重点分析“归化”翻译策略指导下汉语儿歌的翻译方法——意译、仿译和改译,并讨论儿歌与其他文学体裁最大的区别及处理方法。
一、意译
“意译”和“直译”是相对的概念。意译通常在两种语言文化差异较大时使用,用以减轻源语言在用词、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带来的陌生感和冲击力,从而尽可能地增强译文语言的亲切感和可读性。汉语儿歌在翻译实践中就广泛运用了这一翻译方法。
例:
不受人欺辱不做牛和羊。 ——《小二郎上学》
Without being humiliated as a slave. ——The Little Schoolboy
本例中原文是“牛和羊”,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将牛和羊这一类在我国传统意义上有“备受压迫,辛苦劳累”含义的动物代指为被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但是在外国人的认知中“牛和羊”与“备受压迫,辛苦劳累”关联性不强,因此在遇到这种具有典型中国传统认知的词语上建议采用意译方法,抽丝剥茧,把原文想要表达的含义直接呈现出来。因此在本例中直接将“牛和羊”译为“slaves”即可。
二、仿译与改译
“仿译”和“改译”都强调脱离源语言词汇、句式等细节限制,不同的是“仿译”是不改变原文主旨下对原文进行编码,原文细节部分可删可增但都围绕着中心主旨展开,而“改译”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文主旨,针对译入语的用语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行的改造。
例:《小蜜蜂》 Little Bees
飞到花丛去采蜜,
Fly around the flowers,
甜甜蜜蜜花丛中。
enjoying the sweetness.
飞到花丛去采蜜,
Fly around the flowers,
辛勤劳动花丛中,
Working but tireless
飞到花丛去采蜜,
Fly around the flowers,
要把甜蜜人间送。
Offering but selfless.
本例中重点在于对韵脚的处理和对句式的改造,这时候仿译能够尽量地保留原文的音韵美同时还能兼顾原文的含义。比如“甜甜蜜蜜”意为“小蜜蜂很享受采蜂蜜的过程,觉得很幸福快乐”,因此译文中处理为“enjoying the sweetness”。这样一来“享受的感觉”和“甜蜜的体验”便都能表现出来。同理“辛勤劳动”可以处理为“不知疲倦”即“tireless”,“甜蜜人间送”体现了小蜜蜂辛勤劳动却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可译为“selfless”。从整体来看“sweetness,tireless,selfless”在音韵上又和谐统一,读来郎朗上口。
改译适用于按照原文中心主旨翻译出的译文不能满足音节和韵脚与原文的一致性的情况,这属于一种“委曲求全”。在儿歌中音节和韵脚的翻译为首要任务,内容为其次,在必要时内容可以做出一定“牺牲”。
三、注意中英文音节个数的对应
通过汉语儿歌英语翻译实践我发现,翻译儿歌与翻译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最大的区别在于音节个数的限制。翻译小说、散文时译者首要考虑的是源语言句子的内涵、其次是筛选译入语中用到的词和句式,音节和音韵若非有上下文特殊要求,几乎可以忽略不予考虑。而汉语儿歌的翻译则并非如此,儿歌翻译首要应考虑的是音节的对应,其次是韵脚的一致,最后才是内容的统一。因为儿歌呈现方式的特殊性——唱出来——就要求了儿歌在翻译中再怎么重视音节的对应和音韵美都不为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两只老虎”的翻译如果没有文学体裁的限制,我们可以直接翻译成“two tigers”。但是当文学体裁限制为儿歌时,考虑到音节个数的对应译文就不应简简单单地处理为“two tigers”了。汉语是单音节词,音节数即为汉字个数。英语是多音节词,一个单词可以有不同的音节数(英语音节数通常以元音个数为准)。“两只老虎”是4个音节,“two tigers”([tu? ?ta?g?rz])是三个音节,英文按照原歌谱唱起来非常拖拉,没有节奏感,因此按照音节数可处理为“two little tigers”([tu? ?l?tl ?ta?g?rz])。这时候可以弱读[l](因[l]也可单独成一音节,如turtle[?t??rtl]是双音节单词),让中英文音节更加对应,唱起来节奏也会更紧凑饱满。
四、结语
汉语儿歌的翻译与其他文学体裁的翻译在策略和方法上有共性也有差异,最突出的差异莫过于儿歌翻译对音节个数的要求,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仍需要广大译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探求方法。希望本文的简单分析能够对汉语儿歌翻译方法的研究有所帮助,也希望汉语儿歌借助英语这一炙手可热的“明星”重回大众视野,并且闯入世界舞台,让我们对民族文化更加坚定更加自信。
参考文献:
[1]熊兵.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中国翻译,2014,35(03):82-88.
[2]沈竹影. 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儿歌运用的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胡茶娟.语言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英语儿歌歌词翻译研究[J].英语教师,2019,19(14):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