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 《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2期   作者:张会美
[导读] 如今,我国正式施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而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
        张会美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兰坪民族中学,云南省怒江州    671400
        摘要:如今,我国正式施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而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应当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活跃课堂氛围,降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难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要性;方法
        
        高中数学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和掌握。针对此类问题,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问题引导法等,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内涵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还需要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其指的就是一种追求奇异、不墨守成规、变化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其具体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并解决问题。但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并非是天生就存在的,而是可以经过后期的培养和锻炼,富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拥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能够主动去学习知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意图、创造创新能力以及愿望,准确把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否需要进行提高和完善。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分析问题,保持清晰的思维,不拘泥于传统的思路和模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无论是在面对复杂的数学公式,还是面对数学定理时,学生都需要拥有独特且新颖的思路和见解,能够从多种角度思考和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与概念。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和复杂,如果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将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无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让学生感觉到乏味与枯燥,无法真正融入到数学课堂中,也就无法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想改变这一状态,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给学生更多样化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与魅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深度学习。同时,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其能够主动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在,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还能学会举一反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非常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和成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措施
        (一)采用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和前提[1]。

只有学生能够拥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才能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深度学习,可以进行深入思考。无论教师培养学生何种思维能力,都需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带领学生认真分析和研究数学知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反面进行分析,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摒弃传统的解题模式,摒弃题目中的无用信息,找到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最终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同时还需要借助上节课教学的直线与平面的判定定理引入新知识。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入生活中的案例,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观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教室内是否存在长方体?长方体各个面之间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教室内是否存在面面平行的情况?”这些问题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在经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后,学生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长方形中,相邻的两个平面是相交的,不平行的两个平面属于对面平行的关系。在教室中,地面与天花板是平行的。”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观察后,学生不仅能够借助自己的力量获取正确答案,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节省较多的学习时间,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采用分层教学法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借此锻炼学生的个性思维[2]。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线上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的学生属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拥有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第二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第三层次的学生不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在完成学生的分层后,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层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一课时,教师就需要采用分层教学法[3]。针对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函数模型,锻炼学生运用三角函数模型描述与刻画周期变化的能力,帮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针对第二、第三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如运用单调弹簧振子、音乐、四季变化、音浪等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周期现象的变化规律,使其能认识到三角函数模型刻画周期现象的作用和价值,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针对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展示各种与之相关的教学案例,拓展知识体系,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能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同时还需要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其能掌握大量的数学知识,学会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君.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20(15):112-113.
        [2]田晓霞.探究高中数学教学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177.
        [3]王存强.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学周刊,2020(05):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