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程重难点的预设与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2期   作者:钟小森
[导读] 课堂的精彩程度常取决于老师的课前准备情况,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钟小森
        惠州市新湖小学 广东省惠州市 516005
        摘要:课堂的精彩程度常取决于老师的课前准备情况,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一堂课的教学方式可能有很多种,但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育还不够完善。因此,教师备课时备重难点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师。基于此,本文先阐述教师对教学重难点预设的必要性,再说明教师应如何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重难点;预设;解决策略
引言
   备课有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其中,备教材与备学生完美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备教法。而备教材中,备教学重难点常被视为重中之重,而且备重难点同样需要与备学生结合起来才能更大发挥备课的作用。因此,教师备课时既要深挖教材,又要走出教材的局限,回归学生,回归生活,真正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在课堂教学的实处。
        1 教师对教学重难点预设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与基础,备课的质量决定了课堂的质量[1]。现在教育追求“学生为主体”及“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备课工作。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对教材纵向、横向的理解及对教材中重点、难点的把握是不同的。一节优质的课,是教师对所教知识深入的理解挖掘后得出一种高度认识。可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对知识点本身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决定了一节课的效率与质量。而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因此,只有备好课,特别是把握住一节课的重难点才能上好课,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中《尝试与猜测》一课是学习“鸡兔同笼”问题,一般老师可能会在出示例题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能不能给大家提供一种或几种解题思路,让其他同学很容易就理解、弄懂这种题型。教师让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汇报结果,最后教师小结:可以用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这样的课堂气氛看似活跃,但是实际上往往只是小组中最优秀的学生或者具有课外学习基础的学生才能拿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而其他同学大部分成为了课堂的看客。这节课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1)教师备课时没有把握住这节课的重难点,并进行有效的预设,缺乏解决策略。虽然各种解题方法面面俱到,但结果就是面面不到。本课重点是假设法的教学,但是这种设计却使本节课的重点不突出。(2)忽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知识基础。学生获取知识,总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下进行的,脱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参与,而新旧知识连接纽带的断裂,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使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假设法是由画图法、列表法这个旧知识抽象概括而来的,教师在课堂预设中没有找到这个“演变点”,所以没有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2 如何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2.1 找到重点和难点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前提
教学重难点一般可以通过教材内容、教材提示、例题来确定。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要详细地知道该单元每节课的知识点,并且要详细了解该知识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定位,理清该知识点与其他相关知识点的前后联系。教学中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有的重难点又不尽相同[2]。

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基本性质》这节课,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对学生而言并不困难,因为学生已经学过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过了“商不变的性质”,有了这些基础,再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不难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而“0除外”的道理究竟是什么,这是学生容易困惑的,就可以定为本课的难点。
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就是教学的难点。另外,难点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的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教师备课时,要深钻教材,课前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准备、定位准确,这样就会为教学时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提供有利条件。
        2.2 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条件
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新旧知识积极地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形成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联系,不断完善认知结构[3]。因此,新知识的形成都有其固定的知识生长点,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可依据以下几点找准知识生长点:有的新知识与某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要突出“共同点”,进而突破重难点;有的新知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要突出“连接点”,进而突破重难点;有的新知识由某个旧知识发展而来的,要突出“演变点”,进而突破重难点。
        2.3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
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合适的教学方式是独立思考一尝试解题一合作交流一比较归纳一反思小结一形成体验。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在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悟解题策略,形成解题策略,体会策略价值,自觉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2.4 积累基本的学科经验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支持
基本学科经验是指在学科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例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属于间接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活动,因此教师要设计有层次的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解题过程,进行体验和反思,把解决问题中的体验加以整理,对获得的数学经验进行反思,对学生的认知过程再认知,从而掌握解题策略,感受策略价值,积累数学经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2.5 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保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4]。因此,在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化动为静,化隐为显,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并通过与传统技术的联合与互补,有效促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结束语
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每备一节课,都要动一番脑筋、花一番心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深钻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教材内容,弄清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教材意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预设,方可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梁玮. 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 才智, 2018(12):155-155.
[2]李智. 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方法[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6, 000(021):76-76.
[3]王青. 深度学习,让学生向数学更深处漫溯[J]. 小学生(中旬刊), 2017(11).
[4]王艳欣.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