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启发,培养小学生美术鉴赏力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2期   作者:任颖颖
[导读] 小学美术旨在从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大方面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任颖颖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小学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6
        摘要:小学美术旨在从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大方面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不断拓展学生美术视野,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美术鉴赏力。美术鉴赏是提升小学生美术知识储备、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必经渠道,本文将情景教学融入小学美术课堂,创设趣味、生活与视听情境,在美术情境教学中启发学生,提升学生美术鉴赏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境;鉴赏力

        小学美术教育在于训练学生去观赏最大限度的美,而美术鉴赏力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情感活动和思维活动。为了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力,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知美术作品,建立视觉印象,还要帮助学生去分析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技巧、思想情感等,理性地判断美术作品,最大限度地观赏美。
        为了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力,美术教师将情境教学法融入美术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有特定形象主体、特定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降低美术鉴赏难度,让学生在情境中直观感知和获取美术知识,沉浸式体验美术作品,激发美术情感,从而更深层次理解美术作品,提升自我美术鉴赏力。
一、课堂导入: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教师应当营造趣味性美术课堂,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美术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与教学内容精心布置教室,创设与主题相关的课堂情境,多方位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强化学生的视觉体验,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让教室与课堂巧妙地融合。在开展《装饰画》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精心装饰教室,将学生们优秀的美术作品挂在教室内进行展览,让学生们欣赏自己的美术作品,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同时,在互相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协作,讨论如何用这些装饰画更好地装饰教室,在动手装饰的过程中,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学会进行色彩搭配与美术鉴赏,用绘画作品更好地装饰教室。通过一系列装饰动手操作后,教室正式进入新课,讲解装饰画的特点、作用与形式之美,让学生学会用美术鉴赏力进行装饰。
二、课堂教学:创设视听情境,丰富感官体验
        在美术课堂上,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创设多元化的美术情境,用色彩、线条、音乐、视频营造视听情境,用图、文、声、像全面激发学生的视觉观感,让学生在视听情境中强化视觉冲击,丰富感官体验,用心感受美术之美,进而更好地获取美术知识,提升美术鉴赏力。在美术课《罐与壶》的教学过程中,本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鉴别陶罐、陶壶等不同的器皿,这些器皿没有五彩缤纷的色彩,但造型多样,细节精致,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与历史知识。

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技巧,教师可以利用历史音像视频,详细地介绍不同形态、不同时代的陶罐与壶,让学生多方位了解古代手工艺,了解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工序,通过详细的视频讲解和图文呈现,激发学生对于古代手工艺品的热情以及对课堂的参与热情,顺利开展新课,学习罐、壶的不同造型,从制作材料、制作工艺、制作方法和制作时间、造型差异等角度去更好地了解罐与壶的艺术特色,从而更好地了解和鉴赏这类手工艺品,建立对其名的清晰地认知,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力,也让美术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三、课堂强化:感知艺术情境,体验美术魅力
        美术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在小学美术鉴赏课程中,教师要想用情境启发学生的美术思维,培养学生美术鉴赏力,创建高效美术课堂。在艺术情境中,学生提升美术鉴赏力的关键在于感知,感知在于调动全身感官,大脑思考,双眼观察、双耳聆听、语言表达、双手创造。为了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体验美术的魅力,借助课堂创设的艺术情境,学生可以直接接触不同美术作品,感受不同作品的点、线、面、构图、色彩等错综复杂的变化,发现不同美术作品独特的魅力与美感。比如在法国画家马塞尔·杜尚的作品《下楼梯的女人》中,从视觉上看,整个画面十分破碎,凌乱的线条,鲜艳的色彩,神秘的构图方式,看起来与“下楼梯的女人”看起来十分不像。为了让学生打破用“像与不像”来作为艺术鉴赏的唯一评价标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透过表象看内在,从社会背景、历史角度更好地理解作品,学会用心地观察、思考、分辨与欣赏。画面为什么看起来如此凌乱?画中到底刻画着什么?画家为什么要这样去呈现?画家生活在什么样的年代?实际上,杜尚这幅画与伯恩琼斯唯美画作《金色的阶梯》十分相似,但杜尚作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他追求心灵的自由,他的画作打破了唯美,将楼梯分割成破碎的块面,形成了工业时代机器和人互相交织的紧迫感与速度感。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开始懂得作品所处的时代,独特的构思、作者的创作灵感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对画作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课堂升华:丰富审美体验,深化内涵与情感
        艺术鉴赏并非简单地走马观花,感知是提升艺术鉴赏力的前提,但并非全部,它需要学生通过多元化、反复性学习,在不同的作品鉴赏中反复积累艺术体验,学会观察艺术的形态、结构与美学,感受和提升审美情趣,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与情感。在审美教育过程中,观察、感知、想象和情感是审美的四大要素,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教师不仅需要积极营造浓厚的艺术鉴赏氛围,还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去感知不同的艺术作品,并学会针对不同艺术作品进行观察、反思、感知与归纳,让不同学生结合不同人生经历,在同一作品中引发不同的情感共鸣,在不同作品中体悟不同的情感,进而不断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情趣与审美水平。
        
结语
    作为美术课堂的主体,每个学生对美都有独特的见解,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美的鉴赏与感悟,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维度教学情境,降低美术鉴赏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让学生在沉浸式的美术环境中学会观察、发现和体验,并学会主动表达,让美术鉴赏渗透进美术教育的各个环节。经过不同类别的美术课程,学生不断积累美术理论知识与美术鉴赏经验,才能真正体验美术鉴赏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魏盛磊. 基于情境的小学美术鉴赏教学探究[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419-420.
[2]老小航.激发兴趣,收获精彩——小学美术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6):108-109.
[3]陈敏.启发“美”的认同感——小学美术智趣作业设计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2):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