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生安全事故防范和自救自护能力培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2期   作者:江琴
[导读] 本文针对小学生安全事故防范、自救自护能力的培养策略
        江琴
        芦溪县芦溪镇中心学校  江西省萍乡市  337000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生安全事故防范、自救自护能力的培养策略,从安全教育、管理机制、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力度,这四个方面展开探究分析,以期能够为强化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安全事故防范;自救自护

引言: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心智发展与认知能力尚不成熟,遭遇安全事故时,其防范能力与自救自护能力较弱,容易对其生命健康与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而针对培养小学生安全事故防范能力、自救自护能力的方法,进行探究分析,有着极大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一、科学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多。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活动期间,应当确保学生可以安全地参与各种活动,防止在活动中发生意外事件,教师与家长都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安全事故针对未满十二周岁的青少年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致命因素,有不少小学生在安全事故当中遭受伤亡,给孩子的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为此,要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要求:
        首先,小学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强化安全意识,树立科学的安全理念。在安全教育当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安全教育积极渗透到各项环节当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学习环境。
        其次,校方要注重组织相关的安全教育类活动,为学生提供演习操作、实践尝试的机会。通过运用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有效掌握安全事故防范技巧,学会一定的自救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安全成长。
        最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关联性,在教学中渗透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知识,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强化安全知识的实效性。
        例如,在讲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这节课程期间,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交通安全规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两段模拟视频:第一段视频中的人物,过马路时不看红绿灯,没有从斑马线上走过,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第二段视频中的人物,认真观察红绿灯,等到绿灯时才从斑马线上走过。通过运用该方法,能够强化学生的认知效果,强化安全防范意识[1]。
二、完善安全教育管理机制
        在小学校园内部,对学生开展安全防护与自救教育,有着极大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这其中特别是突发事件的安全防护与自救方面,属于小学安全教育中的羸弱部分。就目前情况而言,不少学生仅仅只是学会了基本的安全知识,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显得极为单薄。为此,小学校方应当努力构建安全教育管理机制,依靠相应的程序与环节,做到以下几方面要求:
        第一,要定期对学生开展防火防灾教育,强化学生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比如当火灾、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来临时,要通过所掌握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自救逃生能力,以此有效预防事故发生,或是降低事故发生造成的伤亡率。
        第二,要注重组织学生进行防护与自救演练活动,确保学生可以在安全事故教育当中,有效掌握防范方法与自救技巧。
        第三,不少学校周围都有“黑校车”存在,其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学校需要尽快同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联系其他部门调查“黑校车”情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止学生乘坐“黑校车”产生的恶劣后果。
        第四,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实施相关主题安全教育活动,比如暑假的安全出游、夏季的游泳潜水、冬季燃放烟花与爆竹、日常的防火、用电以及传染病预防等活动。通过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强化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效果,将其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或是减小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方式
        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安全事故防范能力与自救自护能力,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才能有效强化教学效果。为此,小学教师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能够改变以往相对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不会感到枯燥无趣。
        一方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合理运用多媒体设施进行安全教育。在此期间,教师需要提前下载现代化的安全类教育资源与内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图片与视频为学生放映,以此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安全事故,展开讨论与分析。当学生分析出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后,再使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此强化学生的安全事故防范能力,提高教师的安全教育质量。
        另一方面,除了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竞赛、游戏活动、节目表演等方式,强化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效果。教师也可以教授学生演唱部分安全自救类的儿歌,学生在学会儿歌期间,还可以学到相关的自救知识。此外,校方也可以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有效掌握安全防范与自救自护能力。
        例如,在讲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心中的110》这节课程的过程中,在讲授完教学内容后,可以组织开展表演节目。由教师来扮演陌生人,再挑选两名学生,与他们分别表演陌生人敲门、陌生人送糖吃的节目。通过该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保护生命安全的技能、提升其辨别能力,使其能够初步认识到社会的复杂,可以抵抗诱惑,拒绝陌生人的拐骗[2]。
四、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力度
        首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选用相关教材,以此作为开展安全教育的蓝本,再参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施教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侧重。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可以结合下楼踩踏事故、食物中毒事故、交通安全事故以及溺水事故等常见的安全问题,从预防与自救两个方面展开教学分析,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确保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安全知识内容,强化对其认知程度,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几率。
        其次,校方应当采取外来人员出入登记制度。针对校外人员与车辆,未经过学校允许禁止擅入校园内;所有人禁止将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类物品、管制刀具、动物以及其他危害人身安全的物品带进学校。
        最后,学生的父母与监护人需要积极配合校方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学校、学生、家长三者高度配合。学校必须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力度,以此为学生的健康安全成长,创设良好的生存环境。
结论:总而言之,在培养学生安全事故防范能力与自救自护能力的过程中,学校及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科学合理地制定培养策略,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主动投身于安全教育活动当中。从而提高其自救能力,强化其安全防护的意识,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丽娟.培养小学生自评互改作文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1):189-190.
[2]韩建华.探究培养小学生安全自护能力的有效途径[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00(00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