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趣味浓 无处不飞花——品读2020年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反思课堂教与学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2期   作者:官丽萍
[导读] 一份好的试卷,一道德好的试题,不仅仅是落实学科教学目标,更是具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育人功能
        官丽萍
        福建省云霄第一中学分校  福建省云霄县  363300
        
        【摘 要】一份好的试卷,一道德好的试题,不仅仅是落实学科教学目标,更是具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育人功能。2020年福建省道德与法治第30题是一道让人满意的好试题,它素材中的“劳动者”源于学生身边和生活中的劳动者,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极具感染与教育力。笔者,基于已有的教学与命题经验,就第30题题的特点以及对今后教学思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试题分析  教学反思
2020年福建省道德与法治试题,总体上看,命题延续了往年的一些风格,稳中求变求新,言约意丰,鲜活灵动。以下以第30题为例,从细微之处着笔,谈几点拙见:
一、试题特点
        试题如下: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班级开展“向劳动者致敬”探究与分享活动,小闽展示了下列资料。









(1)任选资料一中的一类劳动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要向他们致敬的原因。(6分)






(2)从资料二中概括劳动实践对创造的作用,并就青少年如何提高创新能力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6分)
细细品读,不难发现,试题具备如下特点:
        1.素材源于学生的生活,言约意丰,富有思辨。
“劳动者的一分钟”这一素材编写,瞄准独特的学生可见可感可悟的生活小视角,采用分类展现的方法,呈现演绎提炼归纳的思维模式,回视了一线劳动者的劳动特质与劳动价值内涵。语言形象,贴近事实,再现劳动景观。由表入里,从远及近,步步深入,给人以启迪。“鲁班的创造”这一素材,源自教材中的素材,编写符合事实逻辑与历史观。另外,与前一则资料形成了时空跨越,增强了试题背景素材的丰富性、立体感与层次性。
两则资料,语言精炼,内涵丰富。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充满画面感与诗情画意。字里行间,紧紧扣住立意之所在,信息指向明了且富有思辨性,试题背景材料编写有效地服务于命题答题指向与价值。
        2.设问源于素材的信息,指向性明确,书里书外。
(1)“任选资料一中的一类劳动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要向他们致敬的原因。”从设问题表述中,“任选资料一”紧紧地导向素材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要向他们致敬的原因”导向相当明确,言语间又不机械地停留在课内的教材观点,还暗示学生应回归生活,发挥内在的情感与理解,丰富了设问的指向性。
(2)“从资料二中概括劳动实践对创造的作用,并就青少年如何提高创新能力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第二设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概括劳动实践对创造的作用,这将知识考活了,考细了。若学生没有对教材知识的真正理解,没有完整把握知识的整体性,没有对生活的思考,没有对于异混观点的习惯辨别与思辨性,要准确地完成“概括劳动实践对创造的作用”这一要求,并非简单。整个设问包含2个小问题,模式与高考接轨,这有利于凸显能力,选拔优生,体现区分度。
“青少年如何提高创新能力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此设问要求,具有开放性。答题域放开,切入点多角度多层次,让学生有话可说。答题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对教材文本知识的理解延伸到实践中的运用与思考。这样设问丰满中具有挑战性,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有话可说的愉悦感。
试题参考答案以提供的范例的形式呈现,要求清析,开放灵活。主观性试题答案域宽而不泛,明而不乱,意理兼顾。所提供的答案,或者说是答题思路,答题指导,面对于广大的考生来说,这样的设计,既考虑答题的规范性与统一性,又融入了答题的灵活性与有价值的个性参考。从试题背景到设问、答案设置,给我们的感觉是:学生在读题、解题过程中,必将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劳动者的优秀品质,这样设计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检验了自身“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熏陶了“价值观”,整个答题过程实现了试题立德树人的学科育人功能。
二、教学思考
从相当一部分学生答题情况来看,答题存在如下问题:有部分学生,没有审清题意,遗漏了选一类劳动者,单纯写课本知识点;一部分学生没有运用课本的知识来分析原因,语言不规范,叙述性过多,内容杂、乱,缺乏逻辑性,用自己的口语组织作答;一部分学生没有按分值答题,作答不饱满,不写序号;少数学生答非所问等等。针对试题特点和学生答题情况,笔者,对今后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与学有如下几点思考:
        1. 捕捉兴奋点,增强教学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愿学、乐学的思品课堂必定是高效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时政热点、社会热点激活课堂。如每日时事播报、新闻点评等多种教学模式,让思品课不再单调、乏味。在新闻播报,点评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解读新闻,谈看法,即能调动学生充分参与,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材解读,力求课堂教学生活化
要用联系的观点,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用经典的历史故事,用时代的主流信息,去解读教材,去展开课堂的学科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事例,热点问题中,提高审题读题能力,提取有效信息。也可以创设学生生活中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会全面、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科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复习,重视主干,夯实基础
教师在上课前,要准确把握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大胆取舍,对教育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心中有数。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把握易混知识点间的关系。教会学生归纳课本知识,抓要点,精练简洁。不机械地强调死记硬背,力求当堂理解消化。
        4.强化审题和答题规范化训练,现身说法。
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比如课堂留白,让学生在课内10分钟训练,指导学生学生怎样读题、如何抓核心词或关键信息,做到精准审题。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严格要求,从七年级开始,养成良好答题习惯。
三言两语无法完美表述2020年福建省道德与法治的试题特点,仅从一道题也无法涉及普遍的教学见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精彩有效的课堂,所支撑的教学策略,作为教师很有必要从有权威的试卷试题中去挖掘、去感悟。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共生课堂,归根到底是学生的课堂,课堂也应该是生活的再现,是一种自然的生成,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精彩难忘。
参考文献:
[1]赖翠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试题命制专业能力的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60-61.
[2]王小叶.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观性试题评价指标优化探索——基于表现性评价视域[J].基础教育课程,2019(21):57-66.
[3]吴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的缺失与回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1):58-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