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下个体应激性表现及心理干预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2期   作者:顾冕
[导读] 从新冠病毒发现到蔓延,焦虑、恐惧的气氛开始弥漫,这种氛围对每个人的心理都造成了影响
        顾冕
        深圳市艺玖传媒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从新冠病毒发现到蔓延,焦虑、恐惧的气氛开始弥漫,这种氛围对每个人的心理都造成了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压力和恐慌。除此之外,新冠病毒也引起了人们的一些应激性行为,很多人表现为焦虑恐惧,和家人关系紧张,以及出现了一些应激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是及时的而且必要的。
关键词:心理防御,应激性障碍,心理干预
1.理论背景
        负性生活事件包括学习压力、人际的关系、惩罚、丧失等方面。生命的意义感反映了个人对生命的体悟程度,包括个体的价值感以及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这属于高层次的心理需要,需要个体通过思考生存的理由,找到生活的方向和目标。随着积极心理学概念在2000年后被正式提出,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心理复原力以及应激创伤后的成长等,对负性事件的研究应从积极的角度与观点去看待。杨春慧等人(2016)认为,负性事件的心理学层面的分析主要以消极影响为主,尤其是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站在积极心理学的层面来分析创伤,同时针对负性事件的创伤者提供健康成长的参考意见,让其对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且心理治疗师应采取多种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实现积极目标。
2.新冠病毒下人们的应激性行为
        新冠病毒,是一种传播性强的流行性病毒,它让每个人感到恐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恐惧的氛围下,很多人做出了应激反应。Selye记述了由于外界负性事件所导致的应激反应(1976, 2011),他把应激反应描述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Selye称之为“警报”,当个体意识到外界危险时,身体会产生肾上腺素之类的压力激素;第二阶段为“抵抗”,抵抗特指采取防御性行动与承受情感(Kernberg, 1975);第三阶段为“耗竭”,Kris(1956) 提及的“劳动损伤”与其类似。当人们精疲力尽时,情绪耗竭的程度使人们无法再通过防御机制来控制它或者恢复平静的状态,他们被压垮,出现功能方面失调,比如全身麻木或者没有知觉。本文以一些典型人群举例,来叙述新冠疫情下部分人群出现的应激性行为,并且给出一些应对建议。
2.1囤积物资
        当大型群体中的人们变得焦虑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恐慌,出现失眠,或采用最小化的防御措施,来获得安全感,这也是应激反应的第一阶段---警报。在新冠病毒蔓延的情况下,可以看到部分人群大量囤积洗手液、酒精,以及各类食品。表面看来,病毒来袭,人们首先要做的是消毒,其次人们要有充足的食物,以此来保证日常生活正常运转。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用充足的物资来抵御未来的不确定性,因此才会采取防御性行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有限范围内的安全感。
2.2家庭成员关系紧张
        新冠病毒下,很多学校都无法复课开学,孩子只好选择在家里上网课。如果孩子的自制力稍稍弱一些,他们就会长时间沉溺网络,跟不上学校课程的进度。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会采取发火训斥等方式,这导致亲子关系紧张,这也是应激反应的第二阶段---抵抗。此外,由于没有出现有效的治愈新冠病毒的措施,再加上个别媒体夸大疫情形势,很多人都处于恐惧之中,家人容易处于焦虑的状态,生活中的一点小事就能成为家庭战争的导火索,举个例子来说,有的人觉得口罩可以几天换一次,而有的人觉得口罩必须每天换一次,家庭成员各持观点,这些小事就可能成为家庭不和谐的因素。
2.3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个体因暴露在创伤情境下导致的焦虑障碍。克拉克(Clark,2000)等人认为在创伤性事件发生一段时间后,当事人会产生恐惧、害怕或者内疚等一系列情绪,这些情绪会持续存在并产生侵扰现象,可能引发有意记忆的障碍及情绪问题。
        新冠病毒传播性强,而且有很高的致死率。当亲人患有新冠肺炎后,心理障碍患者在一段时间内会陷入极度焦虑的情绪中,反复担忧家人的身体情况。尤其有一些心理障碍患者在经历了家人因患新冠肺炎去世的事件,不敢去医院,不敢去病房,因为这些地方总会让心理障碍患者再次浮现痛苦的场景,引起他们的不愉快的记忆;也有一些心理障碍患者会因心理上不堪重负而产生各种梦境,在梦境中他们会再度经历创伤,或者自己创造一些场景来弥补心理上的痛苦;还有一些人表现出身体的不适,比如经过医院附近就会出现眩晕呕吐等症状,这也是应激反应的第三阶段---耗竭。


3.应激行为的心理干预措施
3.1接纳认可
        作为心理治疗师,如果患者出现了过度囤积物资或者过度清洁这样的强迫行为,首先心理治疗师要表示理解以及接纳,认可患者的行为会给患者提供安全感,有了安全性的保证可以缓解患者的强迫行为。此外心理治疗师应对患者指出,囤积物资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不是一场疫情带来的,而是以前的创伤性事件带来的,心理治疗师应采用回溯的办法,让患者回溯以往威胁安全性的事件,并加以分析心理成因,这样才会在根本上治疗患者的不安全感,减少患者在疫情期间出现的过度囤积物资或者强迫清洁等行为。
3.2正向疏导
        对于家庭成员的紧张关系,有效的方式还是正确引导家长。
        在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成绩的担忧要多过孩子本身对于自己成绩的担忧。因为家长会担心孩子由于成绩不理想而导致升学失利,一方面孩子前途堪忧,另一方面这会让家长有羞耻感。对于过度担心成绩的家长,心理治疗师可以采取正向疏导的方式:疫情只是暂时的,即使这段时间孩子的学习进度稍稍落下,但是假以时日学校复课,孩子一定可以弥补得上。另外心理治疗师要引导家长多采用正向鼓励的方式,适度给孩子奖励,让孩子爱学习,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如果孩子成绩下降而让家长产生羞耻感,那么要正向引导家长,孩子的价值不是一纸成绩单所能决定的,要从多方面来评价孩子,孩子成为一个积极健康,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在疫情期间,家人也可能会产生焦虑感,这时心理治疗师要指出,我们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建议家人采用正念疗法 (Kabat-Zinn J.,2003),积极安于当下,不要活在流言蜚语中,也不要恐惧未知。此外也推荐家人用积极心理学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多向积极的方向考虑,这样家人之间会形成积极的合力,即使有小的摩擦,也不会大动干戈。
3.3哀伤共情
        如果心理障碍者的家人患有新冠肺炎,并且病情恶化甚至离世,患者可能会有创伤性应激障碍。心理治疗师应提供恰当的场所并让心理障碍者回忆当时的经历、感受、并释放情绪。心理障碍者可以用言语描述亲人的特征,患病时的状态,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如果不这样做,很可能出现压抑哀伤而导致抑郁。心理治疗师可以采用“再度悲伤疗法”,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天,心理治疗师最好可以和心理障碍者共情,并且接纳心理障碍者的一切情绪,允许他们通过各种途径释放自己的情绪。在治疗过程中,心理障碍者很可能会出现“创伤性梦境”,心理治疗师应告诉心理障碍者,这些都是治疗过程中正常的现象,“创伤性梦境”是自己与过往和解的一条途径。最终心理障碍者在心理治疗师的陪伴下,会接纳亲人离去的事实,面对一些“应激物”也会应对自如。
4.结语
        新冠疫情对于每个人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压力之下,有一些人做出了应激性反应,例如过度囤积物资,应激性障碍,家人关系不和谐。我们可以看出,有一些心理症状,虽然是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产生的,但是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心理障碍者以前的心理创伤所导致的,在这个时候心理治疗师需要积极干预,给予一些治疗方案。以接纳支持为基础,通过一些特定的治疗方式,来缓解心理障碍者的症状,这也是心理治疗师在危机时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杨春慧, 戴晓玉, 冯江平, 张月, 邹欣晨. (2016). 鲁甸震后初中生创伤后成长的状况[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4(8), 1268-1273.
2.Selye H. (1976).  The Stress of Life [J]. New York: McGraw-Hill. 17(1), 128-133
3.Selye, H. (2011).  General adaptational syndrome (GAS) - Theory of stress[J]. Nursing Theories, 15(1), 150-162. http://www.currentnursing.com/nursing_theory/Selye’s_stress_theory.html
4.Kernberg, O. (1975). Borderline conditions and pathological narcissism[J]. New York: Aronson. 6(1), 61-69.
5.Kris, E. (1956). The recovery of childhood memories in psychoanalysis [J]. Psychoanal St Child, 11(1), 54-88.
6.Ehlers, A., Clark, D. (2000). A Cognitive Model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J].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ory. 38(4): 319-345.
7.Kabat-Zinn J.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 in contex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 Clin Psychol: Sci Pr, 2003, 10(2): 144-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