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 《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2期   作者:李树多
[导读] 目前,高等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存在许多问题
        李树多
        鞍山师范学院 辽宁鞍山 114000
        摘要:目前,高等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存在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并从学生层次划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学生成绩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1、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法是教师在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时,为了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哈萨克斯坦教育始终贯彻分层教学的理念,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根据选拔考试的结果,为学生打造最适合的课程。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使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让所有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同时,分层教学模式研讨会、分层教学法也与我们一贯倡导的素质教育相结合,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提前为各级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练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大大改善了师生关系,从而增强了师生合作、沟通的效率。学生刚进入大学,首先接触的课程是高等数学。许多学生认为该过程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和系统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方式。因此,教师应总结高等数学的过程,即“预览-听-复习-练习-再次复习(总结)-外部参考(增加)”。另外,在授课时,可能会考虑不要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可以改变授课方式。例如,教师可能希望使用“先教后学,先教后学”将运动课插入主要科目。一次只教一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对各种类型的解决方案,不同类型的差异和关系的详细分析,指出,在实践过程中,随时采用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伴随适当的实践,力求完成对这一部分的完全消化,从而减轻学生的压力。
        通过有效组织各级学生的教学,灵活安排不同层次的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所衍生的思维和分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挑战,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高。当然,分层教学也会给教师带来比传统教学多得多的工作量。教师应以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分层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法既能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全体学生普遍提高知识、技能和能力。分层教学使学生在各个层次都有一个成功的经验。这种愉悦的情感极大地改善了师生关系,从而提高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效率。分层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古代的“因材施教”,国外也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主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在学习的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应该能够掌握学习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不同的学生可以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保持不同的关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采用分层教学法。
        首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

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根据学生现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设计,数学技能和思维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第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在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学习条件下,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教师所教的大部分内容。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条件。
        第三,维果茨基的“近期开发区”理论。每个学生有两个层次,当前层次和潜在层次。介于当前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近期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教学就是要把最近发展的地区转变为现在的发展水平,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的地区。
3、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3.1学生编组
        学生分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为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和心理因素,将学生分为A、B、C三组。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B组是教学略高于基本要求的学生;C组是按照更高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可以发挥学生的数学技能)。学生分组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的。
3.2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在深入了解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掌握哪些是基本要求,哪些是全体学生都要掌握的,哪些是更高要求,由B、C组学生掌握的,然后,设计分层教学的全过程。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学习困难学生的困难,开发特长生的潜能。
3.3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按照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教学的出发点,处理好知识衔接的过程,减少教学的倾斜;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体,培训是主线”的教学宗旨,而能力是目标,“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学,确保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3.4分类指导
        分类指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和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人而异,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此外,要加强家庭作业批改、课外活动学习小组等必要的辅助手段,加强对各级学生的指导,促进学生由低到高的转化,优化学生整体,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专业。
        分层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必须从老师开始。教师是组织者,教学和意义建设指导者,推动者。在学生使用数学意识的文化过程中,教师应能够激发学生创建情境意识应用的数学结构,使组织者,指导者感知数学应用的发展,只有自己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应更强,有足够的知识库可以承担该责任。作为最低条件,除纯数学知识外,还应具有数学知识,例如知识的应用和数学模拟,数学的研究过程等。数学老师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主动了解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养成运用数学观察日常生活中思考问题和思维习惯的习惯,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数学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同时要转变数学教学观念,努力改革教学方法,传授教科书知识。
4、结语
        总之,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材施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学生运用高等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分层教学法在文理兼收专科班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余荷香.教育现代化.2018(11)
[2]分层教学法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任祉静.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