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2期   作者:冀文军
[导读] 本文重点针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工作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且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
        冀文军
        山西国信建设工程担保有限公司   045000
        摘 要:本文重点针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工作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且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有效提出了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技术要点,全面提高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对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耐久度和可靠性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地基;工程设计;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是其中重要的基础工程环节,地基基础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了建筑体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来讲,必须要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进行科学设计,并且对地基技术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全面提高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和稳定性。由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经常会受到地下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遇到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施工区域,由于受到土壤性质、地下水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会对整个地基基础工程设计和施工带来较大的阻碍和影响。因此,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对地基基础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解决,有效保证地基基础部分的施工质量。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中的难点问题
        1.1 地基结构复杂性
        由于部分地区地层以下的结构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在建筑地基的设计工作中存在较大的工作难度,在设计工作中经常会忽略一些外部影响因素,造成整个方案设计不科学,同时会造成地基基础部分产生水体渗漏问题。如果建筑地基的基础环节产生渗水或者位移,会直接造成整个地基结构的稳定性下降,进而会出现建筑结构基础倾斜问题造成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下降。
        1.2地理环境复杂
        在进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地形条件以及土壤条件,比如,常见的软土地基条件会对整个地基结构稳定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软土地基环境土壤的渗透性较差、承载能力较低,并且土壤容易出现压缩变形,如果没有对其做好加固处理工作,会直接造成工程地基的基础稳定性下降,同时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无法达到标准工作要求。因此,在工程设计工作阶段,必须要有效探查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状况以及水文条件状况,对其中存在的一些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处理,有效提高地基基础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果[1]。
        1.3人为误差问题
        除了一些自然环境影响因素之外,在建筑基础结构设计工作中,由于受到一些人为性因素以及技术性因素的影响,同样会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在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不够深入,同时所收集到的地质条件信息不科学不全面,进而造成了整个地基础工程设计方案存在较大的偏差,不但会造成大量的施工资源浪费问题,同时还会对后续找主体工程施工安全性造成不良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工作中,由于某些设计工作人员在专业技能方面存在欠缺,或者在设计工作中存在马虎大意等状况,会造成一些重要的地基基础设计参数产生误差,比如基础的负载参数计算存在误差,会对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造成较大影响。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要点分析
        2.1地质勘查
        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工作中,做好地质勘察工作至关重要。

在开展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工作之前,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全面的地质勘查和分析工作,需要对工程施工区域的地下水环境构成情况以及分布状况加以了解,同时还需要保证尽可能全面和广泛的收集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特点以及相关数据信息,对施工基础部分的水分含量、地基结构构成情况以及地下含水量大小等重要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充分明确建筑地基基础结构的具体构成条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有效做好优化与设计工作,以此来保证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对于设计工作人员来讲,需要使用更加专业化的取样和分析工作方法,对施工地基环境当中的地质条件结构状况进行全面观察,同时对其中的重要参数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以地质勘查数据作为基础,有效保证地基基础的设计质量和效果。
        2.2基础设计选型
        在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工作当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工程施工区域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条件状况以及整体的工程施工地质条件状况,根据建筑工程的形体条件以及建筑功能的具体施工要求,有效计算出建筑工程的分布状况以及荷载量大小,有效保证地基基础承载能力符合建筑工程到设计工作要求。除此之外,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工作中,必须要考虑到建筑体的抗震程度需要,对相邻建筑体的施工建设情况来进行全面判断和分析,有效设计出最佳的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方案。比如,在建筑基础结构的砌体结构设计工作中,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刚性条形基础设施,根据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在混凝土的条形基础、三合土条形基础以及毛石混凝土条等基础结构形式做出针对性选择,有效保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2]。
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的具体技术措施
         3.1土方开挖技术
         土方开挖是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当中非常关键的施工技术,同时也是一道非常重要的施工流程。地基土方开挖质量和效率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主体工程施工质量和效果,因此在正式施工过程中,相关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根据施工区域范围内的具体地质条件状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土方开挖工作计划,提前预测开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来加以保障。通常情况下,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基坑开挖工作,然后进行后续的基坑支护工作,可以采取二次回填或者搭设支护架来完成基坑的支护施工。在具体的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为基坑支护工作预留足够的施工作业空间,防止出现工程施工量加大造成施工经济成本的上涨。在基坑开挖工作当中,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充分做好土层量开挖和边坡支护的相关配套工作流程,在开挖施工当中必须要有效考虑到后期施工支护工作要求,为基坑支护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开挖施工期间需要对基坑开挖深度和范围进行全面控制,有效做好基坑回填处理,在施工当中如果发现出现土壤性质变化,需要对基坑的开挖方式进行合理调整,有效保证基坑开挖施工的质量和效果[3]。
         3.2基坑支护技术
         在建筑基础施工当中,基坑支护工作是保证基坑施工安全性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有效的基坑支护措施的开展,可以有效防止基坑受到外部雨水的冲刷,提高基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使用基坑支护技术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首先需要进行沟槽开挖工作,并且修建导墙,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地基基础施工处理。在沟槽开挖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沟槽到深度宽度等进行准确测量,要保证沟槽的开挖深度和宽度达到设计工作的标准要求。在沟槽内部设置钢筋笼并且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形成一道连续性的导墙,有效提高建筑基础结构的稳定性与承载力,为后续的工程主体施工质量和稳定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在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建筑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至关重要,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在地基基础工程开展过程中,有效做好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工作,对其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有效解决,全面提高建筑工程叫建设施工安全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马静.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4):86-87.
[2]马攀.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陕西建筑,2020(07):12-14.
[3]黄苏叶.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低碳世界,2020,10(05):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