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辉
海南兴源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125
摘要:社会生活水平的发展和建设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的追求越来越高,园林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过程涉及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内容繁多,需要不断探求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发展。市政府部门要求园林工程不但要能改善人民的生存和生活环境,还要具有一定的美感,能美化城市。新技术与新工艺是市政部门为了让城市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而被引进的,同时也是基于现代工程发展现状和工程建设需要而研发出来的,能更有效地解决城市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能有效推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
关键词:市政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
1 市政园林施工新技术与新工艺运用中的相关问题
园林施工新技术与新工艺并不仅仅包括应用新技术与新工艺,还包括运用新的施工理念。在现阶段情况下,虽说在园林施工中新技术与新工艺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施工人员也尽量运用和采纳新技术与新工艺,但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施工理念。在施工中仍然不注重园林植被与山石等的搭配,或者说也会忽略园林植被中各种植物景观等的搭配与协调,导致从园林景观的整体来看缺乏艺术美。园林施工新技术与新工艺不仅仅要求运用新技术与新工艺,更要求在施工的各个部分一定要注重植物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园林景观的整体性,不能把景观割裂开来。
2 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
2.1 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2.1.1施工测量技术
精准的测量技术是园林设计与施工最重要的保障之一。以往,施工人员均采用人力测量,工作效率并不高,测量精度也不准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经常因为测量数据与实际不符造成设计修改和施工方案更改。现在都采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如红外测距仪等,对施工场地进行精确测量,为园林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提升园林设计的合理性,施工团队也可根据场地数据设计出较好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现在主要采用全站仪测量、GPS放样法进行测量,保证测量数据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
2.1.2雨水回收技术
雨水回收技术是现代新型的园林技术,主要是利用雨水浇灌植物,解决植物缺水的问题。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园林项目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不仅是人工湖泊、蓄水池需要用水,植物、动物也需要用水,将雨水回收再利用可减少园林工程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新雨水回收技术中,主要通过人工湖和蓄水池以及树木周围的排水系统吸附雨水,让更多的雨水滞留,从而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该技术将雨水回收再利用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减缓雨水对地面的污染。
2.1.3园林灌溉技术
园林养护过程中还需要较好的灌溉技术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以往经常使用传统的灌溉方式,严重浪费水资源。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利用水资源,园林施工的工作人员经常采用微灌技术或智能灌溉系统等方式灌溉植物,节约水资源,保证植物自然生长。微灌技术就是喷灌和滴灌的方式,通过小型喷头控制灌溉的水量,让园林中的植物缓慢吸收水分。智能灌溉系统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实现无人控制灌溉,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该系统可检测植物的生长状态,严格控制灌溉时间和水流量,节约水资源。
2.1.4高边坡防护技术
高边坡防护技术是现代园林中常用的施工技术,通过建立高边坡提高整个园区的观赏性。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也可依靠高边坡支护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安全。高边坡防护技术需要根据当地园林边坡的坡度以及周围的水文环境进行设计施工,通过建立高边坡防护提高坡面的抗滑能力,提高植物周围土壤的蓄水能力。在现代新型的高边坡防护技术中,主要分为两种防护,一种为植物防护,另一种为砌体封闭防护。植物防护就是通过高边坡加固周围土层,提高植物周围土壤的蓄水能力,砌体封闭防护就是利用人工砌体达到支护的作用。
2.2 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2.2.1事先做好规划工作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应当注重施工新工艺的应用。在新工艺应用中,应遵循相应的施工原则,保证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充分利用施工新工艺,优化工程资源整合,保证园林工程施工的有效性,充分利用林地或湿地等资源。借助新工艺开展园林施工,实现工程资源的优化,使用少量的材料达到预期的园林效果,响应国家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如在园林施工中,如果草坪作用较小,在设计施工环节可适量减少草坪比例,节约空间种植花卉等植被。在隔离地带设计中,引入枝繁叶茂的乔本植物,利用植物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达到预期的园林美化效果。园林施工应根据各个方面因素,如人文环境、气候特点等,在原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施工建设,保证原有特点的同时,适当进行创新,有效节约资金和资源。植被的选择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将花草、乔木等有效结合,形成和谐的整体,增强园林的艺术感,满足人们对园林的需求。
2.2.2注重施工技术应用的预见性
园林工程施工应注重其预见性,以此对整个园林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园林建设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园林工程设计中,保证园林的长久性,需要做好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具体施工中,应注重新工艺的应用,保证施工的科学合理性。在新工艺使用前,全面细致地了解新工艺,考虑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保证园林工程在新工艺下顺利施工,提高园林工程整体规划水平,提高园林施工效果和质量。对于任意一种新工艺,在具体的应用中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新工艺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预测。
2.2.3新工艺应用遵循内在规律
在具体施工建设中,不能够违背园林建设规律,保证园林艺术性,符合人们的欣赏观。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和新工艺应用中,立足于工程内在发展规律,满足人们对园林需求。以往园林工程建设偏重于外观美感,实用性较差。因此,有效应用新工艺,全面做好清洁工作,保证安全和耐用的特点,符合园林工程内在规律,有助于提高园林工程施工水平,达到预期的园林工程效果。
2.2.4加强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林新工艺不断革新,施工人员应注重提升自身技能,熟悉不同植物品种的特性、习性及生长环境要求。有些植物适合种植在靠近水域的地方,有些植物适合气候干旱的区域,有些植物不易在住户附近种植等,这些注意事项都需要熟知。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施工人员能力的培养,实现技术和实用的统一。景观山石应和花草灌木有效结合,保证园林工程艺术效果。在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和推广中,保证新工艺不会对施工进程产生不良影响,在各种植物品种搭配中,结合植物习性搭配种植,保证植物安全的同时,增强园林景观的美观性。
2.2.5注重施工材料的利用
在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中,施工材料对工程质量和表现有着重要作用。在绿色节能的号召下,很多制造商不断创新施工材料,涌现出许多绿色节能材料,合成土是其中的重要材料之一。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要求,选择施工材料,保证园林工程施工效果。材料设计通常使用透水软管,借助纤维吸收水分,达到饱和状态后,水可以自动滴入管内,可保证排水质量,降低施工难度。通常在植草固土环节使用三维垫网,预留出相应的空间用来填充细石砂砾,从而合理分配植物的生长空间。
3 结束语
总之,在实际对园林建设施工的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把握的过程中,积极应对当前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重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一些发展特点,并结合实际的功能项目,来对优化措施进行创新,从而在提升自身建设水平的同时,促进我国市政园林工程建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婷婷.园林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的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75.
[2]石金岭,刘斌.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J].花卉,2017(24):64-65.
[3]王彬.浅析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3):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