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亮
重庆致诚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重庆 40112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业领域均在不断进行深化改革,以创新出多种高新科技,使得该行业在市场之中占据一席之地。以道路桥梁的建设工程为例,其为任务量最为庞大的建筑类型,而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桩基工程的施工难度系数较高,且难以将施工质量控制到一定范围之内。而检测该工程最具准确性的方法,便是实施桩基检测技术,充分的应用此项检测技术,可以使得此工程质量检测的准确度达到最大值,也可间接的提高公路桥梁的整体施工质量水平。基于此,本文便是简要概述了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的几种类型,并对该检测工程的主要检测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且指明了公路桥桩桩基施工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向,以为负责该检测工程的施工人员作参考,以促进该检测技术长久的应用于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之中。
关键词: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检测技术
引言
公路桥梁桩基础施工与检测技术作为当前基础性工程高标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施工与检测的过程中,强化对公路桥梁桩基础施工常用检测技术的分析,切实明确公路桥桥梁桩基础施工检测的重要性,以此为实际工作的创新进行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1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的常见类型
1.1人工挖孔桩
传统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作为一种直径较小的桩基础施工常用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人工挖孔的方式,进行桩基的挖掘施工作业,待孔形成后,安装钢筋笼,最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作业。由于这一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的特点,所以该方法与其他桩基施工方法相比较而言,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
1.2钻孔灌注桩
当前,我国公路桥梁桩基础施工中,常用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主要有正循环钻孔和反循环钻孔等几种。正循环钻孔实际上就是通过向钻杆,循环灌注水泥。钻渣的比重较轻,钻渣就会在泥浆的推动下慢慢上浮,直至排出孔洞。
2公路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2.1公路桥梁桩基础的桥梁问题探究分析
公路桥梁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桩基础的存在主要是针对上层主体建设稳定性而存在的,在桩基础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桩基础存在较为严重的沉降现象,沉降现象的出现不但导致整个工程无法正常施工建设,而且对于后期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起着不利的影响作用。桩基础出现沉降主要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桩基础刺入过程中,如果出现变形的现象,将会直接导致整个桩基础出现变形、沉降的现象。虽然,当前桩基础施工中,结构设计和钻孔桩、打孔桩的实际操作形式存在不同,但是共同都会受到桥梁台背、路堤变形、承台设计中承台承载力变化等导致公路桥梁出现桩基沉降的现象。桩基沉降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必须慎重处理,严肃对待。
2.2公路桥梁桩基端承桩与摩擦桩问题
公路桥梁桩基础设计的过车鞥中,需要在严格遵循运行目标和运行寿命的层面上进行分析。在公路桥梁桩基础设计过程中,桩基传递到桩端的应力一般会跟随整个地层深径比的的增大而减小,尤其是在应力达到0的状态下,桩端承受的阻力荷载会占据整个桩基综合的5%~18%。以此必然会,导致桩基端承桩与摩擦桩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工作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在结合覆土层基本性质与厚度的层面上,对桩长径进行比较分析,在综合考虑基岩性质的层面上,确定桩基类型和实际建设参数,严格端承桩和摩擦桩的加载过程的程序化实现。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桩基础的端承桩沉降值与降水条件两者相加的应力与摩擦桩相比较是较小的。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分析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当地降水的变化对摩擦桩所受到负摩阻力进行分析。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降水深度加深的情景下,负摩阻力相应会变大。工作人员在对桩基础进行设计计算的基础上,把控施工技术,结合公路桥梁桩基础的嵌岩深度、桩端持力层的厚度问进行具体化的分析,要切实保证桩基础地层的基岩厚度需要满足以上条件。
3公路桥梁桩基检测技术的应用
3.1钻孔灌注桩检测技术
钻孔灌注桩检测技术即是针对相应技术进行效果检测,保证实际的施工效果与预期的施工效果相符合。此项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钻孔灌溉技术正式实施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对此项技术加以充分了解,牢牢掌握该技术的操作要点,进而按照规定的步骤去完成最终的检测工作。例如,在安装定位钻机之时,施工人员应该以水平仪所显示的数值作为理论性的数值参考依据去进行安装工作。还要在钻孔工作完成之后,及时的清理掉孔中杂物,以提高钻孔的成孔质量水平。
3.2高应变检测法技术
高应变检测法在公路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的检测应用主要是通过使用重锤冲击桩顶,以此促使桩基础和土体之间产生相应的位移,以此能够有效激发桩基础侧部、桩端土阻力出现变化,以此对变化结果和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此项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应力波理论,其通过对速度时程曲线进行处理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判定桩基础本身的承载能力。且,在判断过程中,同时对桩基础的桩身是否完整进行判断。当前而言,高应变检测法检测技术应用主要使用的机械设备是吊索型龙门式导向锤架结构,其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同样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体现在钢索弹性模量偏小、高度调节设施灵活性低下、钢丝绳固定端和耳板之间需要施工人员通过操作促使两者有效连接在一起,降低整个机械活动速度,提升其便捷性。在高应变检测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积极出台最新的导向装置具有非常必要的应用效果。其主要是两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重锤两侧导向不与安装检测支架中部辅助立柱导向杆两部分,以上两个部分连接主要是通过U型连接板联系在一起,以此充分改进了以往高应变检测技术应用存在的不足,能够对不同型号的重锤进行导向检测,进一步保证重锤下落时在桩基水平位置上不会出现变化,受到外界影响较小,数据检测也是较为准确的。
3.3低应变动测法
低应变动测法是使用小锤来对桩基进行敲击,使桩所发出的应力波信号被粘接于桩顶的传感器接受,并通过相关应力波理论对桩土体系动态性能进行研究,从而进行反演分析实际测得的速度和频率信号,以获得桩基完整信息并进行全面检测的1种方法。用这种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基,检测速度快且使用方便,但存在波形不易获取的缺陷,且在获得桩的完整信息后如何分析桩的完整性也是一大难题。低应变动测法是通过应力波来获取信息,然而一些地质变化却极易影响应力波波形,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所以,在使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基时应尽可能地了解施工记录,以便采用合理方式应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变化。此外,在检测中还应注意,要选择合适的测试点和锤击点,一般情况下桩径在120cm以上的,选择3~4个测试点。锤击点选择和桩径并无太大关系,一般情况下宜选在距离传感器20~30cm处。还要注意尽量采集较多信号,一般1根桩不少于10锤。这样便于观察波的一致性,还能防止漏测,以便得到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
结语
在公路桥梁施工工程中,基础性最强的便是桩基施工工程,桩基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体的施工质量水平,因此,该施工单位应该将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充分的应用于施工过程中,并利用科学的加测技术去完成桩基施工的检测工作,以保证公路桥梁桩基工程能够圆满结束施工。
参考文献
[1]初丹.公路桥梁桩基的施工与检测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13):86-87.
[2]刘启林.浅淡公路桥梁桩基施工与检测技术分析[J].居舍,2018(30):69+96.
[3]安爱霞.公路工程中道路桥梁的桩基施工检测技术解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