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当代环境设计何去何从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2期   作者:冯泰恒
[导读] 随着90年代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有条件走出国门考察、参观西方城市建设成果,
        冯泰恒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  116000
        摘  要
        随着90年代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有条件走出国门考察、参观西方城市建设成果,甚至有一些学者开始走出国门,去接受系统的西方建筑教育,并且许多有关国外建筑以及建筑理论和思想的重要著作和文献得以引进出版。但同时由于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必然失去了外来环境设计文化自身历史和文化深度,以至于对多数普通的设计者而言,对西方环境设计文化的理解是表象而肤浅的,其设计实践也只能是追随着西方流行过的主义或风格而作出形式上的或巧妙或拙劣的模仿。
        关键词:全球化、当代环境设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环境设计的社会情境发生了转变:政治上,把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作为基本国策;经济上,计划经济已向市场经济转型。这些重要举措都使得中国初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社会。摆脱了意识形态的禁锢,社会情境给环境建设和设计实践带来了自由,西方建筑实践的各个方面引起广大国内业界的关注。国人的视野得到极大丰富,看到了五光十色的世界建筑理论及其现象,并如饥似渴地吸收其中的理论和思想片断。尤其是在一个世纪之内,西方曾经流行或正在出现的各种主义、思潮,都同时登堂入室。

(一)、中国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
    中国现代建筑是指20 世纪20 年代初至今正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从20 世纪20年代初至1952 年建国初近30 年的时间是中国现代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的初始时期;从中国现代建筑来看,它是由西方列强在中国输入其本国的传统建筑及一些对现代建筑具有探索意义的建筑,以及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们从国外留学归来创作的大量作品而逐步形成。1982 年建成的北京香山饭店、1983 年建成的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室内环境设计,整个宾馆室内空间均充溢着浓郁的中国气氛。其后上海龙柏饭店、中山温泉宾馆、重庆航站楼、武夷山庄等的室内环境设计,也都呈现着多样的形态和迥然不同的格。“西学东渐”让中国环境设计者们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为中国提供了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好形式的借鉴,推动了环境设计事业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必然失去了外来环境设计文化自身历史和文化深度,以至于对多数普通的设计者而言,对西方环境设计文化的理解是表象而肤浅的,其设计实践也只能是追随着西方流行过的主义或风格而作出形式上的或巧妙或拙劣的模仿。从这一角度看,“西学东渐”又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环境设计之路。以当前的发展趋势观察,“西学”现象仍将在未来中国环境设计的道路上持续一段时间。
(二)、当代中国环境设计发展
        从中国室内环境设计的现代演绎与发展回顾可知,现代室内环境设计在中国,从20 世纪20 年代初至今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但走向自立与发展,直至繁荣则是近20 年来的事情。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伴随着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的室内环境设计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广阔的建筑与室内装饰市场,不仅为各类室内装饰企业的成长与壮大提供了优良的沃土,也为我们的设计师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此同时,建筑与室内装饰业的发展,也促使建筑装饰材料加工等相关行业共同发展,室内装饰市场呈现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但是,由于社会发展过快,当代环境设计也出现了以下的问题。
        一、建筑创意设计的高产化
    现阶段,国内城市景观一方面面临发展迅猛、设计周期短暂问题;另一方面设计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对场地的调研分析也常草草了事,这就使得设计作品只能倾向形式,使得设计作品空洞而缺乏内涵。


    二、环境设计中喜新厌旧
        面临城市的发展,老城区的大规模拆迁和改建工作使得该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街道空间被肢解,大量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被水泥筒子楼所覆盖,承载着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环境构筑物正逐步消失。经济的全球化推动着人们的生活与国际接轨,大片CBD 的建造成为了城市现代化的标准,城市环境改造应该高度重视城市肌理和文脉的保护与延续,使我们的文明、文化能够传承下去,把城市的记忆保留下来。
        三、照搬主义和拿来主义的流行
        我国现代化环境设计由于起步较晚,设计水平相对较低。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将国外环境设计师的大量作品作为样板,生硬地模仿、照搬他们新颖的形式和处理方法,而不考虑或很少考虑景观设计师他们是如何思考、如何创作、如何分析场地的特点及如何综合解决景观创意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以导致设计方案不能准确的表达场地应有的特质,这些作品完全是形式主义的建筑垃圾。由此,培养景观设计师的创新能力及加强设计原创性,避免生搬硬套、模仿照搬,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建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走向未来的中国室内环境设计发展方向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当代人类发展已经告别辉煌的工业时代,并迅速地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化。就走向未来的中国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取向来看,它将与现代、后现代建筑及室内环境设计适应工业社会的发展变化一样,也必将会以自身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形成新的设计潮流,以顺应新的发展要求。
        一、在人性化设计方面
        “以人为本”的观念是成就未来室内环境设计发展的最佳契机,这是因为科学技术越是发展就越要体现人类自身存在的价值,把人的权利和自由从束缚中释放出来,对人性的关怀、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必将成为未来室内环境设计为之努力的方向,人性化设计将成为未来室内环境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在科技化设计方面
        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主宰未来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促使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为此,面向未来的室内环境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而未来室内环境设计的科技化趋势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即: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电脑化、施工科技化及新型建筑材料、工艺与技术的广泛应用等。
        三、从设计领域拓展层面
        从室内环境设计涉及的范畴来看,室内环境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人为环境设计,它包括建筑、车辆、船舶、飞机等内部的空间设计,是一种以技术为功能基础,运用艺术为形式表现来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而采用的理性创造活动。为此,在未来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中,其室内环境设计的领域应从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各个方面继续向交通工具等的内部空间设计方面拓展,以使室内环境设计涉的范畴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陈波,二十一世纪室内设计的走向.武汉理工大学,2005.
[2] 张绮曼,《中国当代室内设计趋向》,建筑学报1911(11)
通讯作者:张瑞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