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强
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目前,装配式建造方式已经在建筑工程领域广泛兴起,极大提升了现代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然而,我国在装配式建筑及其相关技术发展上仍较为滞后,所以亟待进行技术转型升级。本文分析了基于装配式建筑进行建筑工程技术转型升级的必要性,进而针对装配式建筑背景下建筑工程技术的转型升级路径展开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建筑工程技术;转型升级
一、基于装配式建筑进行建筑工程技术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对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全新方向。且随着装配式建筑优势的日益显现,我国面向装配式建筑进行建筑工程技术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首先,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存在资源消耗大、劳动环境差、质量通病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而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总体上看,我国建筑建造大多仍以现场浇筑为主,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足5%,规模化程度低,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有效的政策支持、完善的技术标准、适合的工程管理制度以及专业的人才队伍,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装配式建筑不仅是建造方式的革新,更是全行业改革创新的重要推手。我们必须要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其次,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装配式建筑充分利用现代制造技术,将建造过程与信息化、工业化紧密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建筑业技术创新和进步,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装配式建筑在节能、节材、减排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成效已在国内外大量的工程项目中得到验证。相对于传统现浇方式,发展装配式建筑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施工周期30%左右,明显减少后期使用维修费用;可节水约50%,降低砂浆用量约60%,节约木材约80%,降低施工能耗约20%,减少建筑垃圾70%以上,并显著降低施工扬尘和噪声污染,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也是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抓手。
最后,发展装配式建筑对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拉动作用。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带动部品部件行业发展,拉动机械装备、施工机具以及运输设备的生产,形成新产业,扩大社会投资。同时有效消耗钢铁过剩产能,形成钢材的战略储备,对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拉动作用。
二、装配式建筑背景下建筑工程技术的转型升级路径
(一)结合装配式建筑发展要求加强技术研发和标准编制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有成熟的技术体系和完备的标准规范作支撑。要积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结合“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国家“十三五”科技重点专项,围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及组合结构等,有针对性地研究突破设计、生产、施工及质量安全方面的关键技术,形成可在全国推广的成熟的技术体系。对研究和创新的成果也要及时转化为标准规范。
要充分发挥地方、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作用,编制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专用标准,其中成熟稳定的要及时上升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抓紧组织编制通用设计标准图集、技术指南以及通用产品与设备手册等。鼓励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起来建立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技术联盟,支撑技术创新和标准规范的健全。
(二)构建符合装配式建筑建造管理要求的体制机制
装配式建造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现浇方式,当前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是适应现浇的管理方式,如何形成适应新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现代的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和基础,需要我们改进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招投标制度,推行工程总承包,改革设计生产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监管制度,营造有利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监管体制和市场环境。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式,将部品部件的生产纳入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范畴。完善质量检测制度,加强施工现场部品部件进厂检测,建立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质量追溯。
装配式建筑不仅是建造方式的变化,更是建筑业改革和转型升级的关键内容,是全行业的一件大事。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强调协同推进、融合推进。协同推进就是要统筹设计、生产、施工各个环节,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建筑市场管理等各个领域,形成建筑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合力发展。通过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全行业的改革和创新。融合推进就是要整合绿色建筑,包括个性化的全装修,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使装配式建筑能够成为高品质建筑,为老百姓提供健康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
(三)加强国内装配式建筑领域内的队伍建设和人员技能培训
目前全国大多数的设计院、施工企业没有做过装配式建筑项目,许多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无论在技能、水平,还是人才队伍上应该说严重不足。所以要着力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企业的能力,培育高水平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技术队伍、人才队伍,这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全力做好国内的建筑工程队伍建设并强化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基于装配式建造技术的技能培训。要真正做到统筹考虑,既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也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当前建筑业普遍存在用人短缺、年龄偏大、年轻劳动力不足、人工成本上涨等问题,据测算,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用工约减少30%左右,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同时发展装配式建筑还可以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和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推动建筑业的农民工向专业工人转型。
结束语:综上所述,面对国内建筑业当前粗放的发展方式,在我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新时期的情况下,立足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探索建筑工程技术的转型升级就显得尤为关键,这既是建筑工程行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此,建筑工程领域应结合装配式建筑发展要求加强技术研发和标准编制,构建符合装配式建筑建造管理要求的体制机制,加强国内装配式建筑领域内的队伍建设和人员技能培训,以加快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技术转型,并由此实现装配式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巫靖宇.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6):109-111.
[2]陈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7):117-118.
[3].强化政策落实 完善技术标准 落实项目建设 安徽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J].住宅产业,2017(04):24-26.